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通过对惠州市大、中、小学6所学校478教师的心理健康调查问卷分析,发现惠州市教师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有78.03%的教师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进一步的研究从性别、年龄、学历和职业类型4个方面分析了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发现学历、职业类型会对教师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产生显著影响,而年龄和性别对教师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影响差异不显著.针对调查结果,提出若干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对策.这一研究结果对推动惠州市教师健康水平评估工作、建立健全教师心理健康评价体系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我国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其研究也日渐深入,但是在研究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对以往教师心理健康研究中问题的反思,从教师心理健康标准、研究测量工具以及研究对象等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并分析教师心理健康研究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相似文献   

3.
教师作为学生心理健康的楷模,其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关于教师的心理健康,在国内外均有报告。但这些研究大多局限于对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评估,或只是针对某些单一的影响因素来讨论,而没有对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及其诸多影响因素进行系统性研究。再者对岭南城市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有关研究,在国内也是空白。本研究试图通过对可能影响广州澳门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各种因素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找出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关健性因素,为维护和增进教师心理健康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前,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并且对教师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研究集中于中小学教师,对高职教师心理健康自我维护方面的研究较少。本文从职业因素、社会因素、个人主观因素等方面分析影响高职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并提出心理健康自我维护的建议,希望借此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起研究者关注高职教师心理健康自我维护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十年来教师心理健康研究的回顾和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1994年-2005年间国内关于教师心理健康的研究状况的分析可见,以往教师心理健康的研究存在诸如研究类型和研究方法单一、研究工具单一以及研究水平低等问题。比较而言,高校教师心理不健康检出率最高,与幼儿教师和中小学教师间有显著差异;随着时代发展,教师心理不健康的检出率递增,且特别是21世纪后,增长很快;农村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比城镇教师差;40岁以上年龄段的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显著差于其他年龄段,但30岁以下年龄段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好于普通人群,女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差于男教师。故应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着力提高教师心理健康研究的水平,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严密的实验研究和高质量的质性研究。  相似文献   

6.
我国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其研究也日渐深入,但是在研究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对以往教师心理健康研究中问题的反思,从教师心理健康标准、研究测量工具以及研究对象等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并分析教师心理健康研究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相似文献   

7.
以往对教师心理健康的研究局限于问卷和经验描述。本研究采用对30名中小学一线教师进行深入访谈的方法探讨了教师心理健康的消极因素和积极因素。使用质性研究数据分析软件Nvivo7.0对访谈内容进行深度分析,结果发现:(1)教师心理健康的消极因素主要包括工作压力、家庭关系、社会认可、师生问题等;(2)可以促进教师心理健康的积极...  相似文献   

8.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学校教育中担当着重要角色,对学生群体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力的概念界定、胜任力模型研究方法与现状着手,立足于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岗位职责要求,对模型构建的理论基础和方法等方面进行整理分析,并对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力的研究现状进行归纳总结,在提出不足的同时指出日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着国家未来建设者(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成长。配合南宁市教科所科研室的新课程下中小学校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及其维护研究,南宁市二十中《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及其维护》课题组采用生存状况问卷和心理健康SCL-90量表问卷及访谈等方式,对南宁二十中一线教师81人(接受访谈教师也含在其中)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并对南宁二十中教师心理健康维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许多研究者对我国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并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有关结论数据引起了社会的关注。这些结论对我国制定教育政策将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将对有关的研究作一综述。教师的心理健康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教师的心理健康是从事教育工作的必要条件,也是教师自身健康生活的需要。教师的心理健康更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学业成就和人格发展。关心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业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而要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首先要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和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如何?…  相似文献   

11.
教师的心理健康是有效推进新课改的重要保证。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我国关于教师心理健康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主要体现在新课改对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新课改与教师专业发展、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三个方面,但同时研究现状仍然存在着一定的缺憾和不足,需要优化教师心理健康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会直接影响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对教师心理健康的研究应引起教育界和学术界的关注.阐释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以及教师心理不健康的主要表现与危害,探究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研究维护和促进教师心理健康的对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新形势下高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当前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研究的分析表明,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并没有随社会和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得到改善,相反,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本文结合高校教师所面对的外部环境、工作角色和自我状态,分析了高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存在原因,提出了解决高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4.
钱同庆  范会勇 《教学随笔》2016,(11):127-128
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是保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这一学科得以实施的前提条件.但几乎没有研究来检验这个前提假设,本研究试图对其进行初步的检验.通过对前人的研究进行综述,阐述了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所做研究的相关现状.分析其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的影响因素,包括教师的学历因素、性别因素、年龄因素及学龄因素和所教学科的因素这些统计人口学变量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李勤  李建刚  孙鹏  王伟 《教育探索》2012,(1):146-147
以青岛职业学校教师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为维护职业学校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是使用SCL - 90问卷对青岛市职业学校500名教师实施测量,进行常模比较和相关分析.结果是该群体教师在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症状上的得分及总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女教师的敌对分量表得分显著高于男教师.结论是针对该群体心理健康状况,需要开展相关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角度出发,对新任教师进行了界定。从心理健康的一般概念入手,详细介绍了教师心理健康的内涵、表现以及判断标准。分析了新任教师在生活、工作、人际关系这三个方面的状况以及由此而引发的主要心理问题,并从外部环境和自我调节这两个角度出发,提出教师心理健康维护的具体措施,最后指出该领域研究中现存的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对比2010年和2022年两次全国调研结果,从教师胜任力、工作能力和职业发展三方面对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胜任力稳步提升,拥有终身学习意识的教师占比翻倍,新晋教师数量增长,但心理学专业教师占比下降;教师工作能力提升明显,但从事心理咨询的教师占比下降;在职业发展方面,中职学校对心理健康教师在绩效、薪酬和心理健康保障等方面的管理更加规范,但教师培训体系与实际需求的匹配度较低。经过12年的发展,中职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在教师规模、教学水平、学习意识和教师管理等方面成效显著。未来应以“优化存量”为主,完善资格评定、培训机制和岗位分析,以提升在职教师专业水平;以“做优增量”为辅,培育专业储备人才、提高职业教育地位、促进人才流动,以吸纳优质专兼职教师。  相似文献   

18.
对当前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研究的分析表明,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并没有随社会和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得到改善,相反,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本文结合高校教师所面对的外部环境、工作角色和自我状态,分析了高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存在原因,提出了解决高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9.
徐茶莲 《教师》2011,(5):32-33
没有心理健康的教师群体,就不会有心理健康的学生,也就没有健康和谐的社会。但调查研究表明,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不容乐观。本文着重分析了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及教师心理健康自我调适要处理好的几对关系。  相似文献   

20.
采用横断历史研究的方法,整合1995-2011年使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作为测评工具研究教师心理健康的47组数据,分析了教师(N=24042)心理健康随年代的变化趋势及不同职业类别教师(N=21356)的心理健康水平。研究结果表明:教师心理健康整体水平有所降低;幼儿教师和高等教育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较高;中小学以及特教教师心理健康水平较低;职业中学教师居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