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青年大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了解不深的现状,高校共青团组织应当广开思路,积极探索传播和推广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方法,用青年人易于接受的方式,加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中的传播。  相似文献   

2.
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的现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扣价值,决定了对大学生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要积极探索加强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多种有效途径.要确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并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教学计划;要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对大学生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教育主渠道作用,使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相结合;要把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作为载体,使大学生时时处处感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和熏陶;要大力支持和组织好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中心的校园文化活动:要重视并促进教师的人格垂范作用.以此带动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高校作为一个传播先进文化的组织与场所,尤其对本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播,显得责无旁贷。在高校大学生中开展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理解的调查中,可以折射出目前高校文化建设的诸多现象与问题,并给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启示与反思。  相似文献   

4.
气在现今的物理学中可以机械地理解为“气体”(相对固体、液体的物质形态之一),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气却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广阔的外延。它和中国传统文化血脉相容,是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的一个重要特色发展现点。 充分了解气对认识中国古代哲学、中医学、武术、兵学、中国书画艺术、中国传统道德等优秀传统文化将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5.
文化自信是一种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不仅能够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有力支撑。全媒体时代,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具有认识有限化、渠道现代化、信息碎片化等时代特点;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文化自信出现困境有着社会、学校、家庭与大学生自身等多方面原因,需要在全息传播、全员传播、全程传播与全效传播等方面加大举措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招生规模逐年攀升,高等教育培养方向开始从传统的"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如何提高当今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提升学生的人文综合素质,提升培养的人才素质,它是一项需要我们进行长期的摸索和急切解决的课题.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的有益补充,可以通过开展多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引导学生对民族本土文化的深入了解,从而在面对外来文化冲击时,能够辩证地看待,克服盲从心理,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精髓,做一名合格的民族文化捍卫者和传播者.  相似文献   

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其成长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针对当前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现状,思政课教学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成长中的指导价值,激励大学生完成从“兴趣”到“信念”的过渡,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提升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  相似文献   

8.
中医学凝聚着中华优秀文化的精髓。当代中医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认知水平的高低,既影响高等中医教育的效果,又影响中医文化的传承,因此,如何提升学生的专业认知水平需要中医院校的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本文分析了影响大学生专业认知的因素,并提出了几点对策,以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9.
许立茹 《文教资料》2021,(3):156-157,152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是建设现代化国家的需要。大学生作为社会上特有的群体,是社会发展的主力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离不开大学生的积极参与。让大学生真正认识和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是当代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0.
中医典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其名称多简洁凝练、语义深奥,兼具医学性与文学性.当前,随着中医学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越来越广泛,中医典籍名称的翻译对中医药文化的传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在传播学的"五W"模式视角下,从传播内容、传播受众与传播效果等方面对中医典籍名称加以分类,并对其英译的策略进行比较、分析、探讨,进而促进...  相似文献   

11.
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增强大学生文化认同感具有重要的价值。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受网络文化以及西方价值观念的影响,大学生文化认同意识有所下降。通过调查分析,大学生对传统文化有一定认知,但是对西方的文化节日、文化产品兴趣较浓。大学生认同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但是自身的传承意识不足。当前高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教育内容和方式上存在诸多不足。因此,要提升大学生文化认同,社会层面应该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高校应该从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校园文化方面,加强对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大学生应该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增强文化自觉与自信。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社会主义现代化、当代大学生三者关系的分析,针对当代大学生相对缺乏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这一现象,就为何和如何加强当代大学生优秀文化传统教育,提出一些看法,以期使当代大学生了解学习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深入推进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入脑入心入行是一项重要工程。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既迎来了巨大的机遇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探索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文化认知环境、知识阐述环境、对话学习环境、网络传播环境等,有利于扎实做好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和教育工作,切实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和质量。  相似文献   

14.
大学是传授文化培养人才的地方,而大学生承担着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但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浅之又浅,在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上还有待提高。在培养大学生时,应专为大学生开设传统文化教学课程,改变教学策略,营造书香校园,文化校园,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大学生的文化底蕴,进而使大学生学习并传承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5.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各种重大场合屡次旁征博引,不仅表达了自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可与推崇,也多次提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文化自信。为了响应习总书记的号召,加强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认识,必须从家庭层面中的家风文化作为切入点。笔者通过了解汪山土库优良家风的传承情况,对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启示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针灸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学体系中最具特色的学科之一。中医针灸术语文化内涵丰富,对其恰当准确的英译不仅能够让外国学习者理解针灸的临床诊疗涵义,又能传播其中蕴藏的中国传统文化。本文通过分析针灸经络术语国际命名的原则和方法,看中医文化如何得到有效的传播。  相似文献   

17.
对理工科大学生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有非常大的帮助,党的十七大也提出,“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然而作为高校学生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发现,现代大学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了解地很少。为了推进理工科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使理工科大学生不仅有“才”,更要有“德”,本文分析了对理工科大学生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并提出了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调查部分在苏大学生,了解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并通过大学生分析各高校是如何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找到自身的优点和不足的,并提出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中,如何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元素,从而提高高校的践行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9.
随着物质文化生活的提高,当代大学生追求时尚,赶时髦,对传统音乐文化的认识普遍不高,了解更是匮乏。文章通过问卷调查及提高措施的研究,望能有助于大学生传统音乐文化素养的提高,进一步完善、发展我国的高等传统音乐教育,提高大学生传统音乐素养,传承祖国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  相似文献   

2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作为大学生更应该成为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先锋,本文从国家的重视程度及大学生对待优秀传统文化的态度入手,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通过多方面在大学生中加以传播和弘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