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9 毫秒
1.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每年的高校毕业生有很多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甚至失业,而企业又出现人才短缺现象。众所周知,高校人才的培养是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高校培养的人才能否满足社会的需要,特别是企业的需求是决定高校人才培养成败的检验标准之一。因此,校企合作是提高我国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发展,用人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也由以往的偏重学历,逐步过渡到重视学生的职业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传统的应试教育培养的人才,往往难以适应企业的用人需求,出现企业招不到人、学生找不到工作的情况.  相似文献   

3.
高校英语人才的培养不仅要求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同时还要求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学生的语用能力。结合国外一些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依据,基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培养油田专业性英语人才要根据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制定培养方案,构建具有油田特色的"1+1"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4.
钟卫国 《考试周刊》2011,(41):189-190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以及大学生对就业的渴望与难度是现在人才与社会对接的矛盾,对企业而言,人力资源的开发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对高校而言,它的"产品"是高质量、高素质的人才。高校如何在市场机制下,培养出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人才,要依据现代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结合高校的教育模式,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保证学生充分就业,从而满足现代企业人力需求。  相似文献   

5.
目前中国连锁经营行业发展迅速,然而各大高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出现空缺,且高校人才的培养模式及要求也与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有一定的差距,导致连锁经营管理人才的供应严重不足且很难适应职业发展需要,因此高职院校开设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有着重大的意义.同时在该专业培养目标确定及培养模式操作方面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企业需求为核心,培养社会、企业所急需的技术型、技能型应用人才.  相似文献   

6.
应用型人才是当前社会发展条件下人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对人才需求的规格和要求已经发生变化,由对单一技能型或传统毕业生的需求转化成对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加快培养应用型人才,才能解决"企业找不到适合工作岗位的人才"与"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岗位"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7.
<正>一、现阶段职业教育和企业用工需求的矛盾当下,企业面临的问题是招不到所需要的技能人才,职业学校与企业合作的目标是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但学校培养的学生却难以满足企业的需求。原因可能在于职业院校对用人单位的需求和当地产业经济发展情况不够了解,培养的人才不能够满足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从而导致毕业生就业质量偏低;用人单位对院校人才培养的参与度不够,未能在专业设置、课程配套方面起到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本身就是随着社会需求而出现的新兴专业,对于学生实践能力要求较高,但反观当前各高等职业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仍然存在着实践教学时间、内容等不足,学生实践能力弱,达不到企业对人才要求等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反思。调整实践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全面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拓展学生实践基地建设等,都是当前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9.
高职电子类学生的就业竞争日益加剧,毕业后如何在职场中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这就需要他们早做准备,练好"内功"。职教工作者作为人才的培养者,需不断关注行业动态,及时了解企业需要,主动分析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有针对性地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以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同时要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力争形成"课程共建,人才共育,过程共管,资源共享"的多赢局面。  相似文献   

10.
市场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需求,人才的需求则催生了市场营销专业的建设,推动了营销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发展.近年来,随着高校营销专业人才培养力度的加大,企业营销人才的需求得到了一定的满足,但也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通过对广东省河源市的实证调研表明,对营销人才的需求与要求的深入了解是我们培养企业营销人才的基础,也是我们制定培养满足企业真正需要的营销人才方案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应用型高校进行行业需求调研的目的是为了通过了解行业对于所培养的学生到底有哪些具体的素养和能力的要求,进而由此推动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教学改革和创新,避免闭门造车的局面。企业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具体要求可以反映到包括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等教学环节中,从而培养真正符合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2.
关于社会需求型人才培养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宾飞 《陕西教育》2009,(8):110-110,112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的转型,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更为突出,高校毕业生自身素质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逐渐显现,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毕业生就业困难.培养多样化人才是高校适应社会的需要,也是高校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培养多样化人才要求高校从低年级开始就要引导学生做好职业规划;并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制定灵活的考核方式,以满足不同类型学生发展的需要;改进和提高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加强与企业合作,培养与社会接轨的人才.  相似文献   

13.
现今高校人才培养和社会相关行业发展的需求矛盾依然严峻,面对当前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才,大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的局面,高校应积极探索新的培养模式.新型的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模式能有教解决高校、企业、地方经济建设、学生就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畜牧业发展迅速,社会对畜禽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许多大中型养殖企业对畜牧兽医专业人才的需求增加,很多职业学校畜牧兽医专业毕业生到养殖企业就业或自主创业。但还是有一些毕业生不能完全适应岗位工作,达不到技能型人才的要求,这就需要职业学校加强对学生从业素质和岗位能力的培养,以适应社会对畜牧技术人才的需求。要培养合格的职业学校畜牧兽医专业学生,需要一定的生源、师资和实习条件,本文以河南为例来探讨如何培养畜牧兽医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15.
校企结合,"订单教育",创新办学模式 由于社会和企业发展的需要,对各类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除高级专门人才外,对初级人才特别是对各技术工种普通操作工人的需求日益增大.但大专院校的毕业生往往又很不情愿从事这些普通的技术生产、技术加工工作,所以出现了一方面企业招不到工人,另一方面各大专院校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奇怪现象.通过校企结合,"订单教育",创新办学模式后,面貌完全改变,除企业与学校联合办学、企业为学校学生生产实习提供实习基地外,学校与企业签订长期委托培养协议,并涉及各种专业工种,学校通过具体岗位"订单"实施教学工作.根据企业情况要求学生掌握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能善于组织革新创造,既成为生产技术上的多面手,又能够具备一定的产品的开发能力和改造能力,以满足企业的技术改造和内部管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物流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现代物流人才的支撑,尽管每年从高校毕业的学生很多,但“来之即战”、“拿来即用”的往往凤毛麟角。众多物流企业正日益遭遇人才瓶颈的煎熬,一方面企业找不到合适的人,另一方面,学生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和企业。本文通过调研,对陕西物流企业人才需求现状和高职院校物流人才培养现状进行了总结分析。调查结果表明,学校人才培养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偏离度较大。高职院校必须转变教学观念,以“岗位导向、双主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物流人才。  相似文献   

17.
由于中日之间的交流不断加强,中日间的经济往来也更加频繁,我国的日资企业也在不断增多,规模也越来越大,因此,日资企业中不仅需要具有商务日语知识的人才,同时还要求具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的人才,从而满足日资企业发展的需要。显然传统的高校日语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日资企业的需求,因此,为了满足日资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高校日语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对高校日语教学改革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进行了研究,从高校日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改革措施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措施三个方面进行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8.
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就业问题的严重性,必然带来各类专业学生的就业去向问题。这一问题的核心是我们培养的人才是否具有社会竞争力,他们所具有的工程素质是否符合企业的需要。参照土木工程专业合格人才标准,在了解了企业对工程应用型本科毕业生基本素质和工程素质的需求后,针对我们目前所培养出来的学生与企业对他们的要求尚存在一定的差异,提出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几个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为企业培养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是高职校的重要职责。但是,由于受政策、认识、条件等多方面原因的制约,一段时期以来,学校和企业往往各自为政,人才培养与企业需要相脱节,从而造成一方面各类企业急需大量适应本行业和岗位需要的人才,特别是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一方面是职业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由于不适合企业的岗位要求而找不到工作,形成"就业难"的局面。建立校企相融的办学机制  相似文献   

20.
《邢台学院学报》2022,(1):146-150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人才培养质量紧密相关。为构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高校应加强与企业行业的合作关系,基于社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来制定人才培养计划。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与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人才的需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用型高校应通过产学研和加强对学生专业培养模式的深入研究,来确保高等教育能满足新时期对人才的需求。不同高校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定位,探寻符合自身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3+1"办学模式顺应了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通过校企协同育人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可以帮助高校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整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模式,促进教育事业的深入发展,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实现学校、企业和学生的共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