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新材料、新结构的设计出现,从原子分子尺度解析材料构效关系的需求使得具有高空间分辨分析能力的电子显微分析技术成为物理、材料科学、化学催化、微电子及医学生物等多学科的必要研究手段。近年来的球差技术、原位电子显微学、三维重构以及直接电子探测等新技术进一步拓展了电子显微学的研究及应用领域。基于新技术的发展,为提升学生在实际科研过程中对电子显微学技术的实践应用能力,针对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教学实践等,探讨教学改革及教学质量的提升思路。  相似文献   

2.
高分辨电子显微学进展及其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高分辨电子显微学的最新进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球差校正的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学;(2)原子分辨率的扫描透射电子显微学(或原子序数衬度成像).两种成像技术均可达到亚埃的分辨率.介绍了这两种技术的各自特点及其在功能材料的微观结构缺陷表征、铁电薄膜的极性确定等方面的应用.随着亚埃分辨率的电子显微学的发展,它必将对材料科学、物理学、纳米科学、化学及生命科学等产生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电子显微学是一门与材料、化学、物理、生物、地矿等领域息息相关的交叉学科,这门课程在各理工科院校都有开设。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电子显微学这门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改革的思路和一系列相关实施措施,有利于提高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效果。  相似文献   

4.
在人类社会,特别是现代信息社会的进程中,很遗憾,中国在里头的贡献实在是太少了……非常希望在我的有生之年能够做出一点对人类现代文明有益的事情。——彭练矛电子显微学是近代物理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特别是纳米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近年来许多重要的材料和纳米科技突破,包括碳纳米管的发现,都离不开电子显微学的贡献。在这一领域,北京大学"长江计划"特聘  相似文献   

5.
海外留学人员回国服务势在必行●汤锡芳新近任英国剑桥大学化学系研究主任助理的周午纵博士原是上海复旦大学助教,1984年赴英留学,1987年获得剑桥大学博士学位,今年40岁,周午纵博士在将高分辨电子显微学运用于复杂无机材料结构分析方面在国际上颇有名气。在...  相似文献   

6.
序号会议名称内容日期人数地点联系单位 (人 )联系电话邮编1国际电子显微学学术讨论会学术交流 7月 90昆明北京 2 72 4信箱刘绪平 0 10 - 6 2 6 1172 0 10 0 0 802第十一届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暨电镜分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学术交流换届改选7月 10 0昆明北京 2 72 4信箱胡 萍 0 10 - 6 2 6 1172 0 10 0 0 803第十三次全国原子、原子核物理学术交流研讨会学术交流 7月 10 0乌鲁木齐徐州市中国矿业大学物理系 张学龙 0 516 - 388316 42 2 10 0 84 2 0 0 0年全国基础光学和光物理学术报告会学术交流 8月 10 0云南大理中科院物理所郑师海 0 10 -…  相似文献   

7.
李方华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她1950年考入武汉大学物理系,1952年被保送到前苏联列宁格勒大学物理系学习,1956年毕业。她在电子衍射、高分辨电子显微学、非晶体结构、晶体和准晶体的结构及缺陷等方面的研究在国际上占有重要地  相似文献   

8.
余玮 《职业技术》2006,(9):23-25
这是一位谦逊但爽直的老人,思路清晰而敏捷,话语坚定而自信。白皙的肌肤、得体的着装、慈祥和蔼的微笑.很难让人把李方华院士与古稀族的老人联系起来。更难想到,这位精神矍铄的长者,竟然和枯燥的物理学打了一辈子的交道,并且是中国单晶体电子衍射结构分析的开创者、中国建立并发展高分辨电子显微学的代表人物,那单薄的身体里的分量是这样厚重。  相似文献   

9.
科技小观园     
国际首创——金属晶体三定理 我国科学家张家春发现的金属晶体三定理及其在电子衍射分析中的应用,经专家鉴定,该成果属国际首创。 张家春通过电子显微镜对金属晶体样品进行长期观察发现,金属晶体内部存在着相互垂直的晶面。他总结出了立方晶系单晶体垂直晶面定理、垂直晶面间距比定理和密排六方单晶体垂直晶面定理。 张家春的研究提高了对晶体结构的认识。他的论文被亚太地区电子显微学会收录到该会的论文集中。  相似文献   

10.
吴志菲 《留学生》2013,(12):22-24
著名物理学家、电子显微学家李方华,是一位谦逊但直爽的老人,她的思路清晰而快速,她的话语总是坚定而自信。白皙的肌肤、得体的着装、敏捷的思维,脸上总是挂着慈祥和蔼的微笑,很难让人把李方华院士与年过八十的老人联系起来。谁也不会想到,眼前这位身材不高,但精神矍铄的长者,竟然和枯燥的物理学打了一辈子的交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