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师生间相互性关怀的缺失乃教育之沉疴,其原因在于等级制的价值思维方式以及统治逻辑,女性主义理论为走出这一困境提出了独特的视角,它力倡教师运用女性"圣杯式"的思维方式及以女性所特有的关怀人之心性关怀他人、他事、他物,在此基础上,教师培养学生具备这一思维方式以及具备关怀他者的能力,以形成共容共生的师生关系.进而为建构和谐共生的教育世界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2.
以培养儿童良好的逻辑推理能力、批判反思能力、创造能力、关怀能力为目标的儿童哲学课程与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一致,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了新的教育模式和视角。其中,关怀性思维作为儿童哲学课程的培养目标之一,深受教师、学生以及家长的重视。那么,何为关怀性思维、儿童哲学课程何以培养儿童的关怀性思维、如何通过儿童哲学课程来培养儿童的关怀性思维等问题成为儿童哲学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主要问题。基于此现象,分别对这三个方面的问题予以阐释。  相似文献   

3.
关怀具有生物学基础,是一种基础性德性品质,是人的共生性的必然诉求,能满足当代学生的心理需要。因此教育关怀在现代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它是对学生的心理关怀、生命关怀和发展关怀。教育关怀品质的实现,关键在于教师,在于关怀性师生关系的建立,称之为教育关怀,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师爱,而是蕴涵着对话、尊重、理解、聆听和宽容等特点。现代教育具备关怀品质具有本体论和方法论意义,教育关怀是现代教育的道德向度。  相似文献   

4.
核心素养时代,关怀是中小学教师的核心素养。教师关怀素养是教师具有关怀责任与信念,能够觉察学生需要和情感,善于与学生对话和沟通,以适当的方式积极主动关怀学生的素质与修养。教师关怀素养的实现,需要强化教师的关怀意识;建立与学生的关怀关系;形成教师关怀性思维;生成教师关怀性实践智慧。  相似文献   

5.
诺丁斯关怀道德教育理论主张重视学生的道德体验和感受,倡导师生主体间性关怀,坚持活动与互动的关怀实践观,并强调教师的榜样作用。教师幸福的主要源泉就是师生主体间性关怀的实际运行过程。现行教育教学活动忽视了教师的幸福体验和感受,教师对师生主体间性关怀的认识存在偏差,师生缺少主体间的关怀实践,外在评价制约,以及教师多重角色的压力,导致教师幸福缺失。基于诺丁斯关怀道德教育理论,构建教师幸福的具体策略有:重视教师的幸福体验和感受;提高教师的关怀素养,提升教师的人格魅力;加强师生主体间性关怀实践;改善对教师的外在评价。  相似文献   

6.
叶飞 《江苏高教》2012,(2):123-126
道德教育要引导学生从自我的封闭状态中解放出来,形成关心他者、关怀社会的道德伦理观念。但是,这种以关怀他者为基本价值取向的道德视角,往往容易被误解,从而导致道德教育的观念误区。道德教育的"他者"意识和"他性"思维应尽力避免利他主义、为我主义、人类中心主义和特殊主义的理解误区,以普遍正义、人我共存的道德理念为基础,践履协商共识、宽容开放、关怀尊重等价值原则,促进学生的"他者"意识和关怀意识的提升,从而真正实现对"他者"的人格尊严以及生命存在的关怀和尊重。  相似文献   

7.
关怀建立在关心的关系上,产生于教师的关注与接纳,完成于学生的回应。关怀是学生感受生命教育的途径,是教师所必备的核心品质。文章从诺丁斯的关怀理论出发,结合我国的教育实际,从认识关怀、解读关怀、走近关怀三个方面,来论述教师与学生间的关系性关怀,直面现实教育中的关怀异化,解读教育关怀中的师生交往,全面构建关怀型师生关系,从而实现学生"学会关怀"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8.
关怀是教育活动的重要范畴和价值。在关怀实践的过程中,教师面临着三重道德困境,具体表现为关怀情境的脆弱性、关怀关系的多重性与关怀行为的复杂性。究其缘由,在于教师专业伦理知识与实践能力的缺失、教师专业伦理规范的不完善以及学校组织文化的功利性取向。助力教师灵活应对道德困境需丰富教师专业伦理知识,增强教师道德敏感性;完善教师专业伦理规范,引领教师的道德关怀;营造伦理本位的校园文化,提升教师的道德勇气。  相似文献   

9.
马璀莹 《文教资料》2010,(4):227-229
本文作者通过访谈了解到高职院校学生关怀道德思想缺失主要表现为对家长、教师的关怀感受程度偏低,对他人、社会、职业、环境的关怀较少,自身的幸福感较低,等等,并从高职院校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较差,缺乏教师的关怀,父母的家庭教育方式不正确,社会不良信息的影响等方面分析了其中的原因。根据诺丁斯关怀道德教育理论的相关观点.对学生进行关怀道德思想的培养。教育者首先应提高自身的关怀素养、德育能力;其次要注意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教育教学行为要具有关爱性,要对学生进行责任感教育、幸福感教育,通过开展相关活动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等等。  相似文献   

10.
解决德育实效性低的积弊,需要树立凸显道德的复合学习观和教育角色观。我国青少年生活的空间以及经历的时间和道德关系表明:学校和班级是核心的道德学习场城,教师是道德学习的首席引导者。所有教师都需要成长为关怀者,懂得如何通过实践关怀式道德引导,促进学生实现道德学习的圈层拓展。大量关怀型教师的涌现有赖于全面的教师培训、重视教师道德素养的在职提高、构建合理的教师评价体系等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1.
教师教育、教师发展亟待从"技术关怀"走向"生命关怀"。"在职场和非职场生活双向建构中成就教师的研究",主要通过"教师现实生活与可能生活的对比研究"、"生命关怀视野下的教师发展个案研究"以及"教师职场和非职场生活正向互促的行动研究",来转变教师职业心态,培育教师积极思维、快乐生活的心智模式;引领教师改变"行走方式",在学、思、研及创造性劳动中发现价值与意义;鼓励教师创造适合自己的非职场生活,经营和谐美好的幸福人生。  相似文献   

12.
学校教育为避免出现"教育冷漠"现象,应当从四个方面采取措施,即注重对学生进行"道德关怀"、不断提高教师的情感教育能力、注重对学生进行道德情感教育与适当开设生命课程。  相似文献   

13.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快速城镇化背景下产生的特殊社会群体。道德关怀是对农村留守儿童关怀实践的重要维度,助人成长是其根本目的,精神建构是其主要内容,全民关爱是其重要机制。但是教育实践中却存在对农村留守儿童道德关怀缺失的"三重三轻"现象,即重物质关怀而轻精神关怀、重外在形式而轻内在实质、重显性危害而轻潜在机遇等。实施对农村留守儿童的道德关怀,必须承认农村留守儿童的道德主体地位,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关怀实践符合道德的要求,营造全民关怀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14.
从"素质关怀"到"生命关怀"——教师教育的伦理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是关乎人的生命的活动.教师教育是关乎教师生命并致力于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师教育应内在地关注置身其中的教师之作为"人"的生命属性与价值追求.实现教师人生意义与生命价值的提升,是教师教育的终极价值与根本旨归.从伦理学的视角审视教师教育的伦理精神和伦理特质,探明教师教育的生命向度,寻回教师教育的生命意义,实现教师教育从"素质关怀"到"生命关怀"的超越,使教师教育成为富于人文关怀并有益于教师幸福人生的伦理实践,是教师教育走向纵深发展之必然.  相似文献   

15.
教育是一项充满关怀的事业,然而近些年来高校教师关怀在关怀对象、师生关系、关怀责任及关怀方法等方面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异化,致使教师关怀背离了教育本质。教师应该积极构建以关爱和尊重学生为前提的、以提高教师关怀能力为核心的、以"培养具有关怀品质的社会公民"为终极价值目标的高校教师关怀策略体系。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学校教育这一维度,分析了"教育冷漠"现象的成因,重点提出了避免出现"教育冷漠"现象的措施,即注重对学生的"道德关怀"、提高教师的情感教育能力、重视对学生进行道德情感教育与适当开设生命课程等.  相似文献   

17.
关怀授课法探索"两课"教学的关怀模式;在教育观念、教育能力和知识结构方面提升教师的关怀素养;在德育工作者关怀任务、德育途径的生活化和德育机制的合力教育方面保证关怀德育实践环节的协调一致.  相似文献   

18.
观点     
《中国德育》2013,(13):5
道德关怀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关怀"在道德教育中,道德关怀被认为是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相互关怀的核心要素。道德关怀里面讲的"关怀"与我们平时讲的一般意义上的"关怀"并不一样,为了更加有效地教授和传达道德关怀的精神,教师需要对道德关怀的真正涵义有清晰的认识。因此,本文深入探讨了教师在对道德关怀的理解中容易陷入的4个误区:1.将道德关怀与一般  相似文献   

19.
关怀具有自然性、伦理性和制度性特征,并在人与人的交往和对话中形成关系性品质。对于特殊儿童而言,只有关怀才能够促使其健康成长、回归社会主流。融合教育教师应该具有关怀和关爱的品格,并养成敏感性的关怀品质,在自然情境中实现"零拒绝"的融合教育和满足每个儿童的特殊教育需要,以实现特殊儿童的初级关怀和充分关怀。  相似文献   

20.
教学是以人为核心的具有多维品性的实践活动。由于各种原因,长期以来人们较多地关注教学的工具性、科学性、艺术性而忽视了其伦理性,忽略挖掘教学的伦理价值及其对学生的道德培养和人格完善的意义,从而导致教育质量不如人意。"好"的教学是一种追求和实践德性的活动,其将伦理性视为重要属性,注重知识与道德的并重。因此,伦理性的教学是"好"的教学,它具有关怀和完整的特征。基于教学伦理的"好"的教学应通过教学环境等方式进行间接教学,以此使学生养成共同的社会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