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提出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特点,结合工科硕士专业的社会发展需求,搭建协同创新能力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体系。以环境工程专业为例,建立以发展协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的建立与改革发展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2.
产业学院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校企合作及服务地方的重要平台。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需要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因此,依托产业学院建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产教融合协同培养机制十分必要。以山西大同大学资源与环境专业硕士学位点为例,论述了依托产业学院构建产教融合协同培养机制的必要性、实践路径和成效,为进一步研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产教融合协同培养机制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实践创新能力,文章以大连海洋大学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专业为例分析了农业硕士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开展了依托基地、对接产业的实践创新育人模式改革。通过营造渔业装备工程实战场景,以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改革为抓手,构建了农业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育人新模式,并以健全校企联合培养机制、深化案例教学改革、贯彻协同育人理念为实施路径,推行实践育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我国农业硕士培养提供可参考的方法及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4.
农业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定位是培养农业工程领域科技创新与技术开发、新技术推广与应用等方面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因此,实践创新能力的提升直接决定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课题组提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学校-企业-地方"三位一体"联合培养模式,探索农业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提升的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5.
培养模式对研究生的知识结构和创新能力形成至关重要,校企联合是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主要培养模式之一。以团队协同的导师集体指导和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为切入点,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针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进行问卷调研和分析。结果表明:62.2%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实践时间不足半年;校外导师指导频率不够强,效果不理想;团队协同的导师集体指导效果优于单一导师指导。  相似文献   

6.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有明显的职业导向性和实践应用性的特点,但目前大部分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工程训练中心、实验室等对学生工程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还远远不够。东华大学以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为核心,创新"一二二""三全程"纺织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通过加强实习实践基地建设和导师队伍建设等措施,校企协同培养高层次应用型纺织人才,促进了产学研深度融合,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径。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仪器仪表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文章对校企联合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与实践,探索出一条校企联合培养仪器仪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新模式:构建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注重具有工程实践背景专兼职相结合的师资建设;突出创新性和工程化培养的研究生实践实习的教学方法和校企合作平台,提高学生的工程能力;面向油田生产实际,坚持研究生与高级别科研项目和先进实验装置密切结合.  相似文献   

8.
产学研协同是工程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和载体。华北电力大学通过校企协同构建工程人才培养全科知识体系,实行以研究生工作站为载体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建立研究生工作站长效合作机制,实现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与职业资格对接,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产学研协同培养生态体系的探索与构建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分析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面向用户的控制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实践培养模式,从培养方案设置、课程体系构建、实践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和培养过程管理四个方面进行阐述。通过校企联合培养,以工程实际问题为牵引,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创新有机结合,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满足用户方对具有一定创新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全日制食品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为例,从优化课程设置、明确培养目标,建立差别化的培养模式、强化实践意识,创新校企联合的协同培养模式、深化校企合作内涵三方面进行探索,提出特色化专业型人才培养模式,为目前逐步扩大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提供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