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创新创业教育是促进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一般路径主要从开展内容和办学定位方面实现,与专业教育、校园文化、实践教育、素质教育、就业指导结合,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专业人才和创新人才为目标。重点从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创新创业讲座、创新创业师资、创新创业大赛、创新创业课程教育和创新创业基金等路径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2.
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目前教育界的关注热点,其中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的有效融合尤为关键。实践性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特征,物流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可从教学理念和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活动、教学评价五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促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物流专业教育的相互渗透、融合,更好地实现高职教育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剖析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对象与目标,并选取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发达国家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分析对象,提炼发达国家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先进经验。据此,提出我国破解创新创业教育难题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袁楠  傅欣 《文教资料》2013,(19):99-100
面对复杂严峻的就业形势,各高校正加紧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然而,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目标模糊、缺乏系统性与针对性及师资队伍建设力度不足等问题。通过引入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内容,有利于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体系构建、教学体系改革与评价体系发展。  相似文献   

5.
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模式上具有内在契合性,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时代性与价值性的必然选择。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更新理念、拓展内容、创新模式、完善机制,助力创新创业人才涌现。  相似文献   

6.
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模式上具有内在契合性,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时代性与价值性的必然选择。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更新理念、拓展内容、创新模式、完善机制,助力创新创业人才涌现。  相似文献   

7.
师乐  胡平 《职教通讯》2023,(5):65-71
“大思政”理念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的构建,既是加快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需要,也是推进高职院校育人改革的基本需要,更是指导高职大学生就业的现实需要。通过厘清“大思政”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在耦合,剖析“大思政”与创新创业教育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对象的统一性,构建“大思政”理念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体系、课程内容体系和师资保障体系,以期实现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的高质量创新发展,从而助推构建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分析创新创业教育与课程思政教育的协同性、在创新创业教育中融入思政教育的重要性,针对目前社会发展现状,探索了课程思政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构建的路径,包括明确创新创业与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整合教学内容,将课程思政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增强师资力量,打造创新创业教学团队;完善多元化的创新创业教学考核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与目标的探讨,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质要义,并在对财经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适合财经院校学科要求和专业特点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与路径,为财经院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有效可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是一个系统问题,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既是当今时代创新的需要,也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必然选择。文章基于系统论视角,从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内涵入手,深入分析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与大学生创新创业问题实现充分结合,重新审视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所在,从变革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建立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和搭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4个方面,注重校内外的创新创业资源协同,不断推进校、政、企等合作深度融合,持续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  相似文献   

11.
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武汉理工大学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设立创业型人才培养目标类型,将创业教育、创新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制定辅修二学位、本科、硕士三种不同类型的培养方案,搭建“创客空间—创业园—企业孵化器—企业发展加速器”四级链接的创新创业平台,提出基于雇主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的“1234”教育模式,形成了良好的创业教育生态。学校在创业型人才生源选拔、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创新创业教育取得显著成效,为其他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2.
创新创业教育是高等学校专业人才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教育模式。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目标就是以在专业教育中不断强化对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为核心。随着专业人才培养需求的发展,创新创业教育不断发展,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仍在不断探索之中。文章从工科专业强实践性的专业特点出发,结合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提出了教学与科研、理论与实践、教师与学生、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几种典型的创新创业教育推动发展模式,以期为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浅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着学生创新意识及创新品格较弱、创业教育模式比较陈旧、社会和学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不足、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有待完善、创新创业实践基地过于形式化等问题。地方高校要采取分层次创业教育模式,加强大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品格的培养和提高;构建和完善创业教育教学课程体系,让大学生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增强创业教育的实效性;完善制度保障激励机制,保证创业教育的延续性,积极推动地方高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4.
当前应用型高校面临深度推进、内涵发展和特色形成的问题.应用型高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应深刻理解“应用”之内涵,抓住“应用”之本质,找到其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结合点,依据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要求,构建“以应用为中枢的一体化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使应用型办学和创新创业教育融为一个有机整体,从而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双重目标.应用型高校应抓住其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独特优势,明确发展方向和目标,办出学校特色,形成特色学校.  相似文献   

15.
高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比较中美两国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创新创业教育培养目标、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从而找出两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差距所在,给我国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以启示。  相似文献   

16.
许爱华  吴庆春 《江苏高教》2020,(11):109-112
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实现国家创新驱动战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的建设作为创新创业教育重要的基石与载体,存在创新创业项目与专业学习不匹配、创新创业技术与市场资源结合不紧密、创新创业教育与学生发展需求不相符等问题,亟须加强顶层设计。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打造更加精准化的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完善高校创新创业系统育人机制,优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的配置,方可实现高校精准化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以培养具备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的人才为目标,以高校师生为行为主体,以创业为导向,以创新为核心内容,本质上是对“创业教育”的教学创新与改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必须遵循“戴明环”定律,确保教学过程、实施模型与教学技术的适合与配套,而集学校、政府、地方、企业、师生、家长之智慧,采用自主创业、目标导向、过程监督、质量检测、效果验证、法治保障、政策扶持、风险防范、持续跟进等措施,是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运行质态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8.
霍正刚 《教育探索》2012,(10):147-148
工科院校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要进一步明晰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构建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营造创新创业教育氛围。  相似文献   

19.
东南大学创新创业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创业能力是现代社会人才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创新创业教育国家、社会、高校关注的重要教育任务。创新创业教育涉及到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学环境、教育政策等多方面内容,其关键在于建立完善有效的培养体系。本文以东南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为例,阐述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体系的建设思路、构成与特点。  相似文献   

20.
赵亮 《江苏高教》2020,(6):83-88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是当前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方向,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在理论分析基础上,借鉴国外创新创业课程设计经验,按照专业课程与创新创业课程教育融合渗透、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有机统一、多元延伸课程协同共进的思路,尝试重构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全新课程体系。课程体系中理论课程要实现所有课程融入创新创业理念,并完善创新创业专题课程,实践课程中要整合专业教育的实践教学与创业教育的实战训练,延伸课程中要专设创业辅修课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