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作为外界对教育者身份和职责的规定,以及教育者对自身职业和言行的反思,教育伦理关乎职业道德、道德规范、道德活动和评价,属于教育道德行为的表述范畴。鉴于此,我们应针对教育伦理的价值属性进行分析,针对教育伦理价值缺失的现状探讨教育伦理体系重构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绿色发展蕴含着生态问题的伦理反思,同时又离不开科技创新的动力作用。当代环境问题大多是以科技作为工具产生的,但其实质是价值取向问题,需从观念上和实践中反思科技的环境负效应的根源。科技实践使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朴素的统一变为紧张的对立。人利用科技过度开发自然,造成生态价值及其可持续性降低,科技对于自然的操纵也转变为对人的操纵,既侵害了他者的环境利益,也破坏了人类后代与其他生物的生存环境,从而需要通过伦理对科技动力加以合理引导,进而形成在绿色发展道路中科技伦理的三重维度,即建构科技的生态伦理精神、树立和谐与统一的生态伦理规范以及对科技效应抑恶扬善。  相似文献   

3.
段治乾 《红领巾》2004,(3):134-136
教育对伦理精神的培育既涉及教育本质、功能、作用的基本理论,也关系到教育发展的基本走向和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一是教育在原初意义上培育伦理精神,二是教育在人性基础上培育伦理精神,三是教育在家庭伦理基础上培育社会伦理精神.  相似文献   

4.
引入伦理利己主义是当下我国学校德育在面临重重困境下的无奈之举,但教育者对伦理利己主义的后果则估计不足。教育生活至少可以从三个方面扬弃伦理利己主义:第一,学校教育可以通过文化自觉及其创造性转化,在整合伦理方式与社会结构的关系中作出应有的贡献,培植抵御伦理利己主义的精神资源;第二,在教育生活中重构伦理道德的精神家园,为学生认同伦理道德提供客观基础,消解伦理利己主义的作用前提;第三,回归道德教育的精神生态,充分把握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德育价值,推进学生道德成长中的知行合一,以超越伦理利己主义。  相似文献   

5.
进行环境伦理教育,必须对我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环境伦理思想、我们党和国家从伦理层面提出的保护环境的要求、伦理学界的专家学者所提出和阐发并达成共识的优秀环境伦理研究成果,特别是马克思的环境伦理思想进行系统的研究。必须构建教育启发与利益激发互动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平等融合的、目标取向的一致性和具体要求的分层性的教育范式。要着重加强对公民个人、企业、行政机关的环境伦理观念的培育。  相似文献   

6.
初令伟 《教师》2014,(20):9-10
随着经济的发展,广告业也取得了飞速的发展。然而广告业在取得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广告伦理失范的众多问题。究其背后的原因,除了经济利益的驱使,更多的是广告人自身伦理道德的低下所致。因此,对广告人进行伦理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作为未来广告行业的生力军——高校广告学专业学生,其职业素养、职业道德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广告行业能否健康发展。因此,将广告伦理教育纳入广告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市场经济社会转型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背景中,大学的职业道德教育对于社会伦理的重构和社会道德水平的提升尤其显得重要和迫切.韦伯时职业伦理的研究,以“天职”为核心概念梳理了新教伦理的禁欲职业观,以宗教信仰的非理性与禁欲理性为双线交互的线索,构建了近现代资本主义精神.通过批判吸收韦伯职业伦理思想中的有益价值观念,对我国大学职业道德教育颇具借鉴意义.将丰富职业道德教育的内涵作为大学职业道德教育工作的核心基础,在学生生活中倡导群体理性的道德评价方式,使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信仰,以构建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职业道德观.  相似文献   

8.
教师对学生真正的"理解"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之一,这也正是理解教育的魅力所在.我们应该将理解教育的重点聚集在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爱的教育上.教育的使命要求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具有深深的爱心,这既是教育职业道德的要求,也是教育者在教育上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9.
旅游从业人员伦理精神的缺失严重影响了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伦理精神的教育和培训成为当前一项紧迫任务.文章分析了旅游从业人员伦理精神缺失的原因,探讨了“五化”背景下旅游从业人员伦理精神构建的重点内容和教育路径.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我国目前严峻的商业伦理问题,论述了商业伦理的起源,指出我国商业伦理存在的外资企业侵害国家和大众的利益、国内企业侵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利益主体侵害其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个体或小团体侵害企业和股东的利益的种种现状和问题,分析了我国产生商业伦理问题的经济发展水平、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期、社会和文化、国内经济环境、商业伦理未系统化教育导致企业自身不重视信誉等五方面的原因,并提出努力形成良好有序的经济环境、建立信用评价系统、努力形成诚实守信的商业文化、企业应建立基于责任的伦理机制和公民应养成遵守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的良好习惯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教师对学生真正的“理解”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之一,这也正是理解教育的魅力所在。我们应该将理解教育的重点聚集在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爱的教育上。教育的使命要求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具有深深的爱心,这既是教育职业道德的要求,也是教育者在教育上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2.
邓纯余 《职业技术》2006,(12):243-243
职业道德既包含学生职业化生存依赖的道德规范,也包含学生实现职业化发展的伦理诉求。前者体现了道德的获得性品质,后者表现为伦理的创造性精神。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必须分析职业道德教育的个人价值意义与社会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3.
对目前我国图书馆工作中有碍健康发展的伦理缺失现象,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研究,进而提出了图书馆职业道德伦理重塑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杨学龙 《宜春学院学报》2010,32(3):46-47,142
2009年12月25-27日,江西省伦理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在宜春召开,会议的主题是"农村社会建设中的伦理问题",会议的主要创新观点有: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要转变农村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对农民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培育农民的生态伦理意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大力培育农民的经济伦理、社会公德、环境伦理和政治伦理等四种伦理道德意识;农村教育、就业、收入分配、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中蕴含着公平正义、以人为本等伦理道德的韵味;在村民自治、乡村治理、新型人际关系建立等方面农村公共伦理的作用和价值日渐显现.  相似文献   

15.
调节人与人关系的手段可依强弱程度被划分为:政府颁布的法律法规、各类组织的规章制度以及社会伦理道德规范.教育法律法规不仅承载着规范教育行为、维护教育秩序的作用,也在其实行过程中逐步改造着受教育者的思维与行为方式.教育法律法规中存在的伦理问题主要有:教育法律法规在制定与执行过程中存在的伦理问题;现有的教育法律法规的内涵与普遍伦理、教育伦理及教育规律相一致的问题.解决上述冲突的基本思路是:在法律、伦理、教育之间寻求平衡点,即在保证法律权威性基础上尽可能遵循一般伦理原则和教育规律.  相似文献   

16.
职业道德既包含学生职业化生存依赖的道德规范,也包含学生实现职业化发展的伦理诉求.前者体现了道德的获得性品质,后者表现为伦理的创造性精神.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必须分析职业道德教育的个人价值意义与社会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7.
为超越目前我国教育技术理论研究专注于技术批判或技术拥护的单向思维,充实并完善教育技术学的理论体系,教育技术伦理理应成为一个值得关注并着力探索的学术领域。本研究直面我国教育技术研究中伦理向度的缺失问题,从技术伦理、教育伦理、教育技术等学科视角分析其原因,并理清我国教育技术伦理的研究思路:首先,通过对国内外既有研究的分析与比较,发现国外在教育技术行业伦理规范、教育技术实践中伦理及相关问题的理论分析方面取得的理论与实践成果,而我国却表现出明显的伦理缺位;其次,从技术伦理、教育伦理和教育技术三个学科领域,对我国教育技术研究中伦理缺位的原因进行理论分析,指出技术伦理研究对教育关照的缺失、教育伦理研究对教育技术的忽视、教育技术自身对伦理省思的不足是主要原因;最后,从明确教育技术伦理的内涵、理清教育技术伦理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界定教育技术伦理的研究内容等方面,提出开展教育技术伦理研究的主要思路,以期为我国教育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旅游伦理教育是以经济伦理、文化伦理、社会伦理为教育内容,对被教育者施加系统的道德影响的活动。旅游伦理教育存在学校教育缺失、实践教育不足、企业无伦理意识等问题。通过构建旅游管理专业伦理教育五步走模式,形成"政府+高校+企业+社会+学生"的教育模式,可以使旅游伦理教育在旅游管理专业和整个旅游行业中得到普及。  相似文献   

19.
教育政策伦理是指国家公共权力部门为实现特定的教育目的,在分配与调节有限教育利益和资源的过程中所遵循的伦理规范。教育政策伦理既包括一般伦理理论在教育政策活动过程中的具体实践,也包括对教育政策活动所进行的伦理论证与考察。当前,加强教育政策伦理研究,无论从教育政策的实践发展需要来说,还是从教育政策学科自身的理论发展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教育伦理规范作为对教育者行为的应然性规定,其合理性取决于制定者是否具有辩证的视野:在所关注的问题域中,教育道德之实然和应然是两个必要的视点;在规制对象上,教育伦理规范对教育者个人和社会都应具有调控作用;在功能设定上,教育伦理规范不仅必须抑教育行为之恶,而且也应该扬教育行为之善;在目标向度上,教育者美德与善行是两个重要的方面。只有当教育伦理规范的制定者具备了这种辩证的视野,教育伦理规范才具有内在的合理性,从而教育善的实现才可能获得人的认识论方面的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