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2年8月25~27日,由中国比较文学教学研究会主办、河南大学文学院承办的本次学术研讨会在河南大学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高校六十多位学者围绕论题展开了全面讨论。一、比较文学教学与中国语言文学及其诸二级学科1997年"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被归属为中国语言文学类二级学科,取代原"外国文学",这一课  相似文献   

2.
<正>语文这门学科有着极为深远的历史,随着社会交流的不断发展,国内外文化交流的不断增多,西方文学作品也开始进入到了我国。在中学语文教材中,也开始出现了许多外国文学作品。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进行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也就成为语文教师需要面对的一个问题。一、外国文学作品教学的历史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和中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关注教育问题。在清末民初阶段,中学语文教学主要是以文言文为主。  相似文献   

3.
比较文学是一门跨民族、跨语言、跨时代、跨文化的开放性学科。本文综述了比较文学比较文学个学派的形成及研究方法,思考如何更好地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研究比较文学研究。  相似文献   

4.
比较文学教学是比较文学学科的命脉,已成为当今国际国内比较文学界同仁的共识:比较文学学科史的第一页是由比较文学教学写的;绝大多数比较文学学者都是教师;有影响的比较文学著作也多是比较文学教材。因此,本文对中国比较文学教学的模式、功能、地位与前景的探讨,实际上就是对比较文学这门学科在中国的生存方式、价值与前途命运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窦海鹰 《集宁师专学报》2005,27(3):14-16,19
比较文学作为一门新学科已被国务院正式列为中国文学研究的四大学科之一。比较文学学科的目的是在世界文化与文学发展的新的语境中研究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的内在和外在的关系,探讨中国文学在这一动态发展的语境中对末来世界文学和文化的发展所能作出的贡献。本文就比较文学在中国的发展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比较文学是外国文学教学的理念基础和重要方法,应当把比较文学的理念和方法嵌入到外国文学教学中,增强对外国文学史在教材、教学中的重视和建设,在外国文学比较和研究中注重文化的特性,在教学思路上将比较文学的理念和方法渗透到教学过程中,促进外国文学的学科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外国文学与比较文学学科合并的现状为前提,对学科合并后师范院校的外国文学教学从教学理念上和教学方法上做了尝试性的探讨,认为学科合并的事实给师范院校的外国文学教学既带来新的问题,也带来新的机遇。因此,我们应该正视这一现实,充分发挥学科合并后的优势,在外国文学史课程教学中渗透和运用比较文学的观念和方法,以促进外国文学教学的发展,提高外国文学的教学水平,使其在增强学生的基本素质、培养合格的语文师资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胡小英 《文教资料》2008,(34):212-214
目前外国文学教学面临的困境是教学时数少而教学容量不变;学生思想活跃,而一些教材观点陈旧、教师知识更新慢、教学方法单一.本文旨在探讨外国文学教学中如何运用比较文学原理,实现学科渗透,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高校中文本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出现多种明显的不良走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课程目前所遭遇的困题,其中最为严峻的是:比较文学教学的理论化与空洞化,外国文学教学的线条化与零散化。扭转这种不良倾向,成为学科健康长远发展的关键。基于此,文章提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课程内容互渗式教学改革模式:让外国文学全面渗透比较文学教学,使比较文学的理论建立在文学史的基础上,冲淡比较文学的理论化,克服比较文学的空洞化;让比较文学观念深入到外国文学课堂,使外国文学教学打通不同国度、不同时期乃至不同学科,形成混融一体的知识体系,打破外国文学教学隔绝零散的状态。  相似文献   

10.
语文是一门基础工具学科,也是一门语言应用课程,在教学中老师主要以课堂语言作为依托,来向学生传授相关的语文知识。在此过程中,不仅老师的教学方式会对教学效率产生影响,同样老师的语言运用也会潜移默化地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中学语文老师需要在教学中,把握语言艺 术,来提升语文教学水平。本文试图从语文教师课堂语言的准确性、流畅性、情感性、趣味性、文学性五个方面,对中学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艺术进行整体的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11.
比较文学是一门跨语言、跨民族、跨文化、跨学科的文学研究,其主研究方法包括影响研究、平行研究、跨学科研究和跨文明研究等。将比较文学研究的理念和方法运用于语文教学实践,有助于构建新的语文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拓宽开放性认知视野,提升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将比较文学的概念方法与语文教学实例结合,探讨比较文学方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具有现实意义和文化创新意义。  相似文献   

12.
考虑到成人高等教育学时的限制,讲授内容的高度集中与浓缩,以及成人分析、综合能力强等特点,不妨尝试运用比较文学方法,改革原来的外国文学教学。在具体教授过程中,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让他们了解比较文学学科的基本知识及这门学科的重要价值。在外国文学的导论部分穿插讲授比较文学的基本知识,着重介绍"影响研究"、"平行研究","跨文化研究 " 等研究方法,并强调说明这些新方法的运用对考察与分析文学实体、文学现象的重要意义,引导他们形成比较的思维习惯,借助文学中的"他者",采取异文化的外在视角,发现从一文化的…  相似文献   

13.
高中语文中外国文学是尤为重要的一门学科。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想要把外国文学带到高中语文的学习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当今的高中语文教学中,外国文学的教学还存在很多的弊端。本文通过对外国文学在高中语文中的教育发展做出如下总结,并且在总结的基础上分析了外国文学在高中语文中的教学现状,希望可以对外国文学的探究着和高中语文教师沟通出更好的高中语文外国文学的教学。  相似文献   

14.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是各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外语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也是近年来各高校大学生比较钟爱的一门选修课.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讲授比较文学的基本理论,展示多姿多彩的世界文学,而且要充分利用这个平台向学生进行深刻形象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相似文献   

15.
<正> 相对来说,在高等院校中文专业的诸多学科中,外国文学是一门教与学都有一定难度的学科。而成人高校又有其不同于普通高校特殊性,因此,如何使成人高校的外国文学教学适应其自身的特点,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就是我们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必须探讨的问题了。 首先,从学科特点来看,外国文学是一门跨语言、跨文化背景的学科。学生在学习时,一般要感到三难:第一是阅读难。原因在于1.就阅读范围来讲,外国文学的时空跨度大,可说是上下五千年,纵横七大洲,且不说作品总量浩如烟海,即便是大家名著,也足以令人有皓首未必穷经之叹。如此庞大的数量,无疑为阅读作品、奠定学习基础带来了困难;2.就审美趣味来讲,中国读者在漫长的审美历程中,积淀了独特的审美经验,形成了自己的审美习惯:对  相似文献   

16.
语文是一门旨在提高学生的语言、写做的感悟语言能力的学科,构成语言、写做的能力的核心问题也就是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问题。阅读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广大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也十分重视:在阅读教学中,  相似文献   

17.
桑哲(以下简称桑):钟先生,您对"语文"这个概念是如何理解的?您认为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主要存在哪些问题? 钟振振(以下简称钟):"语文"这个概念,我的理解是语言文学."语"是语言,"文"是文学.中学语文教学要兼顾这两方面的内容,既要有语言,又要有文学.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汉族人口占绝大多数,普通话是我国各民族现在的共同语.汉语包括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文学是指中国文学和外国文学.中国文学又分为古代文学和现当代文学.中学语文是学习大学中文系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和外国文学的基础内容,中学语文暂时还没涉及到文艺学和文献学.中学语文教学直接关系到大学中文系学生的素质.如果基础教育阶段方向有偏差的话,以后要纠正就比较难了.  相似文献   

18.
关于比较文学学科基本理论的再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比较文学的危机是学科理论的危机。比较文学亟待对自身做出明晰界定:比较文学是一种文学研究;必须跨越民族和语言的界限;必须抛弃"三跨"或"四跨"之类的旧说,只保留"两跨"的基本要求;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是各种文学关系;在理论与方法上应有高度自觉的比较意识。  相似文献   

19.
比较文学并不是“比较”加“文学”,而是一种跨界限(民族、语言、文化、学科)的文学研究,它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有了新的研究对象,从而建立了一门新的学科。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是那些具有跨越性的文学现象,是这些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必须具备可比性。可比性是一种内在的价值,需要研究者从客观存在的文学现象之间的亲缘关系、类同关系、交叉关系中加以发掘。可比性是决定文学现象和文学问题能否成为比较文学研究对象的重要依据,是关系到比较研究能否正常进行并取得科学价值的关键。比较文学的研究还必须以文学为出发点,必须以文学为归宿。跨越性、可比性、文学性是比较文学研究对象的基本原则,三者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20.
本文针对比较文学与外国文学学科合并以及比较文学课程在各类大学课堂普遍开设的现状,主要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对本科阶段比较文学教学观念及其实践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尝试性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