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们认识世界时,总表现出不同的态度和情感:如满意、愉快、欣喜、爱慕、惊讶、惶恐、厌恶、憎恨、恼怒、沮丧、痛苦等等。这是情感的客观表现。概括地说,情感就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由于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上的差异,而对待客观事物的态度有所不同。当认为客观事物符合自己的需要,从而产生相应的内心体验和外部表现。如果得到满足,引起肯定的态度,产生各种喜悦情感;若需要得不到满足,会引起否定的态度,因而产生痛苦、愤怒的情感。积极的情感可以提高人的认识能力,推动人的行动,促进事物的发展;消极的情感则会阻碍人的  相似文献   

2.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人在认识客观事物的时候,总是表现出这样或那样的内心体验,如满意、喜欢、愉快、振奋或厌恶、悲伤、愤怒、惊恐等,这就是情感过程。为了达到预期教学效果,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怀着愉快、振奋、满意、喜欢的心情投入练习,就必需遵循情感过程这一人在认识客观事物时的内心体验之规律,使教学手段多样化、兴趣化、科学化,适合学生的心理,调节学生的心理,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3.
人在接触事物的时候,不是无情的,而是有情的,对客观事物总会表现出一定的态度,如愉快,焦虑等等,所以情感就是人对客观事物所采取的态度的体验。而情绪则是情感体验的一种形式。运动员在竞赛过程中,客观条件是复杂多变的,运动员的情绪也会随之不断变化。影响运动员潜能发挥的因素很多,其中情绪的作用最为明显,它可  相似文献   

4.
什么是情感?情感即一个人对周围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人在认识客观事物时,不是无动于衷的,伴随着认识,总要产生喜怒哀乐爱恨等体验,这便是产生了情感。教师的情感与体育教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在教和学这一对矛盾中,教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实践证明:凡教师带着积极、肯定的情感进行教学,上课时总是保持愉快的心境,兴致勃勃,精神焕发地进行教学工作,就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  相似文献   

5.
情感作为个体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一直以来都受到以认知教学为主导的中国教育体制的忽视。但作为人类的心理活动过程,它从来都不曾与认知过程割裂分离过,学生在认识客观事物的属性、特性及其关系时,必然会产生对事物的态度,引起兴趣、喜欢、快乐、厌恶、愤怒、恐惧等主观体验,情感过程与认知过程从来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正因为如此,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进行,情感目标作为中学政治教学的分目标之一已被明确提出,情感教育作为认知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已经受到大家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它是在认识的基础上产生、发展和变化的主观体验。没有对于事物的意义和作用的认识,就不可能产生这样或那样的态度,认识深化了,情感也随之变化、加深。  相似文献   

7.
一、感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人脑是产生心理的器官,客观现实是心理的内客和源泉。感觉、知觉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心理现象,它是人的心理的基本过程之一,也是认识过程的最初阶段。感觉是当前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而知觉是客观事物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然而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和整体是密切联系着的。所以当我们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同时也就反映了它的整体,故我们通常将感觉、知觉称之为“感知”。例如,我们看到这是一个排球,那是一场足球赛等等,均是对事物整体的反映。列宁曾指出:“感觉、知觉是客观实在作用于我们感官的结果”。“不通过感觉,我们就  相似文献   

8.
情感反映的是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它是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所产生的态度体验。情感教育就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结合学生的心理需要,采用一定的教学手段,有意识地对他们施加影响的教育方法。渴望得到教师的爱护、关心和尊重,是学生普遍的心理需求,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当教师的言行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时,学生便会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心理学研究表明,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创造良好学习情绪的直接因素。  相似文献   

9.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它随着认识的改变而改变,对认识起推动或阻碍作用。体育教学的情感,是指教学双方在教学活动中所产生的情感。一、情感在体育教学中的功能情感在体育教学中具有信号、激活、动力、感染等功能。1.情感的信号功能是通过表  相似文献   

10.
人们由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升华成观念、概念、经验或理论性的东西,都是用人类所特有的自然语言来概括和描述的,而自然语言有其模糊性的特点。纯粹客观物质世界本身,是无所谓清晰和模糊的,人们对事物认识的模糊性,是在人和事物之间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产生  相似文献   

11.
试论体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冰 《体育师友》2004,(4):52-53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是人对于客观事物、对于自身、对于自己活动态度的体验。情感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使人产生与该社会相适应的,使其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那种情感。体育教学的特点,决定了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有着各种各样的情感体验,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进行情感教育,是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运动竞赛中的意志认识、情感、意志是我们常见的心理现象,它们之间是密切联系的。认识确定意志的目的,情感激励意志的行动,意志又推动认识,控制情感。意志和其它心理现象一样,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人的意志行动只有不脱离客观现实,不违背自然和社会的发展规律,才能达到预想的目的。意志行动总是与肌肉活动和思维活动相联系,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人的意志活动是在第二信号系统调节下进行  相似文献   

13.
钟涛 《体育世界》2013,(11):80-81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的体验。体育教学过程中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有很多,情感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在体育教学中重视情感教育,巧用情感教育,形成一个良好的情感环境,就一定能使每节体育课都成为育体、育心、育人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正> 一、情感及其在学校体育中的培养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在体育活动中,人们抱着各种各样的态度,有着各种各样的体验,因而产生各种各样的情感。例如,学习运动动作获得成功,便产生满意、愉快的情感;在集体体育活中得运到同伴的赞许,便产生高兴、惬意的情感;在运动竞赛中由于对抗激烈,便产生紧张的情感,一旦得胜,便产生欢乐的情感,如果失利,则产生忧郁的情感,等等。总之,体育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一种重要内容,能给人以各种体验,激发起各种情感。喜、怒、哀、乐、爱、恶、惧七情,在体育中都有充分的表现。  相似文献   

15.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是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情感这一非智力因素对教学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情感有迁移、调节、动力感染和强化等功能.这些功能在教学中都可以发挥各自的作  相似文献   

16.
所谓意识是人脑特殊物质的机能,是人对客观现实的自觉反映,是主观映象的高级形式。所谓无意识,同样也是人脑的机能,是人对客观观察不自觉的反映,是主观反映的低级形式。较之人对客观事物的有意识反映,它的认识价值显示和实践作用的发展发挥,都表现出了很大的局限  相似文献   

17.
随着对非智力因素的认识,情感已在智育等方面发挥出预想不到的作用。近年来情感在体育领域的功效也日益受到广泛的重视。 心理学认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相对稳定的态度体验,是人具有的比较固定的心理状态:它是对现实中一定范围的现象表现出的一种独特的“誊恋”(或者与之“疏  相似文献   

18.
什么是情感?情感是人对于客观事物与自己的需要是否相适应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  相似文献   

19.
体育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情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感是人心理生活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  相似文献   

20.
浅谈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与愿望、观点而产生的体验。积极的情感,如乐观的情绪、良好的心境、饱满的热情等,能提高人的生理和心理活动的能量,从而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情感是获取知识的土壤和动力。日本名教育心理学家泷泽武久曾用大量试验结果表明:一旦学生对学习失去了情感,思维、记忆等认识机能会受到压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