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根据厦门市PRED系统1996-2006年的运行态势,基于物元模型理论,从人口系统、资源系统、环境系统和社会经济发展系统等四个方面选取62项指标表征厦门市PRED系统协调发展的指标,建立厦门市PRED系统物元模型并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福建省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进行综合评述。构建资源系统指标评价体系,并通过层次模型评估分析,得出结论,提出福建省资源可持续发展之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诸多要素所构成的复合巨系统,具有区域性、复杂性、非线性、开放性、动态性等特点.因此,在对河北省可持续发展分析与评价中要综合考虑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既要考虑其普遍性特点,又要结合省情特点及发展规律,在建立数学模型的基础上,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全省可持续发展做出评价,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4.
区域PRED系统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心的重大课题.文章依据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结合福建省设区市的具体情况建立其PRED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基于主成分分析评价2004年福建省设区市PRED系统发展状况,并对宁德市PRED系统运行状况进行分析,提出协调宁德市PRED系统的方法和措施,以达到宁德市PRED系统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为科学评价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状况,提高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的管理水平,建立涵盖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等因素的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结合2010年安徽省统计数据,对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价,并用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雷达图进行相关分析与趋势分析.结果表明:安徽省地级市资源环境承载力存在显著差异,经济因素、资源因素与承载能力相关性高,经济发达程度和资源环境保护较好的地区承载力高,资源型城市承载力较低.这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决策支持系统提供了支撑.  相似文献   

6.
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诸多要素所构成的复合巨系统,具有区域性、复杂性、非线性、开放性、动态性等特点。因此,在对河北省可持续发展分析与评价中要综合考虑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既要考虑其普遍性特点,又要结合省情特点及发展规律,在建立数学模型的基础上,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全省可持续发展做出评价,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7.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区域发展水平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从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政府宏观调控、资源现状和服务水平三个层面进行了评价指标设计.在此基础上对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区域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价,以求为制定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布局调整及宏观对策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经济的发展要求高职教育优化专业结构。目前对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适应性的分析维度单一、评价指标不科学,忽视了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和可替代性。在对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综合数据的可获得性等因素,提出从种类结构、规模结构、地区布局和就业四个维度,选取9项指标,比较全面地分析、评价适应性,以期能够为高职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适应性的实证研究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选取33项指标建立了河南省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可持续发展系统综合能力的方法.笔者把研究对象划分为经济、资源环境、社会和教育科技4个子系统,采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11.5)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出各子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以4个子系统得分为4个变量,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得出河南省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10.
从区域投资环境的基本理论着手,选择反映区位条件、经济发展与市场发育水平、人口与劳动力、工农业基础与经济效益、基础设施、利用外资现状、社会文化素质7类因素共30个指标构成莆田市县域投资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莆田市各区(县)投资环境的区域差异进行综合评价与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莆田市县域投资环境的优化思路.  相似文献   

11.
本文实证研究闽东南地区环境、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首光分析了闽东南地区环境、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评价与调控系统;其次依据闽东南可持续发展的区情特点,构建其环境、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最后提出了三种相关的评估法:层次模型评估法、承载力与协调度确定法和差异度(DP)分析法。  相似文献   

12.
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在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对河南省目前土地资源利用状况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选取了33个参评因子,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4个方面构建了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即将展开新农村建设的河南省的土地资源进行了系统、综合的评价。结果表明,河南省的土地资源利用处于基本可持续阶段。针对评价结果,提出了河南省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几项建议。  相似文献   

13.
根据新型城镇化的具体内涵,从经济、社会、人口和土地4个方面出发,利用熵值法,构建对1990—2012年合肥市的新型城镇化水平的测度评价体系。综合测度的分析表明合肥市的新型城镇化综合水平与官方公布的人口城市化有高度的正相关性;合肥市的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且以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为主要特征。同时发现第三产业、公共交通和城市环境水平对合肥市城镇化的带动作用较小。合肥市应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着力保持城镇化可持续发展,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  相似文献   

14.
"物流能力"是衡量现代物流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对福建省区域物流能力的评价既能改善和提高本地区物流能力,又能促进区域间发展联合,带动海西经济区发展,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以福建省9市数据为样本,以2012年福建省统计数据为依据,运用SPSS19.0为统计分析工具,建立区域物流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和聚类分析结合的方法,对福建省9市区域物流能力进行客观的实证分析和评价,形成结论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发展物流产业的策略和提高物流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办学实力评价要坚持全面性与系统性原则、客观性与导向性原则、适当超前性与可持续性原则。结合国外发达国家、亚洲地区职业教育办学实力评价指标体系和我国职业教育办学实力评估指标体系,并进行比较分析,参考我省高职院校的综合数据采集平台,最终构建了基于数据平台的高职院校办学实力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影响区域物流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运用层次分析法获取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因素权重,结合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提出了构建区域物流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相关建议,以分析区域物流走势与区域经济、资源、环境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7.
文章对福建省84个县级行政单元经济发展和民营经济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借用GIS技术,探讨福建省民营经济空间格局和发展态势。研究表明:福建省民营经济空间分布呈现出显著的自相关特征,空间集聚特征明显,突出地表现为"东部沿海"地区一枝独秀,且明显表现为以闽江口和闽东南三角地带为中心的"双核"模式;从民营经济发展重心轨迹看,全省个体经济发展重心总体上向东南沿海转移,但私营企业发展却呈现出向西北转移的态势;从动力机制分析,因东部和东南部投资吸引力的下降,闽西和闽北在投资环境得到大力改善情况下形成了较高的投资环境评价;从民营经济发展响应分析,全省城市化水平、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以及经济重心和区域发展水平重心都呈现出西向、北向的转移趋势,反映经济梯度转移的规律,以及不同地区间投资环境和政策发展的阶段性。  相似文献   

18.
森林旅游产品的合理开发是森林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为了更好地指导我国森林旅游产品的开发,需要建立一套较全面科学的、可操作的、适合我国森林旅游业发展实际的评价指标体系。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从产品竞争力、市场需求水平、产品开发效应、产品开发能力及外部关联性等五大方面构建了三个层次25个终极评价因子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各指标及其评分标准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19.
福建山区位于福建省西北部 ,是福建省的林业基地和商品粮基地。本文在分析了该区的农业自然资源基础上 ,提出适合本区农业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模式与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