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教育表情     
《教育》2007,(13)
冰心奶奶我爱您江苏省盐城市第二小学的少先队员们为校园内冰心的塑像擦洗灰尘,表达他们对冰心老人的崇敬之情。孩子们说:“冰心奶奶生前爱我们,我们也会永远爱着她老人家”。图为队员们正在小心翼翼地擦洗冰心塑像。  相似文献   

2.
《超人》是冰心早期小说的典型代表,也是冰心"爱的哲学"的体现。冰心在这部小说中以"爱"为基调,展现了一个悲观孤独者如何实现爱与被爱的过程,为我们展示了爱的复苏与张扬,极力凸显了爱的力量的伟大。  相似文献   

3.
冰心晚年散文对理解冰心有独特作用,不可忽视。用非文本解读的方式,从冰心晚年散文入手,分析晚年冰心之爱的特点、爱的成因、爱的价值,呼吁还冰心以公平。  相似文献   

4.
冰心老人辞世了,离我们远去了!但是,作为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对她的悼念之情却连绵不断!冰心是一位伟大的作家,她与世纪同龄,一生爱国,爱世界,爱大海,爱孩子。可谓爱是她的化身。她以博大精深的爱,为我们留下了七百多万字的作品。冰心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是...  相似文献   

5.
赵文萱 《现代语文》2007,(12):54-55
冰心作品的主题非常简单。一个"爱"字就可以概括其创作的基调和特质。"爱的哲学"在一定程度上归结于冰心的家庭环境和她所钟情的基督教精神。在爱的环境中长大的冰心,便用爱的眼光去看待生活,看待世界。这份爱同样体现在文学创作中。她的作品中有对母亲的爱、对童年的爱、对大海的爱。可以说冰心用一颗爱心为我们构建了一个柔美的艺术世界。  相似文献   

6.
繁星     
美丽幽蓝的太空里,繁星闪烁着,虽相距遥遥,虽沉默着,但他们用眼光对话,以心灵对语,“深深的互相颂赞”。这是一幅美好到妙不可言的自然画图。令人感怀动情,为这些可爱纯真的小星星们。感谢冰心,她以慈善之心、奇丽的想象为我们摄下这一美好温馨的爱的画面。  相似文献   

7.
暖雨 《中文自修》2005,(10):4-5
记得女作家斯妤这样说过:“人类只要还有向上向善的意思,还有对爱与温馨的渴望,冰心对我们来说,就是永远的。”的确,当冰心105岁时,我们想念这位把轻柔的海波、窗外浓郁的花香,母亲温柔的低语送进我们童年梦中的全都。  相似文献   

8.
记得女作家斯妤这样说过:“人类只要还有向上向善的意愿,还有对爱与温馨的渴望,冰心对我们来说,就是永远的。”的确,当冰心105岁时,我们想念这位把轻柔的海波、窗外浓郁的花香、母亲温柔的低语送进我们童年梦中的爱的使者。  相似文献   

9.
茅盾、巴金创作与冰心小说《超人》的精神联系主要表现为:茅盾的小说《幻灭》直接整合、转换进了冰心小说《超人》的内容,巴金的小说《灭亡》也与冰心的《超人》形成精神共鸣。茅盾、巴金文本中所昭示的渴求母性之爱的男性心理,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而这正是冰心从女性角度建构母性之爱的创作拥有广大读者、具有永久艺术魅力的根本缘由。  相似文献   

10.
编辑部报告     
《科学课》1995,(2)
本期刊首登载的是著名作家冰心先生对教育、对教师的拳拳之心和殷殷期望。冰心先生心中装着一个大海,这个大海就是爱孩子、爱祖国、爱未来;我们的自然教师心中也装着这个大海,为了这一份  相似文献   

11.
教育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事业。在一定程度上讲,教育事业首先要求我们爱学生,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冰心曾说过:“有了爱,就有了一切。”要想培养刚刚进入小学的学生懂得爱老师、爱同学、爱长辈,懂得爱学校、爱社会、爱大自然,懂得用自己的爱去关心他人,学会宽容、理解、[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试论“雕塑式”教育法亓德全当我们欣赏一座座形象逼真,姿态各异,富有内在活力的塑像时,无不为雕塑师们那种呕心沥血,精雕细刻,不畏失败,勇于拼搏的精神和毅力而赞叹不已。通过欣赏一座座塑像,人们自然想起了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人民教师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他们...  相似文献   

13.
一、阅读提示 冰心是我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又是一位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她的《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深受广大少年儿童喜爱,她的《小桔灯》令中学生们百读不厌。中学生们对冰心奶奶是有着浓厚感情的,《冰心传略》一文为我们比较全面深刻地了解冰心奶奶提供了很好的帮助。 《冰心传略》一文给我们简明扼要地比较全面地介绍了冰心奶奶的生平经历、文学创作以及她的写作风格、文学观点等,作者是把几方面的情况糅合在一起写的。阅读本文时,在同一时间里,我们既能看到冰心奶奶的生平事迹,还能看到她的文学创作情况,又能看到她的写作风格、文学观点等,这给我们的印象是全面的、综合的。  相似文献   

14.
邱合鑫 《辅导员》2010,(18):46-46
冰心老人曾说过:“世界上没有一朵鲜花不美丽,也没有一个孩子不可爱,在任何一个孩子的心灵深处,都有一个无限丰富而美好的世界,等待着我们去开发。”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一名德育工作者,我时时谨记陶行知老先生的“爱满天下”的座右铭,用情与爱感染着学生,激励着学生,教育着学生,用我的心换学生的心,与学生“心心相印”这种融洽的师生关系使我成了学生们的良师益友,做起德育工作来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15.
母爱、自然、童心,一直是冰心作品的重要主题。在冰心的大多诗文中,我们读到的是这三者和谐交织在一起的"爱的哲学"。这就使冰心的作品与五.四时期很多作家作品相比,更多了一分  相似文献   

16.
编辑大朋友说:我们把本文推荐给少年读者,得先从冰心老人说起。冰心(1900~1999)。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女作家。她一生热爱自然,热爱儿童,为孩子们写出许多优秀作品。1990年,为庆贺冰心老人90大寿,我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葛翠琳等倡议,在英籍华裔女作家韩素音的鼎力支持下,决定设立“冰心儿童图书奖”,以“把象征爱和美的奖杯给予那些为孩子  相似文献   

17.
在爱的信仰确立过程中,冰心表现出了同时代作家罕见的忏悔意识。忏悔意识伴随着进一步的价值确信,达到了一定的深度。忏悔意识的流失证明冰心最终并非从超验的意义上接受上帝之爱。传统文化精神在此绊住了冰心的思想,她所吸收的基督之爱实际上已为她自身的民族文化积淀所改造。来自彼岸的上帝之爱转化为被伦理道德化、现实人性化的“爱”——母爱、童心和自然之爱。这必然决定了冰心的“爱”失去彰显人间苦难和人性丑恶的力量,从而难以企及世事真相。  相似文献   

18.
本文试图通过评析现代文学家冰心所写的散文《往事》,从而从冰心对人生、自然的认识角度体会其爱的哲学。她对人生的思考让我们感悟到人生的目地——活出价值,她的语言让我们感悟到哲学的境界——自然。  相似文献   

19.
无论是冰心还是李清照,在她们的作品深处,女性意识,家愁国恨,对现实人身世界的总体理解,对自我人格的确思索,对火情世界的态度都是何其惊人的相似。她们都唱响了女性的一曲颂歌,把人生的悲欢离合演绎升华为爱的结晶——水云间“冰心体”和轻舟载愁的“易安体”:用诗人的确审美理想为本我们展示了她们独特的人格魅力,绘就了一个真、善、美的艺术世界。  相似文献   

20.
李晶 《海外英语》2014,(22):187-188
《吉檀迦利》是印度大诗人罗宾德罗那特·泰戈尔的诗集,这本诗集使他获得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通过冰心译本我们可以感受到泰戈尔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爱的思索。该文拟对泰戈尔《吉檀迦利》冰心译本作出赏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