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研究认为,中国传统武术理论的逻辑起点不同于各拳种的学理支柱。"阴阳"学说是传统武术理论的逻辑起点。"阴阳"不是一个单一的确指,而是系列对立统一范畴的"通变"称谓,且"阴"与"阳"之间不是二元对立的,而是"互通互变"的,"阴阳"在"通变"中衍化出"三才" "四象" "五行"等内容,以"通变思维"贯通天、地、身、心,所以"阴阳"以"通变思维"成就了传统武术的博大精深。  相似文献   

2.
《体育与科学》2014,(5):77-79
足球是高技术项目。搞足球首要在于提高技术。技术成长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足球技术有"消能"、"藏势"、"跑位和奔跑"等等,不能只着眼于"大脚踢球"。足球技术是"非形示性"的,递阶教学作用有限,主要靠"内生性技术发展路线",从"比赛性"实践中训练出来。"内生性"机制在幼儿阶段特别突出;年龄大以后,该机制会消减、退步。高技术靠"深加工",需要"岁月积累"。"岁月积累"在大龄方向上有极限;在溯幼方向上、历史上留有被闲置的"大片沃土"。无论从"内生性"、还是从"深加工"来看,低龄期训练的合理开发,是搞足球的第一个环节、前提性基础、世界水平竞争的关键性起点。  相似文献   

3.
道一居士 《武当》2013,(5):56-56
"天人合一"是一个难于表达确切含义的古老词汇。查阅多种版本的《现代汉语词典》均未见收入有该辞条。单一"天"字也无解,只是与其它字组合后才有释义。如天空、天才等等。一般常人认为,只要人类的活动符合于大自然的运行规律,即"人道"合于"天道",就是"天人合一"。而实际修道者则认为,人的身、心能够与"道"的"无极化场"相融合(得道),才是"道人合一"。修道者所求的是"得道",而不是"得天"。故改称为"道人合一"更为恰当。"道"与"天"有着各自不同的含义。"天"有形,是天体(万物)生、存、衰、亡无限循环演化之处所;"道"无形,它是推动天体(万物)演化的本源、本质和动力。"道"乃"天"之母。"天"为末(万物演化之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追溯各个不同"说剑"掌故为主线,勾勒出"说"字所取意思的多样化。其中,即有"游说"、"评说"、"论说"之"说"等。大致以北宋后期为分界,之前较多间接借用典故作"游说",之后较多直接叙事作"论说"。而在各断代中,南宋是使用"说剑"以表达"论剑"词义频率最高的时期。由"剑"的"游说"到"剑"的"论说"这种字词涵义潜移默化的蜕变,显示着人们自春秋以来由社会变化而带来的深刻心理变化:在理想"秩序"日益不可能实现的中古时代,所崇尚的更是与"剑"关连的"武备"而非"文治"。  相似文献   

5.
谌永万 《收藏界》2013,(9):89-90
近年来,我收藏了一些民国期间四川部分地方铸造的代用币,有"犍商"、"溪厂"、"思商"、"如川号"、"青市"、"荣县"、"富顺"、"宜宾"等品种,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请各位泉友鉴赏和指教。"犍商"代用币,是四川省犍为县商会铸造。据《四川近代史》记载  相似文献   

6.
相较于现代搏击的"擂台文化"而言,当代传统武术所推求的"比试文化"是其"打"之存在的应然表达。以传统武术"打"的技术行为为研究的逻辑起点,采用二元论的思维模式将传统武术与现代搏击进行比较,来解译传统武术为何"不能打"的现实关切,并阐发何为传统武术之"打"的实然表达。研究认为,传统武术"练"和"战"的二元分离,是其"打"之能力式微的关键所在;传统武术"比试文化"和"擂台文化"的二元对立,将其与现代搏击放置在"二律背反"之中;对传统武术"能打"和"不能打"的二元认知,是我们理性看待传统武术"能打与否"的"第三只眼"。  相似文献   

7.
周天元 《武当》2012,(9):37-39
眼下养生书籍层出不穷,养身讲座此起彼伏,而且越来越细化,如"饮食养生"、"茶道养生"、"中正养生"、"中医养生"、"道家养生"、"太极养生"、"丹功养生"、"气功养生"、"仙学养生"、"易经养生"、"十二时辰养生"、"四季养生"、"佛道养生"、"修心养生","房事养生"等等,这类"养生内容"在人体的某个侧面,或者说某些生活操作上会有所帮助,然而能否涵盖养生因素的关键所在,起到"生命健康"、"智寿同步"的最终长寿效用,那就未可知了。"全息养生"则  相似文献   

8.
《体育与科学》2014,(4):33-36
按法伊尔阿本德《反对方法——无政府主义知识论纲要》的精神,任何选题均非论文写作之禁忌。然而,在现实中,因"口号"及"意义"之先天不足,以其开题往往徒增论文写作难度。以"体育强国"、"新农村体育"、"体育生活化"、"快乐体育"等"口号"开题,因"口号"本身"可能逻辑瑕疵"、"观点先于论证"、"论题空大"、"观点自明"、"广为传播"等特点,导致"伪题真做,必无结果"、"大题小做,泛泛空谈"、"因素繁多,难于论证"、"人云亦云,创新乏力"等写作困境。以"意义"或"价值"开题,则预设体育"意义"或"价值"之隐晦,以致于非得以论文的形式反复论证,但事实上,体育之"意义"或"价值"人尽皆知,若写作者无思想之天分,论证其"意义"往往并无意义,论证其"价值"反而缺乏价值。在论文选题中,最应避免的情况是同时出现"口号"与"意义",这将造就一份宣传材料,而非一篇学术论文。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太极拳体用提供技理参照。方法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科研方法,结合实践体悟,对"太极劲"的学理展开讨论。从太极劲的收劲与透劲之"二元"出发,分析了太极劲的"柔态"、"刚态"和"空态",进而阐述了这三种状态对立统一的"一体"化理路。结果与结论太极劲通过内部"收劲"与"透劲"的二元相互作用,表现为外部"柔态"、"刚态"及"空态"的承化转合,最终实现阴阳动态平衡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淮安不但是伟人周恩来的故乡,还是历史文化名镇及著名的美食之城。淮安美食很多,最出名的是"软兜长鱼"。长鱼席中的"隐私长鱼"、"二龙戏珠"、"煨脐门"、"炝虎尾"、"生炒蝴蝶片"、"大烧马鞍桥"也是淮安的名菜。1949年,开国领袖毛泽东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国宴上所用菜肴,以南北人士都能接受的"恩来家乡的淮扬菜"为主。淮菜代表作"软兜长鱼"有幸率先登台,被誉为"共和国第一菜"。  相似文献   

11.
薛蔚昌 《武当》2013,(4):20-21
当今的太极拳已经不再是张三丰的原创太极拳了。相反,它走了"外面"——"实势"化,庸俗化了。准确地说,成了假太极拳。也因此,带着"四大固疾"(周身轻灵做不到,气与拳架两张皮,腰带动不了四肢,膝关节之痛难避免),本身解决不了,又难自圆其说。如果用"极"拳、"虚势"的打法,这"四大痼疾"就迎刃而解了,不复存在了。譬如"轻灵不了"的问题,那是因为你用的是纯"实势"(习惯力);若用"意"["意、气、神"与"腰脊"("胸背开势"、"顶沉对拔")机理融为一体的  相似文献   

12.
"V"是"victory"(胜利)或"victor"(胜利者)的第一个字母。如今,人们常伸出分开的食指和中指,摆成"V"字,表达"胜利"或"成功"的决心。你知道吗?这个手势最早是由英国首相丘吉尔创造的。  相似文献   

13.
正2014年是我国农历的甲午年。自古以来,马就是人类的忠实伙伴。马在十二生肖中和龙一样为人们所钟爱,马年被称为吉祥的年头。马象征刚健、速度和吉祥。易经说:"马壮,吉也"。因此小小火柴,当然也成了马驰骋的世界。问世于1877年的我国第一枚火花,即以"马牌"命名。在清末民初的火柴盒上,以"马"入图可谓比比皆是,仅我收集到的就有江苏上海振兴厂的"骏马"、丹华公司的"海马"、大中华火柴公司的"童马"、上海华明厂的"飞马牌"、广东河南吉祥公司的"双人骑马"、临夏民生厂的"飞马"、民生  相似文献   

14.
房蒙蒙  任杰  陈聪 《当代体育科技》2020,(12):105-105,107
学生核心素养之一的"关键能力"培养,从不同视角,有不同的认识、理解与解释。站在人发展的角度看,不同年龄和阶段,有不同的"关键能力";站在技术的角度分析,有多种的"关键能力"节点;站在运动与教学角度观察,"关键能力"是"共性"与"规律"。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形式,只是"工具箱"。"伴生型"则是精心设计、制作的关键能力培养的特制工具。技术、技能、技巧、方法、器材、教师、学生等不同视角的"伴生型"教学组合单元,通过"点"梳理,获取"面"突破。通过"规律""共性"等"线"的掌握,获得"体"构建。伴生单元是"关键能力"达成的优选路径。  相似文献   

15.
刘贝 《搏击·武术科学》2015,12(3):22-23,26
文章运用访谈法等方法对武术的"精气神"进行研究。研究目的:强调武术"精气神"的重要性,进一步强化习武者对"精气神"的理解及练习。研究结果:武术的"精气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术的"精气神"使武术动作增添了活力,使习武者在赛场上展现出气势与魅力,使习武者的思想品质得到进一步提高。武术"精气神"的练习要从基本功动作着手,强化细节动作"精气神"的练习。创新发展可为武术带来生机,使习武者呈现出新的个性气质与精神面貌。主要结论:武术动作与"精气神"是不可分割的,练习武术时要注重加强"精气神"的练习。  相似文献   

16.
养生箴言     
随缘寻味我铭记着一句禅语:"万事随缘皆有味。"俗话说:"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有心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荫"。可见这个"缘"字最为神奇,往往是求之不得的。人生在世,机遇实在难得,所谓"天赐良缘"也。人心安世,最重要的就是"顺其自然"罢了。  相似文献   

17.
综前文所述,2014年,我们听到的"人造肉"是一种"培育肉",在动物体内取出少量细胞,在实验室里进行培育。今年,我们听到的"人造肉"是一种"植物肉",通过大豆等植物蛋白合成而成。不管是前者的"种肉"还是后者的"拼肉",我们都还难以想象,禽类羽毛的影响力可以吸引科学家前来"种毛"或"拼毛"。  相似文献   

18.
四通捶     
王春华 《武当》2011,(6):12
四通捶是流传于山东潍坊一带的地方拳种。有人认为,"四通捶"在早期被称为"撕捅拳"。因其在技法上以"撕抓捅打"为主,后又取其"意与势通,势与法通,法与气通,气与力通"的"四通"之意,逐步演化为"四通捶"。还有种说法是,"四通捶"实为误读了"同"之音,其真正名称应为"四同捶",是由两肘与两拳同时出击而得名,又因带"捶"字的拳种多是拳肘结合并用,联合击打的。  相似文献   

19.
以"独特慈善现象"代言人的姿态横空出现的陈光标,在巨大争议中坚持"不走寻常路"——他高调、张扬,以最特别的方式刺激着人们的眼球。被指"作秀"时,他回答得理直气壮:希望有成百上千个"陈光标"站出来,像他一样拿真金白银"作秀"。从被评上"中国首善"到被指"高调"慈善,从"高调"宣布"裸捐",从"裸捐"  相似文献   

20.
儒家休闲哲学与体育休闲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休闲概念再认识的基础上,归纳出儒家休闲哲学中"乐"的丰富思想内涵,指出儒家休闲哲学视野下构建体育休闲观的主要特征。"仁乐"中的"仁"是儒家的最高政治理念,而"乐"则要符合这一政治理念的要求。体育休闲应当紧紧围绕我国经济建设,科学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这一最大的"仁"发挥积极作用。"道乐",即"中庸之乐"的思想为现代体育休闲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方法。体育休闲应当坚持"乐而不流"、"乐而有度"的价值取向。"善乐"是有利于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乐"。体育休闲在"善与恶"、"美与丑"、"圣与俗"、"真与假"等价值体系中只有选择正价值,排除负价值,才能实现体育休闲的真正价值。"自乐"是儒家"乐"的最高层次,是一种超越自我的精神享受和主客体相融的审美体验。体育休闲中,人们应当抛弃各种私心杂念,排除各种烦恼,全身心地投入到休闲行为之中,达到人与运动融为一体的最佳状态,从而获得休闲,增进健康,完善自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