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插嘴的现象十分正常,一般是学生上课时认真听讲、积极思考的表现。不能简单地把插嘴看成学生的恶意捣乱,而是学生渴望实现自我的表现,因为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每一个学生被提问的机会不可能均衡,有些学生的表现欲望得不到满足之后,情急之下只能“一吐为快”了。  相似文献   

2.
在学校教育中,注重情感渗透是一种必然趋势,也是一种内在管理要求。从心理学角度看。人都有情感与精神满足的需要,对情感的敏感与珍惜,对平等人格的追求与维护,是当代学生强烈的思想意识之一。因为在时代的变革中,学生渴望理鳃、渴望尊重,渴望信任、渴望情感交流的心情是十分迫切的,班主任真挚的情感可以感动学生,并激发其自觉地、主动地沿着教育的正确方向前进。  相似文献   

3.
学生挫折心理的不良表现及其矫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正定 《教育探索》2000,(11):71-71
挫折是人们在某种动机的推动下,所要达到的目标遇到障碍又无法克服所产生的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  一、学生挫折心理的不良表现  挫折是人的心理发展由不成熟阶段过渡到成熟阶段的必经之路。由于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各异,自我调适能力不同,反映出来的强度也不一致,主观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使得学生产生挫折心理,并通过不同的行为表现出来。  1冷漠有些学生遇到挫折后,变得意志消沉,抑郁寡欢,对人、对事、对班级活动都漠不关心,整天没有喜、怒、哀、乐等情感反应。  2嫉妒不少学生非常渴望被老师、同学重视,但苦于自己的能…  相似文献   

4.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以及多年的政教工作实践经验,使我深深感到学生的精神需求远远不够。特别是近年来,社会竞争的激烈,就业的压力,家长望子成龙的心切,使学生背着重重负担就学。学生渴望宽松,又害怕宽松;渴望爱,而得到的爱又是不如愿的爱;渴望美好的未来.面对未来又是迷茫又是担忧……所以,我们这一代人在教育学生的时候,不但要在物质需求上给予满足,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的精神需求。  相似文献   

5.
今年,我担任高二班主任.高二学生的自我意识已觉醒,他们对于自己或我他的关系及其价值的意识正在逐步发展,他们对生活充满好奇,渴望介入生活,渴望自己的才干得到同学们的认可,渴望获得成功.因此我在工作中特别注意这一点,那就是给学生们创造表现自我的机会和条件,尽量让每位学生都能有机会获得成就感.  相似文献   

6.
古人说:“数子十过,不如赞子一功。”处于弱势群体中的学生,他们更敏感、更脆弱、更需要关爱。事实上,他们得到更多的是同伴的不屑、老师的斥责甚至是父母恨铁不成钢的打骂。处于这种境地的学生,要么低着头、夹着尾巴做人;要么破罐子破摔,我行我素,有点叛逆。其实,不管他们外在表现如何,内心深处总在渴望温情、赞赏和关爱。指责学生用“食指”,不如用“拇指”去激励、引导、表扬。  相似文献   

7.
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和责任是人的一种普遍需求。青少年学生心理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更需要为师者给予史多的尊重。尊重需要是否得到满足,会直接影响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心态发展。一个好教师应该去研究学生“尊重需要”的心理,懂得如何去尊重学生。  相似文献   

8.
文艺心理学告诉我们,阅读理解文章的标准不应单纯地再现作者的本意,而应多方面深入地认识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意义和艺术特色。在引导学生学习写景状物的散文名篇时,不失时机地唤起学生对在登山临水游古访胜的阅历中的心理认同,激发和满足青少年学生活跃思想、渴望新奇和创造的心理,将语境思维和表达训练通过想象的联想,以人们喜闻乐见的对联形式让学生自我表现才华,  相似文献   

9.
彩墨画是以高丽宣、墨汁、水粉画颜料为主要工具材料完成的绘画。在小学美术教学的造型表现领域,彩墨画更能展现儿童率真、稚朴的美感特点,再现儿童用色的大胆、强烈和鲜亮。其表现过程富有游戏意味,满足儿童游戏心理,易于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实践,发挥个性,并养成一定的意志力和工作的整体习惯。彩墨画表现的画幅可大可小,工具材料多样,适合小学生特别是中高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与美术学习的实际水平。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制定方案→推介人选→投票表决→颁奖仪式→事迹展示等表现环节,满足中职生渴望得到积极评价的心理需求,有利于强化中职生进取精神和良好的个性培养。通过班级的变化、被评人的变化、没评上人的变化、变化的内在缘由等评选效果评析,进一步凸显"表现之星"评选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吴琳琳 《广东教育》2007,(7):101-101
在写作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我做了一些有效的探索. 一、满足学生被赏识的渴望 作文渴望被赏识,是学生写作文的动力.我经常应满足学生的这种愿望,以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和热情,让他们体会到写作成功的欢乐和尊严.  相似文献   

12.
宫克 《辽宁教育》2002,(10):32-32
一、青少年上网的消极影响随着电脑的普及,不少家长抱着让孩子接触网络增长知识的心理,鼓励孩子上网,但不久就发现孩子沉迷在网络聊天和五花八门的网上互动游戏中,还有的孩子在网络上结交异性朋友,甚至发展为网恋,严重地影响了学习和身心健康。由此说明,网络对青少年的危害不可忽视。二、网上问题的心理分析1.与人交流的愿望常使网民误入“陷阱”很多人都非常希望与人交往,渴望倾诉自己的苦闷、烦恼,但现实中往往需要人们表现为“人前逞英雄,人后流眼泪”,心理上内伤甚重,渴望得到心灵的抚慰。而网络聊天室的虚拟性恰好满足了…  相似文献   

13.
有些教师特别吝啬表扬,往往对学生表现出来的优点、长处和成绩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不给予表扬或者肯定,不能满足学生的成就感和荣誉感。这样就打击了他们的积极性,学生进而心灰意冷,怀疑甚至鄙视自己。因此,教师应该积极捕捉学生行为中的闪光点加以表扬,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激励他们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的教育渴望并呼唤人性的回归,要求“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要求还给学生人性的课程。教师不能满足于教给学生以知识,更要帮助他们成为“完整”的人,简单地说,为师应该有“四到”。  相似文献   

15.
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及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学生学习的内容和形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他们已不满足于只了解书本上的知识,更渴望到浩瀚的知识海洋中邀游。而图书为学生获取丰富的营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读史使人明智”。图书室里丰富的史书,不仅为教师提供了详实的参考资料,而且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思维是有起有伏的,少年儿童比成年人表现得更加突出。20年初中语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抓住学生四个思维高潮施教,能使学生在45分钟内,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有人曾说:“人性中最深切的禀质乃是被人欣赏的渴望。”多年的教学经验证明,这种被人欣赏、被人肯定的渴望在学生时期体现得尤为明显。作为教师,要善于用真挚的育人情怀激发、鼓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年来,笔者一直坚持认为:只有潜能尚未被激发的学生,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学生非正式群体在高校中的表现覆成因,并提出了在高校学生管理中对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正确引导。  相似文献   

19.
人际交往是学生心理成熟与个性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能与人正常交往,是学生心理健康和具备较好协调能力的表现.人们渴望和谐的人际交往,然而人际交往中的冲突又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教会学生化解人际冲突,学会与人相处,是教师的责任.  相似文献   

20.
兴趣表现为一个人渴望深入认识某种事物并力求参与该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在生活、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