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沂南北寨画像石墓自1954年正式科学发掘以来,就墓葬的建造年代、墓主归属的考证,已有许多学者进行了探讨.作者针对近年来出现的"西汉说"与"西晋说"两种不同的认识提出质疑.同时,笔者根据近年来考古研究的新成果,就自己多年主张的北寨墓"东汉说"作了进一步阐述.还回顾了40年前考古、史学界关于北寨墓年代的那场持续数年之久的笔墨官司.本文再次强调北寨画像石墓主应为东汉末年献帝时任太山郡丞的诸葛珪.最后,文末还披露了北寨汉画像石墓内的考古新发现,指出该墓曾被金元时期的入侵者盗掘过.  相似文献   

2.
"镇墓兽"是先秦楚墓中的一种典型器物,其形制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变化。通过分析"镇墓兽"所在墓的头向发现,南向墓与东向墓出土的较多,而以南向墓的随葬比率最高,东向墓中的增幅较快。"镇墓兽"信仰起源于南蛮系统,楚公族接受以后,渐渐普及开来。  相似文献   

3.
历代对唐代碑志是否"谀墓",聚讼纷纭,莫衰一是.实际上"谀墓"乃是碑志作为一种文体内容上所固有的特点.韩愈、柳宗元等唐代文人撰写碑志的态度是慎重的,对人物的叙写基本符合史传"实录"精神;虽然部分碑志对墓主有些不太过分的溢笑之辞,但大多数墓志是"谀"而不"迁",更不滞于一端,表现出传记文学创作的独特艺术价值;唐代碑志是否"谀墓",需从当时的社会风尚、墓主家人的心理、墓志铭的文体特点以及作者的创作思想和个性等多方面加以考察,对其应给予"同情"之理解.  相似文献   

4.
由"回回家言"附会的泉州"圣墓",为南宋隆兴元年(1163)后偷葬于承天寺祖师塔墓和蕃墓园东侧的无主坟茔,墓中人被安上了"三贤"、"四贤"称号.  相似文献   

5.
家庭互助苑这一模式打破了传统的思维认识定势.指导操作过程是一种动态程序,家长可以充分将自己或家人的特长在各家庭面前进行展示、传授,教师则对学校中发现的问题与家教中共同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交互学习让家长在"互助苑"中更有乐趣,让孩子更为父母感到自豪.  相似文献   

6.
吴三桂降清叛清,其家族两次遭到灭门。据清朝官方史书记载,"三藩之乱"后,清廷将吴三桂祖、孙"剉其尸骨,传示各省";其爱妾陈圆圆的下落,有投湖自尽,或逃离,或隐居等说。有关吴三桂的历史记述到此为止,给人的映象是,吴三桂已满门灭绝,无后裔存世,在清朝的官方史书及学者的著述中,再也找不到吴三桂及其亲属家人的点滴信息。新近爆出在贵州省黔东南自治州岑巩县马家寨发现有吴三桂后裔及陈圆圆墓,这是个惊人的消息!笔者与多位清史专家受邀两次到马家寨考察,从所收集到的证据显示:现今在马家寨所居住的吴氏族人确为吴三桂后裔,陈圆圆曾归隐在此地,吴三桂、陈圆圆、马宝、吴应麒等人的墓也在此地。  相似文献   

7.
武汉南湖街松涛苑小区有7名大学生保安,其中,4人为本科毕业,3人为大专毕业。大学生当保安真的丢脸吗?武汉市民"诚实的石头"在汉网论坛发帖指出:南湖街松涛苑小区有多名大学生当保安。因为怕伤自尊,这些大学生从不对亲友谈及工作。小杨今年24岁,毕业于湖北工业大学。2010年10月,他经朋友介绍来到武汉鑫骊龙物业公司成为一  相似文献   

8.
《唐风》是唐(晋)地的诗歌,反映了早期晋文化的风采,此地亦是夏代疆域,不免浸染和承袭了夏文化。《唐风》中的"套语"与反映夏代文化的文献《夏小正》有密切关系,就是夏代诗歌或谣谚的继承性表现。  相似文献   

9.
《四耶耶骨棺盖墨书墓记》发现并公布后,学界对其文字释读有缺误,字词理解现差异,文意疏通存分歧,结果导致石刻断代、人物关系判定以及对古代立碑习俗等的分析出现偏误。本文研究认为,棺盖所记年号非北魏"永安",而应是金代之"承安",即墓记产生时间为金代承安二年;"阆"不应解作"郎"的通假字,"三阆"实为墓主之名,即"四耶耶"名"蒋三阆",碑文所谓"次孙蒋润",系其侄孙,最末一字应是"题",即侄孙蒋润为其四耶耶题写墓记,"耶耶"作祖称无疑。  相似文献   

10.
新刊布的《肩水金关汉简(贰)》的73EJT21:370号是一片"削衣",上面共有"□陵丞印"四字,其第一字至今未得释读。通过字形的分析对比、以及同文献资料的参证可知,其第一字当释"菀(菀)"。汉代的菀陵县,文献中又作宛陵和苑陵。此名有两指,一在河南郡,一在丹阳郡。通过对西北屯戍汉简中人员籍贯的分析可知,"(菀)陵丞印"中的"菀(菀)陵"应是河南郡下辖之县。  相似文献   

11.
"牛鬼蛇神"这一俗语来源于佛教用语."牛鬼"和"蛇神"分属不同的两种类别.顾名思义,"牛鬼"属于鬼的系统,"蛇神"属于神的系统."牛鬼"是地狱中的牛头鬼卒,名叫阿旁,连称为"牛头阿旁",出自《五苦经》:"狱卒名阿旁,牛头人手,两脚牛蹄,力壮排山."《法苑珠林》引《罪业报应教化地狱经》:"牛头阿旁,以三股铁叉,叉人内著镬汤中,煮之令烂."可见,牛头阿旁的特点是力大如牛,任务是负责惩罚那些堕入地狱的坏人.  相似文献   

12.
吐鲁番阿斯塔那59号墓所出"北凉神玺三年(399)至玄始十二年(423)缺名随葬衣物疏"记有"帛(糸床) 一枚,(青)(革里)(履)一枚,脚爪囊一枚"、阿斯塔那62号墓所出"北凉缘禾五年(436)缺名随葬衣物疏"记有"连(练)(糸床)一枚, (革里)(履)一枚".  相似文献   

13.
每年的5月8日是世界红十字日。你知道"红十字"是怎么来的吗?1859年6月24日,奥地利军队和法国军队在意大利北部小镇索尔弗利诺激战了十多个小时,战场上遍布了四万名死伤者。当晚,因公务路经此地的瑞士人让·亨利·杜南无比震惊地发现战场上的伤员竟得不到任何救治。他呼吁当地居民协助他照料伤者,并坚持交战双方的士兵都应受到照顾。杜南返回瑞士后,把这次经历写成《索尔弗利诺回忆录》出版,提出“准许医护人员进入战地救治伤员”的主张。这本书很快传遍了欧洲大陆。1863 年,经过杜南与日内瓦公共福利会主席莫瓦尼埃等人的努力,有十六个欧洲…  相似文献   

14.
天水放马滩一号秦墓所出乙种竹简360-366号之内容与墓志、告地书等常见丧葬文书及编年记等记事类文书均存在明显差异,因此篇中所记"丹"这一人物为墓主的可能性不大,不宜定名为"墓主记".从全篇主旨、表现手法及简册形制来看,它应当是乙种<日书>的一部分,其篇题可按内容拟为"丹"或"祠鬼".  相似文献   

15.
贾开宗(1594-1661),字静子,自称野鹿居士,河南商丘县(今商丘市睢阳区)人,明末清初“雪苑社”的发起人之一。“雪苑”指西汉梁孝王所筑的东苑平台,亦称梁苑或菟园,南朝宋著名文学家谢惠连游此地时,正值寒冬大雪纷飞,随作《雪赋》一首,因而始有“雪苑”之称。明末商丘才子侯方域慕昔日梁苑风雅,又钦佩谢惠连的才气,便于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与同里吴伯裔、吴伯胤、贾开宗、徐作霖、刘伯愚等组织“雪苑社”,为名人骚客赋诗论文会聚之所。他们谈古论今,评点诗文,广结名流雅士,因而有“雪苑六子”之称(此为雪苑前六子)。贾开宗自幼天…  相似文献   

16.
江出巴东峡,山势微缓,江面顿开,其北岸依山为(?),俯(?)大江。这就是名震今古的大诗人屈原的故乡——秭归。由于地处巴东峡与西陵峡之间,群山万壑,气象萧森。过去这一带险滩迭出,浪激石鸣,“滩声常如暴风雨至。”(陆游《入蜀记》)又东五里为屈沱,亦作曲沱,北岸上有屈原祠庙,庙后为屈原墓。历来骚人墨客,路经此地,  相似文献   

17.
一千个孩子有一千种教育,幼儿教育是最富有艺术的,和孩子在一起的每一天,都会有惊喜的发现,都会充满快乐!重智轻德、重身轻心的观念和幼儿教育的功利倾向让孩子的成长加了许多负担,快乐也就逐渐流失.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我们不仅期待孩子的成长,同时更加渴望他们能快乐地成长,浙江省杭州市大关苑实验幼儿园"快乐成长"的教育品牌就在这样一种热切期待中开启了探索之路.  相似文献   

18.
金秋八月,伴随着阵阵斜风细雨中华大地普遍进入凉爽秋季,不过素有火炉之称的南京城依然骄阳似火,气候炎热.江宁开发区风景宜人的百家湖畔整日都可以看到顽童戏水的景象,与坐落于此地的四星级水秀苑大酒店园林式回廊建筑恰好构成一幅赏心悦目的图画.在这里,"六朝古都"一反庄严肃穆的形象,显出温婉恬静的一面.  相似文献   

19.
东南大学无线电工程系经过"211工程""九五"期间的建设,培养了一批高质量的高层次人才,带出了一支以中青年知名学者为核心的学术队伍.至2000年底,学科梯队中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名,教育部跨世纪人才4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培养对象3名,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名,江苏"333人才工程"培养对象8名(内有重迭).  相似文献   

20.
珍惜"第一次" 2008年10月,我的教育文集<教苑留痕>出版了.我送了一本给我昔日的大学同学.第二天一早,她便打来电话,说连夜读了书的大部分,虽然还没有读完,但已按捺不住急切、激动的心情,一定要和我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