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人民和祖国的忠诚与热爱以及取信于民是邓小平政治信任的基本内容;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政治信任的基石、以“经济的政治功能”作为政治信任的物质基础、以完善制度建设作为政治信任的制度保障是其基本特征.邓小平政治信任的当代价值在于为当代中国构建政治信任提供理论指导、现实依据以及正确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在晚年就党和国家的重大问题留下了自己的政治嘱托,其主旨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执政能力建设;邓小平的“政治交代”主要有十个方面的内容,具有明确性、全面性、深刻性等特点;对邓小平的“政治交代”进行研究,对于加强和探索执政能力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现实意义、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人权思想是在国际政治格局发生巨大变革、中国进入全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人权观的继承和发展。邓小平的人权思想体现了中国的国情,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根本愿望和根本要求。中国人权事业只有在邓小平人权思想的指导下,才能使中国人民的人权得到充分的保障,并不断达到完善  相似文献   

4.
在文艺的根本方向上,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关于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思想,提出“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在对文艺功能的认识上,邓小平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将文艺纳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范畴和中国现代化建设系统工程的总体构想中加以分析和把握。在文艺与政治的关系上,邓小平改变了毛泽东关于文艺从属于政治的提法,提出文艺不从属于政治又不脱离政治的新论断。在文艺应坚持的方针上,邓小平拓展了毛泽东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内涵。在文艺创作的源泉问题上,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关于人民生活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的思想,指出了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兴旺发达的根本道路。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同志的政治稳定思想,是其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党和广大人民群众宝贵的精神财富。认真学习邓小平关于政治稳定的思想或理论,对于我们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加快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步伐.推动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为纪念《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出版而作王善胜,王芬《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出版是我们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这部光辉著作与广大人民群众见面,为我们学习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  相似文献   

7.
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加强师德建设,首要的根本的任务就是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教师的头脑,引导广大教师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树立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的理想。当前高校师德建设工作,尤其是中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工作存在着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高校工会应认真贯彻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在加强师德建设工作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8.
梁伟 《宜春学院学报》2015,(2):26-29,100
"文化大革命"之后,邓小平非常重视人民民主建设,并形成了一套系统的人民民主思想。在邓小平看来,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民主是人民民主的基本形式;法制化与政治稳定是人民民主的重要保障。邓小平的人民民主思想对于中国的人民民主建设与社会主义事业都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所解决的一个基本的问题是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邓小平同志在分析总结我国和世界各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在1992年春天作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新概括,在社会主义思想史上树立了一座丰碑。邓小平同志对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探索,贯穿于他领导的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全过程。早在1978年,邓小平就指出:“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结底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  相似文献   

10.
把教育放在国民经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体会郑州铁路分局普教委主任王志勤《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出版发行,是全党和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认真学习,掌握精神实质,对于统一全国人民的思想,坚定信念,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存在一些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其原因在于一段时间,我们一些同志过于注重效率和增长,忽视了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片面地理解了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观.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和党十七大报告提出的"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的论述,是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在新时期的发展,体现了我们党与时俱进的优良品质.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的青年政治价值观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政治价值观把勇于创新、开拓进取、争做“四有”新人,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全面报兴,作为当代青年唯一正确的政治价值目标和行为。邓小平的青年政治价值观是指导当代青年献身现代化实践的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整合的基本理论,并在总结毛泽东实践探索成果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整合思想。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政治整合的思想基础与核心主体;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和建立健全法制是政治整合的重要手段和基本保障;实行人民代表大会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政治整合的主要形式;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政治整合的根本内容。邓小平的这一思想,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政治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理论"三进"是新形势下的一种政治战略行为.正确认识社会主义事业的艰苦性、曲折性,必须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伟大实践规定了邓小平理论教育的战略地位;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三步战略目标,这体现了邓小平理论的政治要求.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新时期中国外交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方针,而且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亦产生了重大影响。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研究主要起自1992年,学者们主要就邓小平的国际战略思想的定义、形成阶段、理论体系、主要特征、伟大意义取得了一些共识。  相似文献   

16.
所谓执政合法性,是指执政党能使人们产生和坚持现存的政治制度是社会的最适宜制度的信仰状态。邓小平对执政合法性的认知,主要源于他自己从革命到建设的丰富的经历和对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的理解。邓小平提升执政合法性的方略主要体现在他的两手抓政策上,他一直强调在促进物质文明发展的同时,必须促进精神文明的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党要提升执政合法性,还必须沿着邓小平的思路,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构筑起党同人民群众的共同的政治认同。  相似文献   

17.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构建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是中共三代领导人的共同追求, 但其思维路径却存在差异。毛泽东着重强调人民当家作主; 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着重强调制度建设; 江泽民完善和拓展了邓小平理论, 着重强调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深入研究中共三代领导人构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思维路径, 能够促进我们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同志生前没有明确提出政治文明的概念,但在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却清晰可见其政治文明思想的理论脉络。邓小平对政治文明思想的贡献主要在于抓住政治文明的核心和本质———民主政治,并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为主线,始终围绕新时期党的中心任务,将其贯彻于社会主义政治改革实践与探索之中,初步形成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动力、必由之路和立足点等方面理论成果,事实上建构起“什么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理论架构。  相似文献   

19.
落后国家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要完成两项任务:一是通过人民革命,夺取政权,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二是,在建设过程中,吸取资本主义的肯定性成果,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马克思的"跨越峡谷"理论第一次指明了落后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可能性.列宁关于落后国家无产阶级争取民主革命领导权的理论和社会主义革命一国首先胜利论,指引俄国、中国等一些国家,先后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第一步目标;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对外开放理论、市场经济思想、科教兴国战略和自主发展原则,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上述思想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它必将指引中国实现第二步目标,从而取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完全胜利.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的政治稳定思想是以“政局稳定”和“政策稳定”这两个“稳定”为思想内核的。“政局稳定”是指宏观层面的整个政治生活秩序的稳定,表现为一种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政策稳定”是指微观层面的关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稳定。围绕“两个稳定”,邓小平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提出许多确保政治稳定的措施。从两个“稳定”入手,全面了解和掌握邓小平政治稳定思想,对于当前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和民主政治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