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革命历史图景与民族国家想象:新中国革命历史长篇小说再解读》一书,为新中国革命历史长篇小说的研究开拓了新的视野。以“民族国家想象”理论为重心,寻求对该课题已有成果的沟通,将本质规律的探讨与基本要素的微观分析相结合,以及文艺学、美学理论应用的广泛与深入,保证了该书很强的学术性、理论性与创新性。  相似文献   

2.
晚清的一些小说,开始以一种西方现代性的知识谱系构架为参照来建构"民族国家".在这种建构与想象中,都市上海起到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首先表现为在上海,乃因其华洋杂居,租界强加给国人的不公平激发了知识分子的民族国家意识;其次,上海提供了民族国家想象赖以产生的物质基础--媒体,使之成为中国民族国家形象与西方现代文明想象的联结点,成为知识分子进行"民族国家"想象的一个具体可感、可触可摸的最好范本;第三,上海是近代中国公共领域的中心,使民众有了参与国家政治的话语权,同时也为民众提供了广阔的建构与想象民族国家的基石.因此,现代中国、现代民族国家的雏形在上海发端,并经由上海辐射;上海就此成为现代中国的样板,为建构与想象中国民族国家提供了可借鉴之经验.  相似文献   

3.
《红旗谱》:民族国家的历史革命化叙事范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旗谱》作为一部新中国革命历史长篇小说.不仅是新中国革命历史记忆的书写.而且将历史的进程革命化了:历史被纳入革命的意识形态中予以见证和讲述.成为叙速的“主体”,直接由后台走向前台.作为人物的阶级身份、成长历程直接见证革命历史记忆中“英雄时代”的社会秩序、人格化想象。它呈现的是一种对于崭新的现代民族国家历史革命化叙事文本,是对社会秩序合理性的一种文学体认和确证。  相似文献   

4.
近代国人的现代国家认同既是近代中国融入世界过程的应有之义,也是甲午战后新生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产物。从戊戌到辛亥,维新派与革命派两大政治派别先后领导了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前者打破了王朝国家的坚冰,将现代国家认同的价值取向第一次引入了国人的视野;后者则径直推翻了王朝国家,创建了民主共和的新国家。如果说民国建立是近代国人现代国家认同的里程碑,那么其奠基则应追溯至戊戌时期。两派各有所见,各有所蔽。前者主张共和革命,顺应了时代的走向;但其倡“排满”与“种族革命”,却不免有封建种族主义的偏见,而与民族建国初衷相矛盾。后者抵拒共和,失去了曾拥有的时代弄潮儿的资格;但其反对“排满”与“种族革命”,主张以四万万人“组成一大民族”共御外侮等等,在处理中国多民族关系的问题上,表现了较前者更为理性的精神,应乎了民族建国的历史大趋势。二者的矛盾与冲突,形成了历史张力。“五族共和”显然是扬弃了双方的“所蔽”,而包容了彼此的“所见”:“大民族主义”与共和革命,即体现了民族建国的应有之义。中华民国的建立成为了近代国人实现现代国家认同的重要里程碑,同时也彰显了近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5.
近代以来,在以梁启超的政治小说为代表的现代民族国家建构想象之外,存在着另一种根植于中国传统“天下观”的“民族国家”想象,近代小说《老残游记》正是这类“民族国家”想象的典型范本。本文着重分析了作者刘鹗在小说中表达的政治想象,试图发掘这种“民族国家”想象在“彼时”的合理性依据及其历史局限。  相似文献   

6.
民族文化认同是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发展、披荆斩棘、战胜无数劫难、形成多民族统一国家的精神纽带。至20世纪初年,确立推翻封建帝制、建立民主共和国的崇高理想,适应世界潮流,为此而矢志奋斗,成为近代历史文化认同的一项核心内容。革命派人物首先运用西方近代民权思想和国家学说,剖析“朝廷”与“国家”的区别,向民众大力灌输民主意识。辛亥革命虽然取得了推翻两千年帝制的胜利,但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建设一个真正民主、富强的新中国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并经过无数艰苦摸索,开辟通向胜利的道路。这就为处于新的历史阶段的全中国人民树立了共同奋斗的目标,由此形成了中华民族无比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相似文献   

7.
对现代民族国家和人的解放的想象与追求,是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潜藏心底的“集体无意识”和文学“原型”之一。作为想象中国的一员先锋,阿英对“中国出路”的思考与追寻,形成独特的“想象现实观”。想象视域中的新批评理论和实践,使阿英成为20世纪文学批评史上一位重要而颇有特色的批评家。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近代史上,“亡国灭种”成为鸦片语境的核心表述。此观念的演变过程,体现了鸦片语境与近代民族主义的历史契合。而“亡国灭种”的想象一旦形成,禁烟运动便与民族国家的建构诉求结合在一起,成为近代中国特有的政治现象。  相似文献   

9.
斯大林在继承列宁的民族殖民地观的基础上,更加重视东方和东方革命.他把广大殖民地和附属国的民族解放运动纳入世界革命运动中,把民族与殖民地的解放运动作为推进世界革命新战略的重心和世界革命运动的重要支援力量.提出了“不要忘记东方”等口号,以此指导了联共(布)和共产国际的国际共运实践,帮助和扶持了东方国家无产阶级政党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指导了中国革命.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倡导并奉行了非意识形态化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在指导中国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中取得了成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由中国提出,与印度缅甸共同倡导,并首次适用于处理中国和亚洲民族主义国家的关系。50年代中期起至60年代中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被成功地运用于发展中国同亚非拉各国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指导中国与民族主义国家关系取得了成功。中苏分裂后,原来主要针对新兴民族国家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被摒弃,而以无产阶级国际主义为指导的“革命外交”成为中国对外政策的核心。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哲学--思辩研究范式经科学--实证研究范式到人文--理解研究范式的历程.范式的转换不只是方法的更替,更是哲学理论背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研究过程等的变更和创新.本文以众多学者的研究为基础尝试作多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15.
16.
"吏"与"史"     
很多同学容易将"吏"与"史"写混,今天和大家说说怎样区别这两个字. 先说"吏"字吧.在《新华字典》中,"吏"字解释为"旧时代的官员".大家想一想,旧时代的官员们不都戴着一顶官帽吗?在古代,什么身份的人戴什么样的帽子可有讲究了,在官场中这讲究可就更多、更复杂了."吏"字上的一横不正像是那一顶帽子吗?记住这一横,不仅能分清两个字,还把"吏"字的意思记住了,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7.
18.
19.
从史铁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的文本出发,重点分析《务虚笔记》小说人物性格,从而通过文字表面的映像,来了解史铁生现实生活经历,发现史铁生最内里的“自我”与“印象”,阐述史铁生小说中的“质疑真实,推崇自我”的哲学思想,发掘文学与哲学的重合方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