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晚报新闻一般要求短小精悍,可卖性强,及时准确地报道身边的新闻事实.但是同时,也不能一味地认为晚报所有的新闻都是短小精悍的,根据新闻事实的特点、新闻市场的需要等,晚报也可以有长新闻,这两者之间应该是辩证统一、各有所长,互相促进的.  相似文献   

2.
晚报是市民的报纸,内容比较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生动活泼,对读者而言,有较强的接近性和可读性.因此,晚报新闻的写作要注意选好角度,写出特色.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一要善于研究晚报的特点.晚报具有“新、活、快、近“的特点,新闻从业人员需站在读者的角度,从常规的工作性稿子中走出来,增强稿件的贴近性.……  相似文献   

3.
自从我国转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来,经济新闻图片在晚报上的位置越来越突出了。然而经济新闻的“硬”和晚报新闻的“软”是一对天生的矛盾。如何使经济新闻图片报道更具晚报味已成为晚报摄影记者共同关注的问题。一、透视经济活动背后的故事“新闻的面要广一些”,是我们晚报的老前辈赵超构先生一贯的办报思想。这一思想至今对于搞好晚报经济图片报道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广泛性和多样性是晚报新闻的固有特征,只有抓住了这一特征,使晚报的经济新闻既有天天不能离开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又有导弹、卫星、宇宙飞船等高科技;既有老百姓关心…  相似文献   

4.
融媒体时代,新闻实践大踏步走向前台.互联网时代多种媒体形态联动发展下,继"公民新闻"、"用户生产内容(UGC)"等新闻生产形式后,"受众参与新闻"和"受众参与内容"进一步成为受众参与大众新闻传播的新图景.本文以《十堰晚报》原创系列报道《晒晒照片里父辈那些感人的故事》为例,从策划、采编、传播三个方面探析用户参与视角的新闻...  相似文献   

5.
《新北方》是辽沈地区电视民生新闻第一品牌,自2004年开播至今,固定收视群体已经突破1000万。《新北方》关注民生百态人生冷暖,记录时代变迁的丰富细节,是一本"晚报化的电视民生新闻杂志",选取的新闻内容,立足本地,放眼全国。《新北方》作为一个地面频道栏目,国内新闻编辑,成为"放眼全国"的重要板块。编辑将纸媒体,网络媒体中的海量新闻进行采集、加工、组合,形  相似文献   

6.
在全国新闻战线开展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中,《张家口晚报》通过开展“走、转、改”活动,把新闻策划、新闻活动、新闻报道、新闻写作等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进一步提高晚报的可读性、贴近眭、实效性和服务性,进一步提升晚报的公信力、亲和力、传播力。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生活类报纸市场竞争形势的日趋白热化,"时政新闻"这个过去曾被忽视的新闻体裁,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尤其是地市一级的晚报,在做大做强社会新闻等的同时,已将做活当地时政新闻作为参与报纸市场竞争的一大优势手段.  相似文献   

8.
作为晚报,它的新闻角度和党报是有区别的。晚报的读者对新闻的要求无外乎追求其趣味性和实用性。因此,晚报新闻的写作要注意选好角度,写出特色。  相似文献   

9.
正所谓"政务新闻",即党政领导人的活动、会议和职能部门出台的政策、法规等文件,这是不是新闻?里面有多少是新闻?日报的一般做法是多刊登让领导满意、让职能部门满意的政务新闻,晚报则把精力放在"社会新闻"上,放在为读者的生活服务上。随着媒体格局的变化,晚报也在更加重视政务报道,以期提升晚报的权威性和公信力。2013年1月起,《苍梧晚报》新一轮调版,尝试着将政务报道民生化操作,遵循新闻规律,及时从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及职能部门的政务活动中,获取老百姓最关心、最关注的"民生  相似文献   

10.
社会新闻对于晚报来说是主流新闻的“富矿”,晚报需要社会新闻,社会新闻需要晚报,但社会新闻如何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值得细心研究,大力提倡.不断提高。在本期“泸州晚报杯征文”栏中首推的《地方晚报如何把握社会新闻正确的舆论导向》一文,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11.
什么是晚报新闻,什么是晚报好新闻,虽然不是什么新鲜话题,却一直是报人不断的求索。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媒体的繁荣和发展,媒体间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各种媒体特色都在发生变化,晚报也不例外。传统意义上的晚报,定位于"茶余饭后",内容结构为"四大支柱"(社会新闻、文化新闻、体育新闻和副刊),写作要求是"短些短些再短些、软些软些再软些",如今都赋予了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新闻兴趣与地理距离成反比,新闻价值同亲近性、相关性成正比。本地新闻对于城市报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晚报和都市报的"肉博"核心是地方新闻大战,谁的本地新闻多,独特、深度、新鲜,贴近生活,谁的报纸就更好卖。  相似文献   

13.
今年是《扬州晚报》创刊整16个春秋,16年来,其新闻图片以独特新颖的晚报风格引起新闻界的关注,其定期出刊的《扬州晚报.视觉新闻》版更是凭借图片的视觉效果和形象语言的特有魅力,追赶中国新闻摄影的新潮流;并以每周一期的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新世纪的曙光,一种区别于传统新闻评论而又并不属于杂文范畴的"新闻时评",在全国各地的晚报、都市报和网络上骤然兴起,风行开来.从新闻史的角度来看,这应该是新闻评论的"第三次高潮".  相似文献   

15.
在媒体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今天,地市级报纸面临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上有省级纸媒的冲击,下有新兴传媒的分流,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是地市级报纸面临的重要课题.根据新闻的"接近性"原则,受众注意力最先指向的,往往是离自己居住地最近的新闻.也正是因为这种新闻诉求,沂蒙晚报自创刊以来,一直把做大做强地方新闻作为自己的办报理念,充分利用"做临沂人自己的晚报"这一法宝,最大限度地开发地方新闻资源,提升报纸的新闻含金量,满足读者的需求,从而在当地树立了一块响当当的晚报品牌.  相似文献   

16.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是每一个新闻工作者的道德准绳。自湖北省新闻战线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以来,《孝感晚报》进一步加强新闻队伍职业道德建设,进一步提高新闻从业人员素质水平,坚决杜绝有偿新闻,切实筑起抵制虚假失实报道"防火墙"。  相似文献   

17.
大连晚报总编辑赵振江有个习惯,每天下午都要仔细阅读晚报内刊《今日简报》。通过这张晚报自己办的内部"小报",他要看看今天的《大连晚报》,在新闻质量上还有什么问题;新闻出版还有什么差错没有;与同城媒体相比,晚报当日的新闻优势在哪?还有什么差距。他曾半开玩笑地对我说:"你这个‘简报’主编在报社的影响力比我大啊!编辑记者都重视。"  相似文献   

18.
新闻立报、新闻博弈是地市晚报竞争取胜的先导和先锋。地市晚报在新闻运作与创新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推出了一批精品佳作,得到了受众的认可。但要实现地市晚报新闻在本地“顶天立地”,形成一只开拓和巩固读者和广告市场的“拳头”,在与其他新闻媒体的新闻竞争中更胜一筹,需要引入和运用“控制论”,对新闻策划、采写、版面、反馈及其相关业务进行有效的规范和监控,形成新闻产品生产高质高效的“流水作业线”。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发行于山西省长治老区的上党晚报受到读者的好评,并连续获得“中国十大地市晚报”“中国地方都市报类最具影响力十强”“中国地市晚报品牌十强”“中国十大创新力城市晚报”等荣誉称号.其中,新闻时评功不可没.如果说各类新闻构成了报纸的血肉骨架等主要内容,时评则是激情之后的冷思考,赋予报纸灵魂,是一份报纸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储继华  刘晓云 《新闻传播》2006,(6):65-65,67
在娱乐新闻不断繁荣的同时,各家晚报娱乐新闻版面也出现了“千报一面”等现象,主要是因为各家晚报的娱乐新闻几乎全部来源于互联网,由此造成独家新闻、特色新闻越来越少。从晚报娱乐新闻版面所面临的这种状况看,如何打造晚报娱乐版特色已成为各家报纸面临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