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 毫秒
1.
育人是班主任的神圣职责,班主任必须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核心“的教育理念.教育的规则历来是“教育者先受教育“,师德与人格是班主任的灵魂.班主任以自己高尚的道德人格去教育学生,就会产生一种特别能吸引和影响学生的人格魅力.以德育人,人格效应,以爱育人,心理效应.师爱不仅是师德的重要构成与表现,而且是师德的核心,时代呼唤师爱.  相似文献   

2.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新时期必须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高自身的素质,塑造完美的道德人格。教师的道德人格与一般道德人格不同,首先,体现了人格与师格的统一。其次,较高的格位水平。教师道德人格素质的魅力表现为以道德人格感化人格,以道德人格感化学生。教师道德人格素质的塑造途径是教师的社会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3.
儒家理想人格理论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士大夫人格、君子人格和圣人人格,这三种人格的内涵和实现要求不同.古代士大夫追求的理想人格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君子人格内涵丰富,君子应具备仁、义、礼、智、信、勇、中庸、和而不同、文质彬彬与自强不息等方面的素质,强调扬善抑恶,塑造理想人格.圣人人格应具备“内圣外王”,“德业兼备”.这三种人格由低到高,是古代三个不同阶层人追求的理想人格.  相似文献   

4.
在不同的的历史时期,人格有着相异的立法政策,但却有着相同的历史由出,即都和罗马法中的人格有着“剪不断”的联系。试对罗马法中人与人格的分离、人格等级化的原因、人格理论的思想渊源、人格制度的警示与启示,做一种历史的解读,以资历史的“明智之光”照进现实的世界,为我们现时法律的人格制度指明未来。  相似文献   

5.
卢梭是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的杰出思想家,人格伦理思想是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蕴着美学的精神,彰显出卢梭的人格之美.卢梭的“人格美”思想以良心论和自由人格为核心概念,前者为逻辑起点,后者为终极目标.这一思想推动了人学研究的发展,增进了人类的道德境界.  相似文献   

6.
新闻媒介本来是普通的社会舆论工具,但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异化为“阶级斗争的工具“,传媒从业者形成“工具人格“,阻碍了我国传播业的发展.在“工具人格“时代产生了三个严重后果:传媒性质发生了畸变,彻底丧失了新闻自由,新闻真实性原则遭到践踏.市场经济建立后传媒成为一种产业,新闻媒介获得市场主体地位,从业者也转型为“独立人格“.  相似文献   

7.
曹冬 《华章》2012,(13)
我国优秀伦理思想所强调的“人品”、“品格”与“人格”相对应,其中孕育着丰富的人格思想.人格精神是主体范畴的人的具体个性、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等方面在其身上的凝结,使人有着充实的内容和饱满的生命力.中华民族人格精神主要表现在: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坚守独立人格的思想;愤发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人与人之间友好、互爱,与人为善,和谐相处的人际态度;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崇高的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8.
文章选取了南京审计学院49名辅导员及其所带的学生为研究对象,使用问卷法、测量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得出以下结论:1.专兼职辅导员之间和男女辅导员之间在胜任力上不存在显著差异.2.胜任力不同的辅导员在兴奋性、敢为性两项人格特征上存在显著差异.除了忧虑性和紧张性,在各项特征上得分高的辅导员更加胜任本职工作.3.辅导员人格特征的自评结果与辅导员人格特征学生评价结果之间,辅导员人格特征的自评结果与辅导员人格特征对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影响力之间都不存在显著相关,辅导员人格特征的学生评价结果与辅导员人格特征对大学生道德人格影响力之间存在显著相关,真正对学生道德人格产生影响的是学生评价的辅导员人格特征.4.在乐群性、兴奋性、稳定性、有恒性和独立性五项人格特征上得分高,世故性人格特征上得分适中,忧虑性、紧张性人格特征上得分低的人适合担任大学辅导员,他们的人格特征将会通过他们的为人处世风格、思维方式和习惯对学生的敢于负责、乐群合作、果敢自信、真诚守信、自尊自爱等道德人格产生影响,且对前两项内容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9.
嵇康的人格重在作为一个主体的“人”的自觉意识,他把人与人生作为审美的对象,将人生审美化、艺术化了,审美人格构成他主体人格的第一个层面;他崇尚自然、具有反抗意味的放达通脱、任性任情的个性构成他主体人格的自由层面;他的理想人格———“君子”形象既有道家的玄远、自然的理想色彩,又有亲切的人间气息,他以现实人生实践着自己的理想人格,使玄学精神有了可实践性。嵇康是魏晋时代“人的自觉”与“艺术的自觉”的一个典型表现。  相似文献   

10.
素质教育思潮的兴起,使学生的健康人格的问题具有更深远的教育意义.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个性化”阅读引领着语文教学走向新的境界.职业中学学生,有一小部分同学存在一些不良情况.现代教育以人为本的宗旨下,语文教师应用个性化阅读教学塑造学生健康人格.首先用个性化课堂教学促进学生人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促进了学生与学生间的协助、共同发展.其次用个性化阅读教学促进学生人格.进行个性化阅读促进了学生的自主意识.让学生在自主参与中自然而然地获得思想的启迪、个性的释放、人格的完善;为学生养成人格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推进法制现代化,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并举,核心问题是人的思想观念的现代化。因此, 必须以塑造人格为契机,做到法律尊重个体人格及个体人格符合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2.
刘佳 《中国成人教育》2007,(20):130-131
本文运用人类学的“文化与人格“理论(心理人类学),分析工业产品与人格的关系,以及对人的模塑作用;探讨设计者如何“在思想中把握‘产品‘“在对工业产品设计的同时,担负起为人、为社会的责任.  相似文献   

13.
高若宇 《现代教育》2023,(Z1):23-28
在卡丁纳提出的“文化与人格交互作用论”中,基本人格与社会文化紧密联系,强调基本人格的培养与社会文化的交互作用。当前,我国校本课程的开发对校本课程定位模糊,学生主体性缺失,课程内容脱离学生生活世界,且家、校、社衔接断裂,难以有效地培养儿童基本人格。基于“文化与人格交互作用论”,以培养儿童的爱国主义型、积极主动型、性别认同型、文化自信型的人格为目标,建构以儿童为主体的校本课程体系,有助于家校社协同创建丰富的课程资源,为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必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14.
王阳明的理想人格以二重性的良知为哲学基础,注重道德修养和个性表现,以伦理品格和审美品格的高度统一为价值标准,是道德修养与审美自由的统一。它既注重个体情感愉悦、追求精神自由与超功利又追求与天地为一的境界。“谦谦君子”、“狂者胸次”、“圣人气象”是王阳明心学视域中的三种人格典范,也是王阳明理想人格内涵的形象表达。  相似文献   

15.
德沃金的资源平等理论是西方平等主义理论阵营的重要分支.他提出了独特的“资源”平等观,将资源划分为非人格资源和人格资源,并就如何实现人格资源的平等提出了重要的见解.德沃金主张所有非人格资源的分配应该“敏于选择”和“钝于禀赋”,给予人格资源的处境不利者以必要的资源补偿.在人格资源的平等化中,政府和市场两种机制同样重要且相互补充.资源平等理论在平等与优先、平等与选择、起点平等和过程平等之关系以及政府在平等中的作用等问题上,为人们理解教育平等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高校班级建设中的“人格本位”教育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班级建设中不可忽视对学生人格培养,必须坚持“人格本位”教育理念,以人格培养为主线。班级建设对大学生人格培养具有导向功能,调适机制功能,自我教育功能,全面协调发展功能。班级建设与人格培养密不可分,人格培养是良好班集体建设形成的基础;班级建设是学生人格培养的必经途径,是形成和培养大学生个人社会品质的主要源泉。  相似文献   

17.
孔子在塑造自己的崇高人格的同时,为世人精心设计了理想人格模式。“士”、“君子”、“圣人”及“成人”是孔子所称道的具有内在联系而合乎“中道”的理想人格。孔子以所仰慕的“圣人”勉励弟子,以所乐道的“君子”人格规约弟子,以所推崇的“士人”操守要求弟子,以所描述的“成人”形象感召弟子,致力于探讨实现理想人格之路。孔子的理想人格论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对当今社会理想人格的塑造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8.
在人的成长发展过程中,个人的自主创新能力与其人格塑造存在重要关联.本文试图从独立人格、道德人格和创新人格三个层面来分析人格与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独立人格是自主创新精神与能力形成的前提,道德人格是形成责任感和创新目标的基础,创新人格是创新精神与能力形成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龚亚文 《红领巾》2005,(4):15-18
沈从文称得上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最富个性和最具人格魅力的作家,这与他独具的一种人格气质密不可分.本文试图以“生命审美化“立论,来指称沈从文独具的一种气质,从而揭开作家人格之谜.  相似文献   

20.
儒家张扬起沉思实用生活智慧的标帜,在其交往理论中,确立了以“德”为目的、以“信”为基础、以“正”为准则等基本原则;高度重视了交往实践与理想人格培养的关系,认为交往实践在人格塑造中具有双向互动作用,在人格形成中具有双向建构作用,在人格确认中具有相互凸显作用,并把交往实践视为培养理想人格的他律途径。儒家的交往理论所给予我们的启示就是:优化人格培养环境对培养理想人格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