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教育   34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简要回顾了中国大学校训产生发展的历史脉络,力图说明中国大学校训源于传统文化,深深地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里;就我国若干大学校训的文化价值传承取向作了分析,有些校训直接来自传统文化经典,有些校训是多部经典的结合,不少校训传承着院校自身的文化命脉,同时传承着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之价值;着重探讨大学校训蕴涵的丰富而深刻的育人理念,如勉励师生明确为学之序,力求知行合一,激励师生遵循大学之道,厚德诚正而止于至善,昭示师生实事求是而追求真理,营造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优良文化氛围,唤起师生自强不息的精神,促进大学时中日新,引领学校追求卓越,进而影响社会的价值形成。中华传统文化是构建校训并使校训更具文化魅力的源泉,构建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校训,也应立足传统文化,结合学院文化,精心凝练,发挥其独特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2.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与否,不仅关系到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直接影响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而且关系到能否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尽管党和政府早己大力倡导素质教育,但是,在素质教育的实施中,还存在着诸多突出问题和体制性障碍,这己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为全面深刻地理解和把握素质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战略地位,提高对素质教育在政策层面的理性认识,了解当前关于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的最新政策、理论成果以及区域推进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探索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行动策略,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于2005年9月8-14日,在第17期全国地(市)教育局长研修班暨第9期全国县(市)教育局长培训班举办了“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与区域推进”专题论坛。  相似文献   
3.
学校德育在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中起主导作用,这似乎已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在改革开放和发展商品经济的新形势下,某些教育工作者对学校德育能否发挥这种作用产生了怀疑;也有一些教育工作者试图夸大学校德育的作用。在提倡重振德育的今天,若不端正思想、统一认识,采取适当措施,势必造成新的失误。一、学校德育必须而且能够发挥主导作用德育原理已经确认:学生的思想品德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家庭、社会和学校的教育影响下,通过学生自身的思想矛盾斗争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中,学校德育起主导作  相似文献   
4.
中国高教管理研究会2007学术年会的主题为"和谐文化建设背景下的高等教育管理理念与实践",围绕这一主题,会议开设了十个研讨专题,分别是:和谐文化与高校文化使命;和谐文化与高校管理理念;和谐文化与现代大学制度;和谐文化与高校办学特色;和谐文化与高校和谐校园;和谐文化与高校民主管理;和谐文化与高校质量管理;和谐文化与高校人才素质培养;传统和谐理念在高校的传承与培育;和谐文化与多校区建设.这些议题,得到了与会代表的广泛认同和积极响应,形成了80多篇有价值的学术论文.这些论文积极探索高等教育管理的新思路、新方法,对高等教育管理的实践提出了有益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管理问题日益凸现。创新型国家建设与和谐社会目标的确立,科学发展观的实施与和谐文化的提出,则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更为高等教育管理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使命。在此背景下,对“十一五”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的前沿动态和相关热点问题予以简要归纳、梳理和评析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于建福 《教育学报》2012,8(6):26-32
清末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将《孝经》和《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列入中小学堂"读经讲经"科目,体现出时人对儒家经典价值的认同和自觉传承。细读该章程文本不难发现,中小学堂"读经讲经"课程实施中,注重"博""约"相济,避免"泛滥无实";系统设置,少读浅解,循序而渐进;善于诱导,晓之以义,慎之以罚;区分天资秉性而因材施教,明确反对"强责背诵";兼顾"中学"和"西学",实现"无一荒经之人";将修身诸科目与"读经讲经"相融通,发挥育人的综合效能。这对当代切实重视经典价值的传承,优化经典教育内容的设置,破解经典教育面临的难题,增强经典教育的可行性和实效性,都会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7.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实施素质教育应当贯穿于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应当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这实际上是将素质教育贯穿于人的一生,即实施终身素质教育。中小学素质教育既是终身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终身素质教育的奠基期和关键期。不仅如此,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实施,只有与终身素质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扩展视野,立足长远,奠定基石,成效卓著。 一、素质的提高伴随人的终生──终身素质教育的提出 人的多方…  相似文献   
8.
人格何以尊严,如何赢得人格尊严,如何保持人格尊严,历来是中国哲人关注和探究的重大问题.孟子承前启后,以其独特的视角,以其高明睿智和理论勇气,首倡"天爵"、"良贵"思想,确信人皆有善端,都有尚善成圣的可能性,提供了人格平等的人性论依据;主张"穷不失义,达不离道",提倡超越权势利禄的独立人格;认为"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鄙夷自贱人格;确信"敬人者人恒敬之",倡导维护和赢得人格尊严;主张持"君子之守",养"浩然之气",努力养成"大丈夫"人格尊严.孟子以其自身崇高人格和留下的人格尊严的精辟论述,惠泽于后世,并为当代人格尊严教化提供了宝贵资源和现实借鉴.  相似文献   
9.
中和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也是孔子审美观的核心理念。孔子承先启后,基于"中和"理念,主张既要满足个体官能的合理欲求,又要使个体欲求合乎社会伦理道德,强调用社会道德来规范审美对象和审美主体,使之无"过"与"不及",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和"美育观。其基本表现为:礼乐和谐、哀乐有节、尽善尽美、文质彬彬。这对理想人格的塑造和人生境界的升华,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于建福 《德育信息》2002,(10):28-30,23
传统“中和”哲学,关注人与自然、人自身、人与社会的和谐,关怀国家、人类的命运,归根到底是讲究仁爱,重视伦常,强调秩序,提倡改良,追求安定与和谐,凸现出自身重要的文化价值。冷战结束后的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主流。在结束了长达十年内乱的中国,奔“小康”,求“大同”,迈向现代化,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当今时代最需要的是和平的国际环境,良好的社会秩序,和睦的人际关系,团结一致的集体力量,正确的人与自然观,以求社会可持续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共享太平盛世;现时代所需要的是从对立中求统一的精神,而不是一味强调对立或突出斗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