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态势语是言语交际的三大表达形式之一,是非语言交际中最重要、最丰富的表达手段.在演讲过程中,演讲者恰当地运用态势语,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演讲的情景性、生动性和形象性,使听众获得声音感受的同时,获得形象上的感受,从而使听众能够对演讲者表达的内容理解得更加透彻、更加深刻:还可以使演讲者从听众那里获得信息反馈,及时调整言语表达的策略,掌控和调节听众的情感状态,引起听众进行情感自控,使我们能够更好地完成演讲任务.  相似文献   

2.
在《裘力斯·凯撒》一剧中,勃鲁托斯和安东尼在凯撒的葬礼上各自发表演说。正是依靠这场论辩,安东尼成功鼓动罗马民众发动暴乱,粉碎了勃鲁托斯对罗马共和之路的幢憬。借助西方修辞学受众视角,本文将对两位演说者的修辞策略进行对比分析,包括演说篇幅、互动程度、修辞资源与修辞韬晦等四个方面。最后,既然安东尼的成功是由于他遵循“以受众为中心”这一修辞的基本原则,可见西方修辞学受众视角对中国对外宣传的修辞实践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英国著名剧作家莎士比亚曾以古罗马凯撒的事迹写成剧本《凯撒》,在剧中塑造了演说家安东尼的形象,安东尼在凯撒被刺之后的演说,曾起到扭转乾坤的作用。凯撒是罗马的执政官兼高卢总督,是有名的独裁者,他夺取了元老院的军政实权,扩大了罗马奴隶主政权的基础,还率军攻打高卢的日尔曼人,并渡海进攻不列颠。元老贵族对他恨之入骨,组织了反对凯撒的政治阴谋。公元前44年3月15日,凯撒在出席元老院会议时被  相似文献   

4.
莎士比亚的《裘力斯·凯撒》是深受人们喜爱的悲剧之一,该剧的语言运用已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而安东尼的"葬礼演说"是其精髓所在。本文拟从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角度出发,从语气系统,情态系统,呼语和形容词四个方面来分析安东尼"葬礼演说"的人际功能及其独特的艺术效果,揭示剧中的人物心理活动及相互关系;同时希望通过该演讲的讨论、分析,检验系统功能语法在文学作品分析中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5.
俗话说:对症下药,量体裁衣。要想你的演讲吸引听众,让听众接受你的演讲,从而达到良好的演讲效果,那就要分析听众,听众是由什么人组成的,什么样的文化水平,他们喜欢听什么,喜欢什么样的表达方式,等等,了解了听众的好恶,知已知彼,站在讲台上,你才会成竹在胸。下面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听众的心理。他们是抱着什么样的心理状态来听演讲比赛的,了解了这一点,在演讲时,我们就可以针对听众心理有的放矢地准备演讲稿,控制演讲节奏。小朋友们仔细听哦,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演讲发表演讲,就是要说服,鼓动和影响听众,要达到这一目的,首先要了解听众心理,本试从定势选择,审视评价,从众应和三方面分析了听众心理,并探讨了如何顺应以上心理特点,提高演讲的针对性,实效性,感染力。  相似文献   

7.
判断一个演讲员的演讲是否成功,很重要的一点就要看演讲员的演讲能否吸引听众,能否被听众所接受,能否唤起听众的联想和共鸣,因此,研究演讲中的心理相容问题很有必要。何谓心理相容:心理相容是指对方的言谈举止、思想特点、个性品质、风度气质及审美意识等方面都为对方心理所接受,至少在一个具体方面被对方认可。演讲中怎样做到心理相容呢?仅从下面几方面谈谈个人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尤利西斯·凯撒》作为莎士比亚的知名历史剧,古往今来常被学界研究和探讨。剧本中所展示的平民受安东尼演讲鼓动而成为暴民的这一转变,也成为了研究文学作品当中"群氓"现象的一个代表。本文旨在运用新历史主义批评方法,以该剧本为例,探讨"群氓"这一历史事件发展过程中的不定因素,是如何在文学创作中呈现出推动历史进程的作用的。  相似文献   

9.
文章试图采用弗莱的原型批评理论,对莎士比亚的著名悲剧《安东尼与克里奥佩特拉》中的人物形象安东尼和罗马神话原型酒神形象进行类比分析,并将安东尼和剧中日神代表凯撒进行对比分析,来阐释作者是如何通过安东尼这个人物形象来颂扬酒神精神的,以及对当今社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莎士比亚在罗马悲剧姊妹篇《裘力斯·凯撒》和《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中不吝笔墨倾力塑造了罗马英雄安东尼的艺术形象。作为罗马时代的政治风云人物,他因性格缺陷不可避免地从权力的巅峰跌落下来。然而莎士比亚不以成败论英雄,在剧中充分展现了安东尼天性的高贵、华美与威仪,赋予其悲剧崇高精神,使之成为力与美的组合。  相似文献   

11.
情感是演讲不可或缺的要素,要让演讲的观点不胫而走、产生广泛的影响并转化为"生产力",一个关键就是引爆现场情感,引发听众情感共鸣、思想共振。为此,一场成功的演讲须找准切入点,紧贴现场听众的心理需求;把握表达方式,锻造摇曳生姿的演讲形态;善用留白艺术,制造现场互动的机会。  相似文献   

12.
所谓演讲,是指就某个问题向听众说明事理,发表意见的一种口头交际活动。这种活动不仅展示了演讲者的口头语言表达艺术,而且也是其品格修养、知识经验、思想情操和风度仪态的综合体现。听众不仅听其声、解其意,还要观其形、悟其情。那么,到底该如何维系听众的注意力,作一场“虎虎生风”的演讲呢?■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演讲怯场是演讲者在演讲中最常见的心理现象。由于缺乏临场的心理训练,一般的人此时都有一种恐慌的心理,害怕自己出丑,于是乎走上演讲台时步伐沉重,站在讲台上手足无措。在这种状态下,演讲者就很难把握住自己…  相似文献   

13.
<正>【训练目的】本单元的课文是中外人士的精彩演讲,读完这些演讲稿,无不被他们的内容及其表达的情感和掷地有声的语言深深汲引和打动,激起了我们演讲的兴趣。选文作者无不是优秀的演讲者,从他们的演讲稿来看,他们了解了听众是哪些人,听众的思想状况、文化程度、职业特点,以及他们的心理、愿望和要求。且演讲中心明确,观点鲜明;演讲语言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富有感情;道理一听就懂,听众一听  相似文献   

14.
一、引言《安东尼和克莉奥佩特拉》是莎士比亚的悲剧之一,创作于1606年。它在整个莎士比亚文学宝库中并不占有一个十分突出的位置。远不如《哈姆雷特》、《奥瑟罗》、《李尔王》、《麦克白》等四大悲剧那样历来被推崇备至而名扬四海;但仍然不失为艺术殿堂中不可多得的珍宝。以其独特的风姿,闪耀着瑰丽的光彩。“尼罗河花蛇”剧本取材于希腊古典作家普鲁塔克所记述的公元前50—30年的一段历史。美丽的埃及女王与罗马英雄玛克·安东尼的一段恋情。此时,裘力斯·凯撒已遇刺身亡,罗马由奥克泰维斯·凯撒、玛克安  相似文献   

15.
这是一出以罗马历史为题材的爱情悲剧。罗马大将与三执政官之一安东尼远征北非,与倾国倾城的埃及艳后克莉奥佩屈拉热恋,乐不思归。事业与爱情之间的矛盾和献身国家事业与尽享人性欢乐之间的对立是安东尼悲剧的根源。安东尼骁勇善战,气宇轩昂,然而在他沉溺于儿女情长的时候偏偏祸起萧墙。罗马的另一执政官奥克特维斯·凯撒(即裘力斯·凯撒之侄)乘安东尼疏于国政之机加紧密谋策划,纵横离间,试图将三人执政变  相似文献   

16.
讲演的成功很大程度是基于演讲者经历、阅历的积累,缺乏知识性与趣味性的演讲无疑是枯燥无味的。同时,演讲过程中对于讲究演讲的技能、技巧的把握,包括语言技巧的运用、"体势语"的传达、感情的抒发,以及对听众心理的拿捏等等,都不能忽视。  相似文献   

17.
"怪",即"鲜明独特,与众不同"。演讲的"怪味",体现在演讲者角度独特,其语言亦庄亦谐,表达灵动、张扬,充满了张力和磁性,它会激活听众的思维,带给人们更多的思考。一、欲扬先抑,"引君入瓮"这一手法"诱导"听众的注意力固定在某方面,然后突然转变,"期待"的落空,使听众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这势必会带给人们更多的震撼。请看这段演讲  相似文献   

18.
<正> 写作演讲稿,人们比较注意要事先了解听众对象,即了解听众都是些什么人。他们的思想状况、文化程度、职业习惯,他们的心理、愿望和要求怎样?他们所关心和迫切需要解决的是哪些个问题?等等,从而在这个基础上去确定演讲内容和形式。与此同时,人们往往忽略演讲者自身角色的调适,即忽视演讲者通过言谈举止在听众面前该树立一个什么形象的问题。 演讲角色扮演调适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演讲的效果。实际上,演讲活动是在特定场景下人们沟通思想,交流感情的一种特殊的交际方式。心理学和生理学的实  相似文献   

19.
<正>八年级(下册·苏教版)第六单元:写简短的演讲稿一份好的演讲稿,首先内容要有针对性。演讲者要了解听众是哪些人,他们的思想状况、文化程度、职业特点怎样,他们的心理、愿望和要求如何。演讲的中心要明确,观点要鲜明。演讲采用的是口头表达的形式。演讲者要善于运用口语,让听众一听就明白。为了使演讲生动活泼,可以恰当地运用比喻、夸张、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来  相似文献   

20.
方菲 《英语自学》2009,(11):19-20
奥巴马总统的每一次演讲都是其智囊团的通力合作,无不被广泛引用转载。其演讲中表现的语言和演讲技巧受到广大英语爱好者的学习和研究。本文尝试从演讲的艺术角度对奥巴马诺贝尔和平奖获奖感言进行分析,发现了其中与听众拉近距离、用词精确、让听众涉及其中等演讲技巧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