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今字在汉字学史上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对《论语》中出现的古今字进行了探讨,发现古今字出现情况有三种:古今字都出现、只出现古字、只出现今字。古今字所承载的语义情况大体有五种类型:古字表假借义,今字表本义;古字表引申义,今字表本义;今字表示某一引申义,古字表示本义及其余引申义;今字表示由古字产生的假借义;今字分化古字的义项。  相似文献   

2.
再说古今字     
古今字是古汉语中一种常见的语言文字现象 ,近二十年来一直是语言文字研究工作中的热点问题。古今字是汉字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孳乳分化现象 ,它由来已久 ,甲骨文中已见端倪 ,秦汉时期最为明显 ,其馀波一直延续到近代。古今字的形成是区别律作用的结果 ,今字分担古字的哪一个 (些 )语义取决于信息的显现 ,即今字在形体上要比古字更能显示所表示的语义信息。古今字和同源字关系密切 ,许多古今字同时也是同源字 ,但二者不能划等号。  相似文献   

3.
我们每天都在接触和学习汉字,学习一个汉字,就要知道这个字的形、义、音,没有音,这个字你就念不出来,好像在路上遇到一个人,你说认识他,但是你连他的名字都叫不出来,谁相信你真的认识他呢。学习一个汉字,知道了一个读音还不够,因为有许多字不止一个读音,就是我们说的多音字。多音字在与不同的字组词时会有不同的读音,它表示的意义也不同。比如,“土地”的“地”和“飞快地”中的“地”读音不同,一  相似文献   

4.
古今字四题     
本文认为古今字的实质是汉字的孳乳分化,古今字实际上就是区别字。古今字与古今语,一是文字问题,一是词汇问题,是两种不同的语言现象。异体字中的一部分与古今字有相似之处,但是它们之间的区别是明显的,不应该将它们混为一谈。古今字和通假字可以加以区别:古今字属于文字孳乳问题,古字和今字意义上有关联,历时;通假字是单纯用字问题,通假字和本字意义上无必然联系,共时。  相似文献   

5.
对于古今字中今字产生的途径,我们一般将其分为两种情况,即在古字的基础上增加、改换意符或者对古字略加增减而产生的表示本义或引申义的今字和在古字的基础上增加、改换意符或者对古字略加增减而产生的表示假借义的今字。从这两种途径中我们可以看出今字都是在古字的基础上形成的。但是我们发现,其实古今字中的今字还有另一种产生的途径,那就是根据古字所表示的意义,另造一个跟古字的形体毫无联系的今字。  相似文献   

6.
一古字通假,汉字簡化汉字的历史悠久,演变复杂。在古代,有一些字同其他一些字通用;还有一些字,后来产生了新的字,可是原来的字或者保存在古籍里,或者同新的字并用。閱讀文言文,并不一定要从理論上去深究这些情况,例如分辨哪是用同一个字表示不同的詞,哪是同一个詞表示不同的意义,等等,但是需要注意这种現象,知道某个字和某个字可以通用,以便确切了解所讀文章的意义。下边是一些例子。  相似文献   

7.
汉字是汉语词的书写形式.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随着汉语词的变化.汉字的形体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只要我们翻开古书就会发现这样的情况:一字写多词和一词用多字.这些现象有碍于我们学好古代汉语.表现在古今字、异体字、通假字和繁简字上.其中古今字和通假字是一字写多词,异体字和繁简字是一词用多字.为了更有效地阅读古书,更好地理解词义,我们须对此有所了解,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8.
了解和掌握古今字和通假字,是中学文言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就此,我们想谈三个问题:一、古今字所谓古今字,就是在不同历史时期用来表达同一意义的两个形体相近的同音字。原来,古代文字较少,一个字常常兼有几个意义。以后为了加以区别,人们另造了一个新字来代替其中的某一义项。故原来的被称为  相似文献   

9.
现行汉字的80%以上都是形声字。形指形旁,表示字所指事物的类属或意义;声指声旁,表示字的读音。表义是汉字的本质特征,所以识字的关键是据形析义。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采用同一个声旁加上不同的形旁组字教学。如: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使学生可从不同的形旁区别字义,...  相似文献   

10.
马君花 《文教资料》2010,(31):22-24
古今字是汉字在发展中所产生的古今异字现象,通假字是用音同或音近的字代替本字的现象。古今字与通假字的本质不同,但在实际教学中有时不能正确区分二者。本文建议在《古代汉语》教学中教师应当引入古今字的概念,同时注意规范界定与表述用语。  相似文献   

11.
正通假字古今字是指古时只有某一个字,后来为了把这个古字所表示的几个概念用不同的字形来区别,造出了另一个或几个今字(多数以原来的字为声旁),让原来的字专门表示另一个或几个概念。如"要",本义是腰部的意思,后来因为"要"还表示其他意义,就在它左边加一个"月",用原来的"要"作声旁,形成了"腰"字,"要"和"腰"就是古今字。其他如"莫"和"暮"、"暴"和"曝"等,在课文注释中表示为"甲"同"乙"。通假字在形体之间没有任何联系,仅是声音上相  相似文献   

12.
“联”“连”二字都是常用字,它们读音相同,意义也十分相近。区别在哪里呢?按段玉裁的说法:“周人用联字,汉人用连字,古今字也。”所谓古今字,即同表某一字义而古今用字有异的汉字。如果联、连是古今字,两字纠缠不清便带有某种必然性,但此说在学界似并未形成共识。  相似文献   

13.
慧眼识汉字     
正字义决定着汉字的正确使用。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汉字往往形成特定的意义,因而识记字形与理解字义关系密切。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字的意义来辨析字的书写是否正确。推敲字义进而辨析识记字形的方法具体如下:一、比形法即从偏旁的异同来推敲字义,从而辨析识记字形。我国汉字中,形声字占80%以上,形旁表示汉字  相似文献   

14.
刘君敬 《现代语文》2013,(12):38-39
作为通论“汉字的结构与发展”部分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古今字在文字部分的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不仅如此,在汉字演变的过程中,古今字也是学术界关注的一个热点。学术界对古今字有众多思考,由此衍生出一个新的话题——文字的时代性。如果说古代学者在研究古今字时重点关注孰新孰旧的话,那么今天的学者正在进行的工作就是仿照历史语言学界“每个词都有自己的历史”的观点,提出了“每个字都有自己的历史”,甚至也可以说“记录某个词的每个字都有自己的历史”。当记录同一个词的两个字的使用时代前后形成类似了王士元、沈钟伟(1991)所描述的音变的动态过程时,就是“古今字”了。以“鞭~硬”一组为例,其变化过程如下图所示。  相似文献   

15.
古今字是语言文字学的重要概念,是汉字发展演变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文字现象。从古至今,学者对古今字的界定就有不一致的地方。明确界定古今字主要是明确古今字的内涵和外延。  相似文献   

16.
由于古汉语没有标点断句,加上语言的演进变化,有些汉字,古今意义会有较大差别。比如《礼记·檀弓》"嗟来,食"中的"来"字,由于对"来"字意义的理解不同而产生了误解。我们通过训诂,结合原文,找到"来"的原意。  相似文献   

17.
古今字与通假字比较韩伟1古今字是汉语同词先后异字现象。这是汉字发展演变过程中由孳乳而产生的一种文字现象。它是汉语中的某个词在不同的时代先后产生了不同的书写形式,产生在前的称为古字,产生在后的称为今字,今字又叫后起字。古字与今字不处在语言发展的同一历史...  相似文献   

18.
由于古汉语没有标点断句,加上语言的演进变化,有些汉字,古今意义会有较大差别。比如《礼记·檀弓》"嗟来,食"中的"来"字,由于对"来"字意义的理解不同而产生了误解。我们通过训诂,结合原文,找到"来"的原意。  相似文献   

19.
自东汉经学家郑玄首创"古今字"这一训诂术语,古今字一直是研究古籍文献的重要训释体例。文章拟从汉语词在动态发展进程中汉字分化现象切入,探讨古今字用字的相异现象和造字的相承关系。  相似文献   

20.
古今字是汉字字际关系中比较重要的一种现象,它涉及文字、音韵、训诂等多方面的内容,对古今字的研究一直是汉字学研究的一大热点和难点。文章整理了关于古今字问题的相关材料,并将这些材料分成古今字理论本体研究和专书古今字研究两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