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每年一度的中考无疑是考生及其家长最为关心的大事之一。为了孩子考出好成绩,家长都应该在哪些方面给予关注,使孩子轻松迎接考试呢?从本期开始,本刊陆续推出迎接中考的稿件,以飨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2.
一年一度的中考即将来临,家长和孩子都绷紧了神经,全力以赴地准备着这最后的冲刺。中考是一道关,跨过去,也许就是理想的大门。怎样让孩子在短时间内做好充分的知识和心理准备,以最佳状态来迎接这人生最重要的挑战之一,是家长们最关心的事,也是我们想通过这个选题帮助家长们的事。  相似文献   

3.
一年一度的中考即将来临,家长和孩子都绷紧了神经,全力以赴地准备着这最后的冲刺。中考是一道关,跨过去,也许就是理想的大门。怎样让孩子在短时间内做好充分的知识和心理准备,以最佳状态来迎接这人生最重要的挑战之一,是家长们最关心的事,也是我们想通过这个选题帮助家长们的事。  相似文献   

4.
育尔 《现代家教》2000,(6):18-18
高考将近,可以说,每一位考生的家长都在关心着孩子即将参加的考试,关心着他们的前途。但是,如果关心的方法不当,可能会适得其反。因此,家长一定要正确关心考生。首先,不要一味地给孩子增加压力。作为父母,谁不希望自己的子女能考上大学?然而,任何事物都有其自身的规律,加压并不见得有好效果。所以,家长应理智地对  相似文献   

5.
一年一度的中考即将来临,家长和孩子都绷紧了神经,全力以赴地准备着这最后的冲刺。中考是一道关,跨过去,也许就是理想的大门。怎样让孩子在短时间内做好充分的知识和心理准备,以最佳状态来迎接这人生最重要的挑战之一,是家长们最关心的事,也是我们想通过这个选题帮助家长们的事。  相似文献   

6.
随着高考和中考临近,所有的考生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在考试中发挥正常甚至超常,考出最好的成绩。要达到这一目标,既要靠孩子自身努力学习,又要靠家长做好后勤工作。家长除了要关心孩子的文化课复习外,还要安排好孩子的衣食住行睡,保证他们的身心健康,以良好的竞技状态参加考试。衣  相似文献   

7.
一年一度的中考即将来临。家长和孩子都绷紧了神经。全力以赴地准备着这最后的冲刺。中考是一道关。跨过去。也许就是理想的大门。怎样让孩子在短时间内做好充分的知识和心理准备。以最佳状态来迎接这人生最重要的挑战之一。是家长们最关心的事。也是我们想通过这个选题帮助家长们的事。[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陈喆 《家长》2013,(4):6
在孩子小时候,女孩几乎都曾经试穿过妈妈的职业装和高跟鞋,男孩基本都有偷偷系上爸爸的领带、拿着公文包"假装"去上班的经历。家长们能否及时察觉到孩子这种出于天性的职业角色扮演(模仿)的举动?孩子的这种职业兴趣应该怎样进行启发和引导呢?本刊针对家长们普遍关心的这个问题,诚邀老  相似文献   

9.
初三阶段(九年级)是学生和家长最紧张和焦虑的阶段。因为孩子即将完成初中三年的学习,对未来做出重要的选择:是升高中?还是升职中、技校?上高中是考虑考重点还是一般?上职中、技校应选择什么专业?面对方方面面的问题,家长应从以下几点关心孩子。1.要关心孩子的生活和健康。孩子要完成三年的学业,面临毕业和升学考试,大脑的满负荷,体力的消耗等,这些都需要家长在生活上关心备至。比如应帮孩子调整好饮食,控制一定睡眠时间,让孩子吃好喝好,并教育孩子劳逸结合,不能昼夜鏖战,否则可能产生神经衰弱和其他疾病,千万注意,毕业、升学考试还没开始,…  相似文献   

10.
父母总是把孩子放在自己的掌心,孩子却渴望得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关怀”别人,一直被认为是好的行为,家长爱孩子,才会去关心孩子,无微不至地照顾孩子,这还有错吗?对孩子所有的关心与爱护,有一个根本的目的,就是希望孩子幸福。你要爱孩子,就要让他将来生活得好。你要让他将来生活得好,就要让他有生活的能力,有足够的经验。要让他有足够的经验,你现在就不能剥夺他获得经验的机会。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关心。有个17岁男孩的家长说:“我的孩子特别傻,什么都不懂,所以我必须替他干。”孩子要是出去,不仅回来后必须汇报干了什么,而且家长还会跟…  相似文献   

11.
幼儿升入大班后 ,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是 :自己的孩子能写多少字 ?能做几道计算题 ?家长们填写“家园联系册”时 ,多半家长都要求老师多留一点作业 ,让孩子回家完成。而家长们所要求的这些作业 ,都是一些“死作业” ,如让孩子多抄几遍生词 ,多做几道算术题。这些“死作业”对于幼儿的发展来讲 ,弊大于利。那么 ,幼儿园该留什么样的作业 ?这是一个值得认真探讨的问题。一、幼儿园教育不是小学教育的雏形 ,所以幼儿园不宜给幼儿布置一些“死作业”。时常有家长这样问我 :“我几乎每天都看见你们带着孩子游戏 ,为什么不给他们做做作业 ,写写字呢…  相似文献   

12.
家长可不可以“打孩子”?“打孩子”是有益还是有害?这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古今中外的家长、教育家、思想家,都很关心这个问题,发表了不少反对家长打孩子的观点。但是,“打孩子”却像一个痼疾,久久未能在中国家庭中绝迹。看来,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需要认真地探讨一番。家长打孩子由来已久自古以来,有的人公开主张家长可以“打孩子”。不仅中国古人主张打孩子,就是外国人也是如此。比如,在  相似文献   

13.
《教育科学论坛》2002,(2):16-18
1月初,苏州当地媒体报道了这样一件事: 苏州市某私立学校一个学生的家长——一位有钱的公司老总,寒假前在酒楼宴请孩子所在年级的所有老师。席间,这位家长大倒苦水,说自己一直都太忙了,忙得没有时间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最近他开家长会的时候才发现孩子的成绩已是一落千丈。这位家长表示,他很想和孩子做一些交流,但工作上的事情已让他觉得分身乏术,在教育孩子方面确实有心无力。他希望他的孩子将来能考上很好的大学,能有一番作为。所以,他想请老师们以后能多抽出点时间来关心关心自己的孩子,让他的孩子成绩能提高一些。酒席快散时,该家长又给老师们上了一道特别的“菜”,他给在场的二十几位老师,每人送一台高档的掌上电视。这位家长最后说,他虽然有钱,但没有时间,再次希望老师们能多抽出点时间给他的孩子一些关心。家长该不该送这份礼?老师该不该收这份礼?消息刊载后,引发了广泛的讨论。  相似文献   

14.
参加中、高考本是学生的事,然而孩子应考,家长比孩子都着急。家长的这种失衡心理给正迎接中考、高考的孩子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复习干扰。为此,我们建议:把学习权交给孩子。有经验的教师,往往会随着考试的临近而给学生一定的自主学习时间。学校尚且如此,家庭更需提倡。因为孩子在家中的复习是补充性学习,学生的心理应该是放松的。如果家长在孩子复习过程中过多地进行干涉,使孩子在家中的学习也处于一种紧张状态,没有缓冲的时间,结果便是张弛无度——家长越帮,孩子越忙;忙而无序,忙中就会出错。后勤服务要适度。父母的关心未必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家长工作谈     
左翠丽 《考试周刊》2015,(46):184-185
<正>说起家长工作,简单地说,开展家长工作就是让家长认识到和感受到你所做的一切都是全心全意为了孩子好。对于某些家长,你甚至要让他认为,你对他的孩子最好、最关心。相信老师都知道家长工作在班级工作乃至全园工作中的重要性。那么,做好家长工作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要做好家长工作?家长工作与老师教育工作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从教师自身角度出发,做好家长工作,可以让家长全面、细致、科学地了解教师,尤其是幼儿园教师的工作意义,懂得幼儿园教师的职  相似文献   

16.
作为家长最关心的莫过于孩子的成绩了。那么,当孩子成绩不理想时,家长们通常会怎么想、怎么做呢?孩子面对家长的种种做法,内心又  相似文献   

17.
《教育科学论坛》2002,(2):16-18
1月初,苏州当地媒体报道了这样一件事:苏州市某私立学校一个学生的家长——一位有钱的公司老总,寒假前在酒楼宴请孩子所在年级的所有老师。席间,这位家长大倒苦水,说自己一直都太忙了,忙得没有时间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最近他开家长会的时候才发现孩子的成绩已是一落千丈。这位家长表示,他很想和孩子做一些交流,但工作上的事情已让他觉得分身乏术,在教育孩子方面确实有心无力。他希望他的孩子将来能考上很好的大学,能有一番作为。所以,他想请老师们以后能多抽出点时间来关心关心自己的孩子,让他的孩子成绩能提高一些。酒席快散时,该家长又给老师们上了一道特别的“菜”,他给在场的二十几位老师,每人送一台高档的掌上电视。这位家长最后说,他虽然有钱,但没有时间,再次希望老师们能多抽出点时间给他的孩子一些关心。家长该不该送这份礼?老师该不该收这份礼?消息刊载后,引发了广泛的讨论。  相似文献   

18.
幼儿是否处于学习英语的最佳时期?这是一个很多家长都关心的话题。目前社会上存在着并不断涌现出各种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为了让孩子在起跑线上就领先一步,家长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给孩子增加能力  相似文献   

19.
《家庭与家教》2004,(3):4-9
随着春天到来,中考的紧张步伐也不期而至。中考,不仅仅是考学生,更是考家长。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面对中考,家长的压力比孩子更大。中考是孩子所面临的第一道人生选择关口,它是一种分流考试,对于不上普高的孩子来说,中考意味着他的工作定向、人生定向,这是他人生中一件大事;而对上普高的学生来讲,考上一所重点高中,就意味着一只脚已经迈进了大学的门槛。而在现实生活中,考上好高中甚至比考上好大学都难。在人的一生中,关键的往往就郡么几步,中考无疑是很关键的一步。家长深知中考的重要性,普遍对孩子的期望值较高。而参加中考的孩子大多不过十五六岁,对中考和自己的一生有什么关系并无认识。家长无形中会把自己的压力转嫁给孩子,有的则直接对孩子施加压力。结果事与愿违。这一期,我们就中考这个绕不开的家教大事,请专家和资深的中学教师为家长们把把脉,他们的提醒与建议,还有几十年的经验之谈,一定能给家长与孩子一些共同的启迪。  相似文献   

20.
李如燕 《教育》2012,(21):9
从小学到大学都开设了语文课,因为我们知道语文具有其它学科所不能替代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它与生活息息相关。可我们的语文环境如何呢?家长都关心自己孩子的成长,可没有家长说我孩子这个星期看了多少课外书籍。暑假,许多家长总要领着自己的孩子四处找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绘画、音乐等辅导班,可就是少有找人辅导语文的,为什么呢?因为语文不重要。语文的教育效果是潜移默化的,要想提高语文能力,前提是要大量的阅读。可我们的孩子们阅读了多少呢?少得可怜。很少有家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