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年前,我倘佯在那座塞外军营,总想圆一个“爬格子”梦,于是报名参加了军报七届二期新闻函授。在收到教材的当天,一本装潢精美、内容丰富、文字活泼、图文并茂的《新闻与成才》杂志也摆在我面前。默默注视它的一瞬,“新闻与成才”五个大字也深深刻在我的心底正当我豪情万丈,欲在新闻写作上大干一场时,一纸“参加考军校苗子集训”的通知,使我不得不改弦易辙。既然鱼与熊掌不能兼得,我还是先圆“军校梦”吧。打点行李时,望着几本不忍舍弃的《新闻与成才》杂志。几经犹豫,还是把它一并打进了背包。紧张的文化补习开始了,每天有数不…  相似文献   

2.
季嘉 《军事记者》2002,(12):61-61
前不久翻看今年以来的《军事记者》时,勾起了我对步入新闻这一行的回忆。我在军校是学雷达专业的,后来改行当了两年指导员,接茬儿就搞起了教育,跨进新闻这一行,完全是个偶然。记得是1988年初,我在旅政治部当教育干事,当时科里的新闻干事探家了,科长跟我说:“小季,你兼管一下新闻工作。”我琢磨了半天———“管一下”,怎么“管”?还是先“干一下”再说吧。可到真要“干”的时候,才发现我对新闻一窍不通。这不是“赶鸭子上架”嘛!我只好硬着头皮上了新闻这个“花轿”。第二天,我突击看完了一本关于新闻基础知识的书,第三天就…  相似文献   

3.
看着我桌上依次摆放着自己亲手装订在一起的四大本《新闻与成才》,再看看自己几年来上百篇见稿的剪贴本,心中不禁涌现出一种感激之情。这装订在一起的四大本《新闻与成才》,就仿佛是一层层楼梯,扶我入门,使我进步,激我前行!1993年7月,我军校毕业后分配到中原某部的一个连队担任排长。习惯了军校生活的我突然来到战士中间,工作训练之余总觉得无聊,好像缺少些什么。于是我就试着拿起笔来写些自认为是“新闻”的稿子寄往报社,本想自己有大专文化作根基,在报纸上登几篇文章还不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然而,寄出去几十篇稿…  相似文献   

4.
驻渤海前哨某海防团领导关心、支持新闻报道工作,使该团连续5年被上级评为“新闻报道工作先进单位”。该团报道组有两名战士考入军校,一名战士破格提升为新闻干事。为什么曾是新闻报道落后单位的该海防团能一跃成为先进呢﹖请看下面三个小故事。一部照相机的由来。团报道组业余报道员小刘酷爱新闻摄影,但仅有的一部照相机已是“超期服役”,经常出毛病,失去了不少抓拍新闻的好机会。一次,济南军区在该团召开“海防部队‘菜篮子’工程现场观摩会”会议结束时,军区首长要和团领导合影留念。可这时相机的“老毛病”又犯了,小刘急得又…  相似文献   

5.
刊中报     
失败时回头想一想(散文)李砚军蓦然回首,自己从事新闻工作已3年多了,看见一篇篇新闻稿件变成了铅字,心里着实有说不出的高兴。但每在这时,第一篇新闻稿发表之前的那一分浓浓的苦涩便会涌上心头,那一句“失赔时回头想一想”的话便会萦绕在耳畔,教我自省,催我奋进……上军校时,我的散文《不是我不小心》在一家杂志上获征文一等奖,这使我备感自豪。军校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一个条件不错的仓库,仓库政委看到我有一点文学底子,便把仓库新闻报道的任务压在了我的身上。我满怀成才的自信踏上了漫长而艰苦的新闻写作道路。那时,我白天拼…  相似文献   

6.
石翼 《军事记者》2005,(4):70-71
尊敬的函授老师:我是贵报新闻函授中心的第十五期学员,一名军校毕业的海军女军官。2003年分配到单位后,先是干了一年业务工作.去年11月因部队体制编制调整调入直工科担任干事。由于我大学时学的是中专业,参加工作后。虽然不是专职从事新闻报道。单位的领导也经常让我采写一些新闻稿件,投往《政工学刊》、《人民海军》报等报纸杂志,  相似文献   

7.
军校毕业一年了,在各类报刊电台上稿也有300余篇。闲暇之际,常常翻阅在军校时珍藏的一份份底稿,那温馨、真情、教诲,不时勾起我对军校生活的无限眷念,尤其是与写作教员李业平副教授的那段新闻情结,至今记忆犹深。在此,我诚恳地道一声,感谢您,我的新闻启蒙老师。那年刚刚考入军校,开学不到一周时间,学院以“当我扛上鲜红学员肩章时”为题,举行了作文比赛,结果我获得一等奖。负责评委的李副教授找到我说:“小伙子,文字功底不错,当学院里的业余报道员如何?”我惶恐地说:“搞新闻报道我是‘门外汉’,揽不了这‘瓷器活”’。…  相似文献   

8.
我多次因故失去考学的机会,原本认为我的军官梦将要破灭,然而,出人意料的是,《新闻与成才》帮我圆了军官梦,使我走上了新闻干事这个岗位。说起我和《新闻与成才》的故事,却有一段令人难忘的回忆。我是怀着报考军校的愿望入伍的。我当新兵时就开始加紧复习文化课,准备参加军校考试,可事与愿违,1993年那一年,当我具备考军校的条件时,却因名额受限,未能如愿。这对于来自农村的孩子来说是极其残酷的。沉重的打击,使我感到前途渺茫。正当我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徘徊不前的时候,连队指导员对我说:“小李,听机关里的同志讲,新闻报道成…  相似文献   

9.
“奖品”     
考入军校后,我主动加入了队里的新闻写作兴趣小组,写稿的热情很高。年底新闻报道工作总结时,宣传科为鼓励我给我评了“优秀奖”,奖品是用红纸包着的一个大信封,上面写着2003年《军事记者》杂志一套。以前,我只是在图书馆偶尔见到过这个杂志,对它的内容并不太熟悉,心想奖这一套杂志有什么意义?但是,当我拿到第一期后,就改变了这种认识。杂志中的“采编感悟”、“通讯员园地”、“新闻讲台”、“刊中报”等栏目让我耳目一新,捧着它就像在漆黑的迷官里徘徊许久后看到了一线曙光,它让我了解到了新闻写作的基本常识和方法技巧。一些报道员的进步…  相似文献   

10.
无悔的选择     
从军5年,有4年是走“新闻”路。 记得那次新闻干事到基层物色报道员,我拉着新闻干事的手苦苦要求到团报道组搞新闻,并把以前发表的几篇“豆腐块”拿给他看……就这样,我放弃了当班长、报考军校的机会进了团报道组。在先后投出70余篇稿件都如石沉大海的情况下,我敲开了郑干事的房门。郑干事每年都被省军区和师评为“新闻报道先进个人”,并且三次荣立三等功。我找他“拜师学艺”取经。但他只丢给我一句话:“路要自己走,志要自己立,梦要自己圆……”临出门时他还送给我《新闻简明教程》、《新闻标题制作100例》、《耕耘录》、…  相似文献   

11.
当我站在领奖台上戴上军功章时,内心非常激动,我想,这军功章也有《军事记者》的一半。考军校落榜后,我立志要在新闻报道方面干出点成绩。凭着旺盛的热情,采写了上百篇稿件,竟连个“豆腐块”也未发表。在我进退两难时,商丘军分区政治部的领导向我推荐了《军事记者》(当时叫《新闻与成才》)。我一边学习杂志上介绍的经验,一边自己努力实践。几年来,我已在军内外报刊发表文章400余篇,被三家新闻单位聘为通讯员。在领受了反复捶打的痛苦和欢乐之后,我将永远深深地恋着她———《军事记者》,一本能陶冶情操,增长知识,充满希望…  相似文献   

12.
从小学到中学,直到后来当兵进军校,这期间已记不清有多少老师教过我。然而,随着时光的流逝,当初老师的容貌名字已记不清了。但唯有一位老师──《新闻与成才》,伴我度过4年军旅生活,使我走上了新闻成才之路,帮我圆了上军校当记者的梦。4载师生情,在我心头凝成一个浓浓的情绪,令我难以忘怀。1992年12月,我从皖西山区的一个偏僻小村来到二炮某部军营。紧张火热的军营生活,使我拿起了搁置已久的笔,每天训练间隙、业余时间,节假日,我都泡在写写画画上。入伍第一年,我就写了上百篇反映基层连队训练、生活的稿件,然而没有一篇能打…  相似文献   

13.
我的老伴袁秀英,今年75岁了,一辈子没进过学校门。但她却对《新闻爱好者》情有独钟。 1990年我离休后订了《新闻爱好者》,刊物上所登文章我篇 篇必读,从 而学 到了 不少 写作知识。10年来,我在各级新闻单位发稿千余篇,多次受到县、市领导部门表彰。我这个默默无闻的小学教师,成了全县闻名的“优秀通讯员”、“特约记者”和“老有所为先进个人”。 当我把市委宣传部颁发的“好新闻奖杯”捧回家时,老伴笑眯眯地说:“你得这荣誉,可是《新闻爱好者》的功劳呀!” 一天,我想找一本《新闻爱好者》查个资料,翻箱倒柜,竟连一本…  相似文献   

14.
董宾 《军事记者》2006,(1):68-69
上军校时,偶尔有几篇“豆腐块”上报,毕业后正好赶上所在团闹“稿荒”,全团大概有一年没有只字片言见报,领导自是心急火燎,当打听到我这名“小秀才”后, 以为来了救星,没等集训结束便把我留在了团宣传股。担  相似文献   

15.
迟来的爱     
开始学习新闻写作是三年前的事了。那时我刚从军校毕业分配到部队,部队领导曾语重心长地告诉我,年轻干部要多学习,多练练笔杆子。带着几分清高和豪情,把所见、所感、所思洋洋洒洒地行诸笔端,当我第一次将自己的得意之作拿给当时的新闻干事时,从他指点和鼓励的话语中,我猜到自己的第一篇“大作”要被“毙”掉了,心里不禁酸溜溜的。头一炮没打响,我不甘心。  相似文献   

16.
春节军校放寒假,我回到了家乡。乡亲们见两次参加高考、两次参加军校招考都未实现“跳龙门”夙愿的我忽然肩扛红牌、头戴红圈大檐帽、穿着干部服回到家乡,都惊讶不已。接连两次高考都名落孙山后,我抱着考军校、当军官的想法来到部队。可到部队后才知道,军队院校招生主要考核数理化等,而我偏爱文科,要想圆将军梦又谈何容易。一天,我到老乡处去侃大山,见他正津津有味地读一本书。看我去了就说:“天良,你是文科高中毕业生,学学新闻写作多好,就是以后退伍了也能用得上”。他随手把那本过期的杂志递给了我,我翻开见是一本《新闻爱好者》。我很快就破它迷住了,立即修书杂志编辑  相似文献   

17.
四年前,我在济南陆军学院学习时,队长刘玉云常找热爱新闻报道的学员谈心聊天。一次,我在一旁听刘队长与报道组的同志聊天时,得知队里二班学员任联士,1993年“过关斩将”考入军校,复试时因军事没过关被淘汰,被送回了原部队。回去后,他苦练军事技术,同时认真搞好文化学习,1994年终于以超出规定分数线120.5分的优异成绩再次走进军校,并顺利通过复试,成为一名光荣的军校学员。我从队长那里听到这一情况后,觉得这是一条好线索,随后我及时找到学员任联上作了深入的采访,并分析了当时部队官兵中存在的“习武冷”和抱怨考军校难的现…  相似文献   

18.
我是《新闻战线》的一名忠实读者,作为一名高校校报编辑,我坚持阅读《新闻战线》已有10多年,从中学到了不少东西,受到很大教益。在此我把我的经历和感受说出来,并真诚地向《新闻战线》道一声“谢谢!”1989年6月,我从大学毕业并留校从事校报编辑工作。由于我大学学的是数学,走上与新闻打交道的工作岗位后,我犯了难。虽然大学期间凭着爱好我采写了一些通讯稿,但正儿八经地办报纸,却有些吃力。为了使自己尽快进入编辑角色,弥补新闻知识上的不足,单位领导向我推荐了《新闻战线》。拿到《新闻战线》一读,便觉眼前一亮:它既…  相似文献   

19.
真正的老师     
自从几十篇稿件见报后,自己便有了什么“秀才”、“笔杆子”等雅号,不少学员前来向我请教写作技巧,并尊称“老师”,让我很难为情。压根没想到我一个不足两年兵龄的普通战士,居然会成了军校大学生的老师,心中那股兴奋劲就甭提了。直到有一天,学员队孙教导员带着几个学员一起邀请我到他们队为新学员们讲一堂新闻写作课,我这才慌了手脚。讲新闻写作课对我来说还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我哭丧着脸去找政委,寻找救策。政委听完我的话后,微笑着问我:“小王,你能在短时间内发那么多稿件,靠的是什么?”“全靠《新闻与成才》的启发和…  相似文献   

20.
分管《解放军报》军校宣传十几载,感受最深的一点是:学员最是出佳品。放大开来.也可以说:战士最是出佳品有例为证:去年下半年,为贯彻总政召开的全军院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中国军校》专版开辟了“育人笔谈”专栏,编辑组及时向各院校新闻干事约了一批稿子。然而,从大苗来稿看,材料化、件化的味道较浓,编发了几篇,领导不太满意,读也不太喜欢。正在组里冥思莆想如何提高稿件质量时,我发现一篇生动活泼的自然来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