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数学专业学生的数学意识以及数学思维的培养非常重要。本文根据开设《模糊数学》课程数年来的教学实践,从模糊数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出发,对在师专开设模糊数学课程的可行性、意义以及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了解现代数学发展主流方向等方面的具体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同一课程两位教师的不同引入方法,阐述了数学实验引入新课的优势,并提出:学生应该在"做数学"中形成数学概念;要让学生感到数学课有趣、好玩;教师要放眼于未来,认真做好数学课的引入.  相似文献   

3.
针对当前在数学类专业的课程教学中要强化实验教学,把数学实验、数学建模的思想融入到教学中的教学理念,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探索了有关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中引入数学实验的问题,并列举了特定的教学内容.提出了在引入数学实验后的教学模式中如何解决具有主导地位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矛盾问题,从而促进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数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数学教学不只是逻辑,还有实验,数学实验应由辅助教学模式、手段层面上升到课程层面,由教授知识上升到培养能力.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恰当地引入数学实验,让学生经历"实际问题数学化——建立数学模型——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5.
数值分析是大学本科数学和工科专业的重要课程,实验是数值分析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数值分析的插值实验的教学案例,分析了如何在实验中引入比较法,让学生在做实验的过程中获得理论知识的巩固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文章针对目前应用型人才发展的需要,结合《模糊数学》课程的特点和难点,基于数学建模竞赛的实践教学模式,给出了基于数学建模的《模糊数学》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发现两者结合的上课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7.
基于学生学习《概率论语数理统计》课程兴趣不高原因的分析,我们对本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优化整合《概率论语数理统计》及《数学实验》课程,在教学中引入课程实验及案例教学,改革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笔者就教改在改善学生学习兴趣的效果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分析表明:教学改革对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8.
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的Mount,HeIIke等大学相继在大学生中开设了一门引导学生去探索数学现象,猜想,进而发现数学知识的课程,把实验的思想引入到数学中去,称为"数学实验".在我国数学实验的开设与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从1995年开始我国把数学实验作为数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来研究.许多高校纷纷将数学实验课程及数学实验教学进行立项研究,希望探索出一条着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途径.数学实验为中学数学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革新了传统的教育模式,为将来社会输入合格的人才提供了新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9.
MATLAB在工科数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工科专业数学公共课程的教学实例,阐述将数学建模和数学实验的思想引入工科专业的数学课程教学中,运用MATLAB等数学软件来处理实际问题、设计数学实验的教学方法.实践教学表明,这个教学方法能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较好的提高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数学实验正在改变着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它的引入使数学教学变得直观、生动、易于理解和接受。本文针对远程开放教育学生特点,借助数学实验,对我校工科专业的《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并加以实例说明。  相似文献   

11.
数学实验教学的开展使计算机在数学学习中得到应用,由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他们知道如何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将数学知识学习与计算机实验操作相结合,充实和发展了高等数学课程的内容及其作用,强化了对学生数学素质、计算机应用能力、创新意识和工程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丁玲亚 《成才之路》2021,(15):40-41
数学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传统的教学模式会使学生认为数学知识很抽象、难懂,丧失学习数学的兴趣。而应用数学实验,可以有效改变现状,直观地展示数学知识,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文章基于数学实验的教学价值,从趣味性实验、微切片实验、主题性实验、应用性实验四方面入手,探讨数学教学中应用数学实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高职院校的高等数学课程建设需要将数学模型的思想引入,以培养抽象思维和动手能力为目标建设课程。通过建立课程资源网的形式加强学生自主学习,消化吸收高等数学基础知识,加强典型案例的讲解和数学软件的使用方法。强化数学实验的开展是提高学生理解运用数学方法和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林世平 《成才之路》2020,(6):108-109
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情与教学任务,以核心素养为出发点培养学生以数学眼光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教师要以灵活性、操作性强的教学策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图示引导强化运算能力,基于问题研究丰富几何直观,开展游戏实践拓宽逻辑思维,使学生学会借助数学语言精准表达数学问题与结果。  相似文献   

15.
数学核心素养培养是当下基础教育数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热点.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和创新精神,建立科学合理的数学核心素养评价指标体系是当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质疑式学习包括认知性质疑、迁移性质疑、创造性质疑.质疑式3维空间学习模式搭建了数学核心素养框架与课堂衔接的"立交桥";"634"质疑式学习发展空间模式,实现了数学学习过程的"提档增速".利用AHP软件及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的质疑式数学核心素养评价指标体系,有助于促进学生数学学科的高效学习及核心素养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职数学教育发展速度也在不断加快,高职数学教材领域也出现了很多新的内容。高等职业教育虽然发展比较快,高职数学出现了许多可以使用的创新数学教材,但是很大高等院校在高职数学教学中仍然保持传统的方法,并没有进行数学实验,这样根本无法解决实际问题。就高数教学探索创新模式,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倡数学实验,在高数教学中要融入数学实验,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7.
培养大批的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是我国信息化进程对高等学校提出的社会需求。数学类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重要基础课,教学中应该与计算机各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际紧密结合,而不要过于关注纯数学理论的科学性、系统性、严密性。特别是对于培养社会需求最广泛的应用型人才,应该融人数学技术,突出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引导,增强学生数值计算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从高等数学的教学实际出发,探讨了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认为高等数学的教学过程首先应根据专业需求确定教学内容,其次要根据学生与教学实际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并完善考核制度,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最终提高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李鹏奇 《成才之路》2022,(1):106-109
小学阶段是学生数学思维形成和数学能力培养的重要阶段.数学本身具有极强的抽象性和逻辑严密性,对于思维能力还处在发展阶段的学生而言,认识和理解数学的本质具有一定的难度.生活体验式教学模式契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需求,让学生通过真实生活体验,感受数学的魅力,掌握数学的内涵,逐渐形成数学思维,提高数学能力.文章从生活体验式教学...  相似文献   

20.
In this study I have investigated how alternative ways of teaching mathematics influence and affect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ECE) students’ attitudes towards maths and how they understand their own subjectivities as more or less mathematical during a 10‐week alternative maths course. The investigated course adopts a feminist post‐structural approach based on critical pedagogy and deconstructive theory and includes an 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 to investigative mathematics. The data used include the memory/narrative writings and process‐writings of 75 female teacher‐education students, collected from three different cohorts, in which the students describe their learning processes throughout the maths course. The study shows that, in the main, the students became much more positively inclined to the subject of mathematics after the maths course and agreed that this course had changed their understanding of their own mathematical subjectivity, albeit in different and varying way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