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让人文养育回归哲学课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诗是汉语言文学园地里一朵奇葩,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和审美意蕴,小学各年级教材里均选有一定数量的篇目.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对古诗这种特殊文体缺乏足够的认识,以一般现代文的阅读要求、方式来处理古诗学习中的问题,教学效果很不理想,也远未发挥古诗在儿童学习、成长过程中应有的价值.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古诗教学中一些基本问题重新梳理和思考.  相似文献   

2.
孟海英 《广西教育》2007,(11A):25-25
古诗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她源远流长,内容十分丰富,承载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内涵,小学各年级教材里均选有一定数量的篇目。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果用一般现代文的阅读要求来处理古诗的教学会造成小学生学习困难,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也不理想。因此,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对小学古诗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索尝试,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古诗是我国灿烂文化中的瑰宝,古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标提出并强调诸多新的教学理念.以往重视分析、串讲的古诗教学根本无法达到新课标提出的要求与境界.要达到这些新理念的要求,新的古诗教学方法应为:知诗人,解诗题 --抓字眼,明诗意 --想意境,悟诗情--倡个性,巧迁移.  相似文献   

4.
古诗是中华文化丰厚博大的象征,是民族文化智慧的体现。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古诗文的诵读、理解、教学评价等都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的工作中,要做好古诗教学。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古诗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5.
初中语文教学中,古诗教学是"重头戏",但也为教学中"难啃的骨头"。在古诗实际教学中,往往只顾考试需求,教学停留在背诵默写层面,对古诗中所蕴藏的巨大文化力量,挖掘甚少。学习古诗的真正意义,在于德育、智育、美育的综合发展。教学古诗,是字词音韵的审美体验,是古人今人的对话交流,是中华文化的一脉传承,是亘古不变的情感共鸣。  相似文献   

6.
张速 《教学与管理》2002,(10):57-58
怎样进行小学古诗教学呢?我根据新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教材实际,将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结合起来,以激发学生自觉背诵古诗的兴趣和帮助学生自主理解古诗内容为中心,初步构建了“二线四步”的教学模式,即课内、课外两条教学线索并行,并按以下四个步骤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古诗学习素质。  相似文献   

7.
古诗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现今的古诗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一种重教师讲解轻学生主动参与的现象.在学生机械性的依葫芦画瓢式的学习中,学生学得索然无味,缺乏创新活力.现代教学理论表明: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学生主体自我认识、建构、完善创新的过程.因此,在古诗教学中,我们应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让古诗教学焕发创新活力.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19,(80):39-40
思维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必须要经历的一个阶段,也是当前教育改革要求的重要内容,在小学古诗教学中,我们需要改变传统古诗教学模式,创新古诗教学方法,采取分类教学的方法,来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意味着提高学生古诗学习的质量。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还不够成熟,对于一些方面还无法深入了解,那么就需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升自身的思维能力,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让学生能够学会感悟事物,能够通过简单的表面事物联想到实际,产生相应的情感。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诗词是中国文学的精华.古诗由高度凝练的语言组成,寓意丰富.中小学古诗教学不仅是为了传承优秀的中国文化,同时也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人文情怀.古诗教学是我国古典文学的教育起点,凝练的语言、绘声绘色的情景描写、生动形象的意象,对提高我们的语言感知品味能力、审美能力以及想象力的培养都具有重要作用.从文学教学的角度讲,古诗这种体裁的文学作品,也是很好的教学素材.然而,在小学古诗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使得教学效果不尽人意.本文就小学课堂的古诗教学问题、教育教学理念和教育认知心理的角度,阐述小学古诗教学的思想,提出相关基本策略,旨在促进我国中小学古诗教学,为今后的人才培养做好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10.
古诗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小学语文课本中也包含丰富的古诗课文,是小学生必不可少的学习内容。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语文教育越来越重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强调了古诗教学的重要性。如何顺应新课改的要求,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增强古诗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深入理解古诗中的写作手法和情感,增强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和热情成为小学语文教师的重要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18,(92):6-7
古诗作为小学阶段学生喜闻乐见的课文教学内容,具有其自身独特的价值与地位。在新课标的指导下,随着教师在古诗教学观念上的改变,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古诗教学总体采用"自主、探究、合作"的模式。然而,古诗教学作为二种体感悟性的体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单纯灌输,学生缺乏个性理解的问题。依于此,笔者结合新课程标准所倡之理念,从教学手段入手思考如何构建小学中年级古诗教学的理想模式。  相似文献   

12.
孟锋 《教师》2013,(10):73-73
古诗是中华文明遗产的精华,是我国五千年文化历史的一朵奇葩,它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语文课标》中明确指出:"小学生要诵读、背诵优美的古诗不少于160篇。"优美的古诗不仅容易记忆,而且能陶冶情操,增加学生自身的内涵,并了解我国的文明历史。然而目前,由于古诗离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差甚远,古诗中出现的文意、字音又与现代语言文学不相同,因此小学教师在古诗的教学中存在一定阻碍,本文针对小学古诗教学的现状,具体案例具体分析,浅谈关于小学古诗  相似文献   

13.
大纲明确指出低年级的古诗教学 ,重点应放在朗读、背诵和识字、写字上 ,在理解上不提要求。针对这点 ,我认为在教学古诗时 ,应该采取多种形式的读和背 ,才能使学生快懂乐学 ,从而引导学生披文入情 ,用心感受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例如在教学古诗《草》时 ,我是这样设计教学过程的 :一、启发谈话 ,导入新课1.出示小草实物图 ,问 :这是大家都经常见的小草 ,你们知道小草的生长特点是怎样的吗 ?学习一首古诗以后你们就知道了。2 .揭题 ,板书 ,齐读 ,简介作者白居易。3 .口述学习任务 :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古诗《草》。二、初读课文 ,感受意…  相似文献   

14.
古诗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备受关注的部分,然而这也是较为薄弱的部分.古诗教学往往存在着一些不足需要加以改善,如过于强调背诵、学生参与感不强、教师古诗涵养不够、古诗理解难度较大等.本文从利用情境、多样结合,以诗解诗、融会贯通等方面分析探讨了如何提升古诗课堂教学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古诗开放教学”是与传统的封闭的古诗课堂教学相对的 ,以开放为理念 ,以学生为主体 ,以多媒体为手段 ,充分开发和利用语文古诗教学中课内与课外 ,教师与学生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与“交流”的生态环境资源 ,为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一、教学目标开放古诗教学目标是指在古诗教学过程中要达到的要求。它包括各年段 ,每课时的目标。但总的目的是使学生初步认识祖国古代社会的习俗、风情 ,了解古代社会状况、历史知识和历史人物 ,接触某些历史阶段的典章制度、名物、掌故及古代文化艺术 ,古代科学技术的伟大成就等 ,从而开阔学…  相似文献   

16.
古诗教学是审美教育的重要平台,在古诗教学中,我们除了要让学生会背、会默、会理解古诗,还要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音韵美,走进古诗的情境美,感悟古诗的精神美。2011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要带领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内容,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理解与感悟,但是,目前的古诗教学,往往把教学目标定位在学生能够默写古诗,能够写出古诗的诗意,而忽视了古诗中的美  相似文献   

17.
钟丽 《海南教育》2008,(6):77-77
教师怎样才能教好小学语文教材中那些精美的诗歌呢?下面结合小学语文十二册《古诗三首》谈淡诗歌教学。 一、诗歌教学理念的设计 第十二册《古诗三首》是小学阶段的最后一课古诗,教学时要以新课标有关学生学习古诗的评价要求和阅读能力的评价要求为依据,以评促学,评中导学。使学生初步掌握阅读古诗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优秀古诗。需要学生去赏析、去理解、去想象。古诗语言精练,内容丰富,意境优美,富有节奏。更值得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去分析、去领悟。尤其是教会学生抓住重点字把握古诗更深刻含义是教学古诗的重要环节。[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在小学古诗教学中,教师应掌握一些基本的教学步骤.小学古诗教学的基本步骤为:揭示课题,介绍作者生平及时代背景,解释课题,领读课文,释疑词语,分析诗句,加深理解,想象意境,表演情境,总结课文,朗读指导,布置作业等.教师应从教学实际出发,灵活地加以运用.  相似文献   

20.
数量词是古诗的重要组成部分,颇具感染力和艺术性.因此,古诗教学过程中不容忽视数量词的存在.为了更好地展示数量词在古诗中的作用,教师要充分研究数量词在古诗中的表达功能,并且力求通过数量词的教学展现古诗词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