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词人的生活经历对其创作的影响。2、背诵本词。(二)能力目标:1、训练朗读,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2、引导学生体悟词的意境和语言,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对词的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2.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宋代衣食住行、文化娱乐、节庆风俗等方面社会生活的基本情况,引导学生认识古今社会生活风貌的区别与联系,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2.过程与方法(1)设置情景,引导学生如临其境地了解宋代衣食住行、娱乐、节庆风俗等方面的社会风貌。(2)通过讨论,使学生对古代的缠足现象具有客观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年级:三年级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一)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热爱生活、观察生活和表现生活的积极性,在创作节奏表现音乐内容的过程中,体会创作的成功和欢乐。2.激发学生热爱小青蛙,保护益虫的思想。(二)技能目标:1.通过让学生用语言描绘出《小青蛙》的故事,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语言表达能力。2.引导学生进行节奏创编,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胆识,让学生逐步养成多向可变思维的习惯。(三)知识目标:引导学生了解二胡齐奏曲《小青蛙》所描绘的音乐形象。教学内容:1.编创音乐故事《小青蛙》。2.欣赏二胡齐奏曲《小青蛙》。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  相似文献   

4.
[教学目标知识] 1.通过调查,了解多种多样的交通运输方式。2.感悟几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3.体会现代交通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树立爱护交通运输设施的意识。  相似文献   

5.
现代交通运输与人们社会生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乘公共电车和汽车是他们与交通运输发生的最经常的联系,因此,课程把这部分内容单列标题,进行比较详细的讲述。这是本课的教学要点。本课由两部分组成:(1)学习乘公共电车和汽车;(2)学习乘轮船和火车。课文以一个小学生能够独立乘车为标准,从看简单的交通图、看站牌、上车后注意事项三个方面讲述了  相似文献   

6.
一、学习背景粮食是人类生存的最主要的食物,也是人们生活的主要资源。让学生从小了解我国资源情况非常重要,特别对于习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独生子女,应从小懂得珍惜资源,关心社会、关心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二、目标设计(一)教养目标1郾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粮食是人类生存的主要资源。2郾让学生了解市面上粮食食品的品种及价钱,从中发现“粮食合理搭配,有利身体健康”。3郾使学生了解几种大米制成的广州特色美食。4郾让学生接触现代信息媒体,利用网络信息功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现代信息技术学习。(二)教育目标1郾让学生懂得珍惜粮食、不…  相似文献   

7.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铁路的作用、影响公路建设的因素以及世界内河航道的建设状况;以京九铁路为例,理解交通运输网中线的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2 .能力目标:学会对某一具体的交通运输线进行区位因素分析和选择。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关注祖国经济建设,利用所学知识建设祖国的崇高热情。重点、难点 影响京九铁路线区位选择的因素;分析影响交通运输线的主要区位因素。教学方法 竞赛抢答法(课前宣布竞赛规则)、讨论法、案例分析法。教学用具 多媒体设备、课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歌曲“东方之珠”。[提问]东方之珠指哪一座城市?(香港…  相似文献   

8.
现代交通运输与人们社会生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乘公共电车和汽车是他们与交通运输发生的最经常的联系,因此,课程把这部分内容单列标题,进行比较详细的讲述。这是本课的教学要点。本课由两部分组成:(1)学习乘公共电车和汽车;(2)学习乘轮船和火车。课文以一个小学生能够独立乘车为标准,从看简单的交通图、看站牌、上车后注意事项三个方面讲述了乘公共电、汽车的常识。  相似文献   

9.
《交通运输工程概论》是交通类专业面向大学一年级实施的一门专业先导课程,因此从交通运输工程类本科学生培养过程角度,确定了引导学生了解专业涉及领域的基本轮廓线条和任务演变,使其在其后展开的专业课学习中能够将各门专业课知识贯穿成为一个整体,建立乐于学习和探索学习态度的教学目标,组织由一个前导板块、四个行业工程领域板块、两个服务体系板块和三个技术板块构成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强调学生观察能力、获取知识能力和双语能力的培养,并对相应的评价考核体系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江苏少儿版小学美术第五册《动物面具》。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了解动物的基本特征,培养审美、观察和想像能力,制作有个性特征的动物面具,进一步了解面具的特点,认识动物的面部特征。2.操作目标:学会用生活中各种材料通过剪、贴、挖、画等手段制作有趣的动物面具,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以及动手操作的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与动物的亲近感,引导他们关注自然、热爱动物,渗透生态保护意识。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动物,并能抓住动物的主要面部特征。教学难点: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材料制作有趣的动物面具。教学准备:彩色纸、彩…  相似文献   

11.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词人的生活经历对其创作的影响。2、背诵本词。(二)能力目标:1、训练朗读,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2、引导学生体悟词的意境和语言,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对词的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12.
教学目标1.知道交通运输的重要性。2.理解交通运输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3.能发现生活中的交通问题,通过调查得出自己的结论。4.能举例说明交通堵塞、交通事故给城市生活带来的问题。5.愿意合作并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6.对遵守交通规则、维护交通秩序,关心社会生活形成认同感。教学过程一、做个小调查1.同学们,今天早晨你们是怎样来到学校的,采用了哪种交通工具?2.生活中有哪些常用的交通工具?3.去北京路购物你采用过哪些不同的交通方式?所用时间有什么不同?4.以前寒暑假你和父母外出旅游时分别采用过什么交通工具,为什么?犤点评:选取学生…  相似文献   

13.
《麋鹿》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的一篇课文,它介绍了我国珍稀野生动物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体现了国家对野生动物的高度重视。教学第一课时,我主要让学生了解被称为"四不像"的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一、教学目标(1)能力目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认知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情感目标:能理清课文脉络层次,了解麋鹿的外形和生活习性。二、教学重点、难点了解麋鹿的外形和生活习性。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14.
教学目标1.了解罗布泊的今昔及变化原因,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2.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3.联系现实,关注环保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1.关注生活畅谈感想(1)同学们,课前我们已经收集了许多助残日的材料,了解了许多残疾人的生活和有关图片,有许多同学已经走近了我们周围需要关爱的残疾人,现在你们是否有话要说呢?(2)学生自由谈。犤课外收集材料是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一种能力,不但能使学生开阔视野,还能使学生了解生活。生活是学习的舞台。关注生活,体验生活,使生活与课堂产生心与心的呼唤,情与情的相牵,思与思的碰撞,神与神的交融。犦2.激情导入走进课文(1)是啊,关爱、尊敬残疾人是一份多么美好的事,今天我们一起走近一位残疾小姑娘,并来感受一下她的内…  相似文献   

16.
交通工程作为交通运输工程学科的主干课程之一,具有系统性、综合性、实践性等特点。结合交通运输(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培养思想、目标与特色,梳理交通工程课程与相关专业课程之间的联系,提升其在专业培养体系中的定位,促进课程建设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引导、启发,让学生感受、了解音乐与生活的密切关系,认识音乐对自己生活的影响和意义。 2、通过作品收集和互动学习,发展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深化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认识,陶冶性情,孕育雅性。 3、启发学生懂得创造性地应用音乐,懂得享受美好的音乐生活,从而拥有一个幸福的音乐童年。  相似文献   

18.
邸颖 《黑河教育》2013,(3):36-36
教学目标1.了解靠垫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能用中心对称式、轴对称式图案设计、制作美观实用、富有个性的靠垫。2.在学习中提高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在欣赏与表达的同时提高学生眼和手的能力。3.在欣赏与制作中培养学生对生活和环境的关注能力,激发学生美化生活的强烈愿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靠垫纹样的设计。难点:作品新颖、构思巧妙及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学习目标1.我知道:了解靠垫的用途与文化。  相似文献   

19.
赵枫 《现代语文》2013,(6):51-53,2
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了解寓言体的特点。2.体味庄子的哲学思想。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分析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2.透过庄子汪洋恣肆的语言把握其深邃思想。情感目标:1.初步感知庄子作品的哲思之美。2.引导学生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创新目标:引导学生结合时代特征和自我经历感悟《逍遥游》的深刻内涵,赋予其时代气息。  相似文献   

20.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关注生活中平凡的行业人,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2.引导学生感受抒情和议论在表现人物形象中的作用,能运用恰当的抒情和议论丰富人物形象,抒发自己的情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