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苏南富裕乡镇居民体育消费需求逐步发展,呈现出体育消费需求生活化、多样化、新奇化和高质量化的特点。目前苏南富裕乡镇的体育消费结构主要还是以实物性体育消费需求为主,然后依次是参与性体育消费、观赏性体育消费和博弈性体育消费。结合苏南实际,笔者认为引导当地体育消费的合理升级需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要时刻关注当地群众的体育消费需求变化,拓展体育消费人口比例,特别是潜在的人群;二是要树立"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的理念,为当地体育消费需求的发展构建良好的外部环境;三是要细分体育消费市场,实现合理的多极化发展。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对呼和浩特市居民的体育消费水平、主要体育消费项目、体育消费结构以及影响居民体育消费的因素等问题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居民对体育的功能和作用有深刻的认识,实物性体育消费占主导地位,非实物性的"健身活动"等消费比较低。居民因经济状况不好、缺乏体育消费环境和没有闲暇时间而导致体育消费水平较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呼和浩特市居民体育消费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3.
广东省小康居民体育消费现状与趋势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广东省小康居民体育消费现状与趋势的调查研究与分析,认为广东省小康居民的体育消费整体水平虽然还处于初级阶段,但居民实际体育消费在悄然增长,且在家庭消费支出中的比重越来越大;不同档次的体育消费群体已初见层次化格局的特点;实物性体育消费仍占主导地位,非实物性体育消费呈上升趋势.只有针对其体育消费的特点,因势利导,才能推动其体育消费水平的稳步提高.  相似文献   

4.
苏北地区城镇居民体育消费现状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资料、社会调查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苏北地区城镇居民体育消费水平、结构和影响因素等问题进行了详细地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苏北地区城镇居民体育消费总体水平较低,消费结构不合理,实物性消费占主要地位,影响居民体育消费的因素包括居民收入、价格、观念等方面。初步探讨了苏北地区体育产业和体育市场的发展前景,未来该地区居民体育消费方向。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小城镇居民体育消费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法等对城镇化下河南省小城镇居民体育消费现状进行调查,调查发现:河南省小城镇居民体育消费水平普遍较低;小城镇居民体育消费以实物性消费为主,观赏性体育消费比例过低;强身健体、娱乐享受、朋友或邻居影响等因素是居民体育消费的主要动机;经济条件、缺乏组织与指导和缺乏体育设施是影响居民参与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就提高河南省小城镇居民体育消费提出相应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苏南富裕乡镇的基本情况及对其与英克尔斯标准的比较分析,对富裕乡镇进行明确的界定,并对苏南富裕乡镇体育管理与运行机制进行调查,分析认为:在现行乡镇的体育管理上仍存在着机制松散、依赖性强、人为因素左右兴衰、经费缺乏保障等问题;在运行机制上基本上仍按国家、社会办体育的旧模式行事。  相似文献   

7.
城镇居民不同职业群体的体育消费现状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采用文献研究和社会调查等方法,对合肥市城镇不同职业群体的消费水平、动机及结构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合肥市城镇不同职业群体的体育消费观念发生了转变,体育消费水平受其收入水平的影响,其消费结构侧重于实物性体育消费.在现状调查和结构分析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一些扩大合肥市不同职业群体体育消费的有效建议.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苏南富裕乡镇的基本情况及对其与英克尔斯标准的比较分析,对富裕乡镇进 行明确的界定,并对苏南富裕乡镇体育管理与运行机制进行调查,分析认为:在现行乡镇的体 育管理上仍存在着机制松散、依赖性强、人为因素左右兴衰、经费缺乏保障等问题;在运行机 制上基本上仍按国家、社会办体育的旧模式行事。  相似文献   

9.
苏南富裕乡镇居民体育消费特点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社会学研究方法,对江苏南部富裕乡镇各年龄段居民体育消费情况进行了总体调查,研究发现富裕乡镇居民人均月体育消费水平低于10元,中青年人为当地体育消费主流人群,老年人的体育消费水平极低;在体育消费内容上,居民直接性和观掌性体育消费比例偏小,体育服装消费占很大比重,消费结构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体育消费目的上,健身是绝大多数乡镇居民体育消费的目的,年轻人群注重消费的娱乐健身目的,中青年人群的体育消费目的较为均衡。对此提出了引导富裕乡镇居民正确体育消费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等方法,对西宁市城镇居民的体育消费水平、体育消费结构以及影响居民体育消费的因素等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西宁市城镇居民的总体体育消费水平较低;消费结构不合理,实物性体育消费仍占主要地位;制约居民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有经济收入水平、观念、价格等。针对以上结论提出了以青海省自身的要素禀赋为依托,建立外向型为主的、集约化的体育产业和体育消费市场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1.
采用了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就江苏省城乡居民体育消费行为现状和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显示,江苏省城乡居民的人均收入呈逐年递增趋势,在体育消费水平上,苏中高于苏北和苏南,苏北最低,出现了体育消费投入和区域经济收入的非同步增长现象。但总体上看,仍呈现出一定的对应关系。我省居民的消费主要以实物消费为主,观赏性体育消费和休闲类体育消费的水平偏低。居民所能承受的每次最高观赏竞技门票价格,男、女居民间,苏北、苏中、苏南居民间,城市、乡镇人群间,在0-1元、6-10元和11元以上的三段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12.
探讨广州市不同社会分层下社区居民的体育参与情况,为居民进行合理的体育参与提供理论支撑。研究方法包括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结果显示,(1)不同社会阶层人员参与体育的目的不同,以健身为目的最多;(2)体育参与项目上,小球类项目、跑步、散步和广场舞最受欢迎;(3)健身房和小区广场是最受欢迎的体育参与场所;(4)体育消费水平与收入存在相关,收入高的阶层人员其体育消费高;(5)对体育重要性的认知上各阶层存在显著差异。提示社区体育需根据不同的社会阶层的居民开展项目、组建场所,不断提高不同社会阶层人员的体育参与,达到提高居民体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我国部分地区残疾人体育消费现状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当前我国部分地区残疾人的体育消费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残疾人存在一定的体育消费意识但其消费行为较差,体育消费水平较低,消费结构不尽合理等。最后从实际出发,提出了针对性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中等城市中产阶层运动休闲消费场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社会阶层化对中国社会结构的影响已经越来越明显,运动休闲消费的阶层化现象已经被人们所意识到并重视,但社会阶层化对消费会产生什么影响,特别是对阶层人群运动休闲消费的影响却很少有人探讨。在社会分层研究中,学者们更注重大城市中产阶层的收入、受教育程度、社会地位等方面的分化。本文主要研究中等城市中产阶层运动休闲消费的态势,着重探讨社会的阶层分化与运动休闲消费场域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中等城市中产阶层人群运动休闲消费场域与他们的学历、年龄、消费认同、社会地位有很大的关联;社会体制、消费动机、经济收入对中产阶层的运动休闲消费场域的影响也很大。  相似文献   

15.
为了考察体育消费与锻炼行为阶段变化的关系,了解高知人员的体育消费特征,采用锻炼行为阶段量表等工具对587名高知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高知人员处于不同锻炼行为阶段的体育消费差异。结果为不同锻炼行为阶段的体育消费金额的差异显著(P0.05),不同锻炼行为阶段拥有的体育产品数量的差异显著(P0.05)。结论:1)高知人员体育消费水平较高,有追求高质量高档次的特点,消费结构比较合理;2)体育消费水平伴随锻炼行为的发展(前意向→意向→行动→坚持)大幅度增长;3)处于锻炼行为高级阶段的消费者更愿意在体育活动中投入资金,倾向于消费高质量高档次的体育产品;4)体育器材和运动服装消费增长幅度最大的是在"行动→坚持"变化阶段,体育资料消费和近期其他体育消费增长幅度最大是在"意向→行动"变化阶段,在这些变化阶段加强对应的体育产品和服务有利于体育锻炼行为向高级阶段发展。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高职院校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自编的高职院校学生体育消费调查问卷。对956名江苏省高职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表明:江苏省高职院校学生的体育消费意识较弱,体育消费观念有待加强;体育消费结构以实物型消费为主,劳务型消费为辅。实物型体育消费水平明显高于劳务型体育消费水平;江苏省高职院校学生的性别,生源,月生活支出是影响江苏省高职院校学生体育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广东、陕西两省11所高校的1701名大学生进行体育消费调查。目的在于通过对比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水平、特点、动机的研究,引导大学生进行正确的体育消费,创造良好的体育消费环境。研究结果表明,两省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水平有较大差距;大学生的体育消费以体育实物型消费为主;男、女大学生在体育消费选择上有较大差异;体育消费品价格、性别和运动参与积极程度是影响大学生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体育消费行为理论探索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等研究方法,以消费者行为学理论为基础对体育消费行为理论进行探索,首先对将"体育消费"纳入"体育消费行为"研究范畴的必要性进行了阐述,其次对体育消费行为进行了概念界定及分类,最后尝试建立起体育消费行为系统动态模型。其研究目的是对体育消费行为理论进行探索,为体育消费行为的实证研究构建理论支撑,改变现有的体育消费研究缺乏理论支撑的现状。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圈子文化”的特点及其中能够对体育消费起促进作用的因素,认为“圈子文化”能提高人们体育消费的可能性和体育消费总额,一定程度上优化了我国的体育消费结构,提高了人们在体育中消费选择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