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7 毫秒
1.
听一位老师执教当代作家李森祥的小说《台阶》一课,在分析探究父亲的形象时,老师在课堂上设计了这样一个很有探究意味和探究价值的思考题:  相似文献   

2.
今天要上说话训练课《转告》。我们年级组的几位老师想用情境创设的方法来进行。课间 ,张老师兴冲冲地走到我们班 ,佯装要找我。不知道真相的学生热情地告诉她 ,朱老师不在教室里。于是 ,张老师一本正经地请学生转告我一件事 :“星期六 ,请朱老师到她家旁边的书店替我买一本《中国儿童文学精品选》。”上课了 ,我刚走进教室……全班学生马上七嘴八舌地叫嚷起来 :“朱老师 ,刚才张老师找你……”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 ,气氛非常热烈。我心中窃喜 ,兴致盎然地开了课 :“……其实 ,刚才同学们把张老师的话转告给朱老师 ,这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  相似文献   

3.
让语文课充满生机,让学生对并不考的课本内容感兴趣,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和写作水平,成了每一位语文教师的最高理想,也是体现一位语文老师是否具有魅力的重要方面。那么,如何让学生对我们所教的现代文感兴趣,在享受乐趣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接受语文知识呢?下面我以李森祥先生的《台阶》为例对此教学法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4.
《中学语文教学》2007年第8期刊登了杨先武的《可敬而又可悲的父亲——〈台阶〉意蕴新探》,同年第10期又刊登了王君《〈台阶〉的结尾是败笔吗?——〈台阶〉意蕴再探》。拜读上面两篇文章,我不由想起了自己2004年与作者李森祥的通信。他在给我的复信中说:  相似文献   

5.
每当教完一届学生,我都会以《我最喜欢的老师》为题目,让学生自由作文,以聆听学生的评价.寻找工作中的得与失。也许我是班主任,也许我是语文老师,也许工作还算出色,在以往,“赞扬”我的学生总是不在少数。而这一次,却令我大吃一惊,全班竟有百分之八十的学生选择了朱老师——一位“相貌平平”的自然老师。朱老师已年过花甲,  相似文献   

6.
当前的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有待改进。“两练一结”的阅读教学策略,有利于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既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又全面提高了教学效益。本文以李森祥的小说《台阶》为例,拟对这一策略作一个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7.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八课是李森祥的小说《台阶》,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在“课文研讨”的“把握意蕴”部分从两个角度分析了该小说的中心——“①从人类需要层次论的角度:父亲毕生的奋斗就是要赢得尊重……父亲以他的力量,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可谓理想远大。  相似文献   

8.
李森祥的《台阶》是一篇文质优美的小说,此文已经选入中学课本。读此文后,让人体会到作为普通人的“父亲”建造“高台阶的屋”奋斗历程之艰辛,更让人产生崇敬和怜悯的双重感情色彩。然而对此文的理解,却是仁智相见。  相似文献   

9.
读罢“朱老师骗人”这个案例 ,我首先是一声叹息———唉 ,现在的语文课 ,越来越难上了 !朱老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转告” ,精心创设了情境 ,可谓用心良苦。可学生却大呼上当受骗。唉 ,我们的学生到底怎么了 ?接着 ,很自然地回想起我曾经执教过的几堂语文公开教学课。在《五彩池》的教学中 ,我对学生说 :“老师有一个朋友 ,是专门负责宣传五彩池旅游的 ,他听说我们今天要学习《五彩池》这篇课文 ,想请我们帮一个忙 ,帮助他设计几条宣传五彩池风光的广告语 ,你们乐意吗 ?”在《智能鼠捕鼠》想像作文教学课中 ,我对学生说 :“最近 ,科学家…  相似文献   

10.
在《小学教学》编辑部举办的“全国小学魅力课堂教学大赛暨名师大课堂教学观摩会”上,我有幸聆听了朱乐平老师执教的“用字母表示数”一课,深为朱老师简约而不简单的课堂所折服,与听课的学生一起享受了一次数学理性思考的盛宴。  相似文献   

11.
《台阶》是李森祥的一篇意蕴丰富的小说,通过讲述“父亲”操劳一生盖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的故事,塑造了一个中国农民式的父亲形象。这样一篇文章,如果只是根据文中的叙述泛泛解读.学生只能得出这样一个认知:文中的“父亲”是一个勤劳、厚道谦卑、渴望受人尊重,有着愚公移山精神的人,作者充满了对“父亲”式的农民的同情与怜悯。这样的解读太浅,  相似文献   

12.
李森祥的《台阶》有多种解读.有人以为父亲倾其一生造九级台阶不值得,王君老师的观点是必须要讲出父亲的伟大.以台阶的从无到有,从有到更高以及台阶背后的密码三个方面进一步探讨父亲伟大的深层原因:父辈们为下一代奠定基业的良苦用心及由此而暗藏的人类前行的精神密码.  相似文献   

13.
《语文知识》在1991年第9期中发表朱秀明老师所写的《<少年中国说>注视质疑》一文中认为“乳虎啸谷,百兽震惶”之句中乳虎之“乳”为生殖的意思,因而说乳虎为母虎,我认为值得商榷。一、朱老师认为《少年中国说》一文注释是根据现代汉语的意思而解释的,但朱老师忽视了“乳”字古代是多义字,不仅单指生殖而言,还  相似文献   

14.
《西安晚报》登载了这样一则令我十分震动的报道:2001年4月17日晚,陕西省山阳县两岭乡中学初一(1)班学生席飞发现自己的10元钱丢了,同学便将此事告知了班主任朱老师。第二天早上,朱老师在课堂上提出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来选“贼”,同学们分别投了票,接着朱老师草草翻看了“选票”后,当即宣布学生刘金满、吴力鹏有嫌疑,并责令二人站到讲台上来。刘吴二人“当选”后心中不服,向朱质疑证据是什么?朱举着手中的“选票”说:“这就是证据!”两位被冤枉的同学怎么也理论不过老师,竟被迫站在讲台上“示众”了近80分钟。  相似文献   

15.
李森祥创作的小说《台阶》,作为教材编入八年级语文课本,较详细叙述了父亲盖新房、筑台阶整个过程,字里行间蕴含着父亲的勤劳善良、淳朴谦卑、顽强和伟大!  相似文献   

16.
不久以前,我到和平县(广东)贝墩公社慎行小学附中初一班听课。语文教师朱春锦老师在课堂上做到了精讲多练,讲出新意,练到实处,学生学有所得。朱老师这堂示范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上课了。朱老师首先提出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在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是否学过有关鲁迅先生的课文?是讲什么内容的?”沉默片刻,有的同学议论开了,朱老师让一个学生起来回答,那同学回答说:“在五年级时,我们学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是讲鲁迅先生热爱人民,憎恨敌人;为别人想得多,  相似文献   

17.
每当快教完一届学生,我都会以《我最喜欢的老师》为题目,让学生自由作文,以倾听学生的评价,分析工作中的得与失。也许因为我是班主任,也许因为我是语文老师,也许是我的工作还算出色,在以往,“赞扬”我的学生总是不在少数。而这一次,却令我大吃一惊,全班竟有百分之八十的学生以朱老师——一位“相貌平平”的自然老师为写作对象。  相似文献   

18.
《台阶》是李森祥的一篇小说,通过描写父亲终年辛苦,积铢累寸,准备了大半辈子,终于建成了一栋有九级台阶的新屋,而新屋落成了,人也衰老了,身体也垮了……在我们细细品读《台阶》之后,才发现父亲在台阶背后所暗藏着的更深层次的涵义.  相似文献   

19.
一、精心设计导语 ,激发兴趣。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了一半。在导入新课时 ,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学习兴趣把生字分类 ,并把生字出现在一幕幕使学生喜爱、令学生惊奇的情景之中 ,从而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例如 :在开学的第一天 ,我是这样导入的 :“同学们 ,你们好!我是朱老师。你能说说你的名字吗?”学生会很乐意地说 :“我是×××。”这样 ,利用老师和学生见面谈话的第一时间 ,我就相机出现生字 ,让学生认识“同学、你们、朱老师、名字、我”。又例如 ,我在教学《小壁虎借尾巴》时 ,我是这样导入的 :“同学们都喜欢猜…  相似文献   

20.
当代小说家李森祥的短篇小说《台阶》,是苏教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同时入选人教版语文第八册教材。我在备课时发现,苏教版选文删去了原有的两段文字,仔细品读,这些文字意味深长,断不可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