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游戏说明:全体幼儿围成一个圆圈。请一位小朋友扮演开碰碰船者,在圈内小跑步,手做握方向盘动作。全体小朋友边唱边拍手,唱到“碰碰碰,碰碰碰”  相似文献   

2.
童谣大变身     
为了给幼儿不断推出新的体育游戏,我对一些童谣进行了创编。如我把童谣“小老鼠上灯台”做了这样的变动:1.在老师唱到“小老鼠,上灯台”时。幼儿做上灯台的动作(爬上做灯台的体育器材)。2在老师唱到“偷吃油,下不来”时,幼儿即兴做手足无措的动作。3.在老师唱到“喵喵喵,猫来啦”时,扮猫的幼儿做捕老鼠的动作,扮小老鼠的幼儿即兴做惊慌失措的动作。  相似文献   

3.
小松鼠回家     
目的:培养幼儿听音乐变换动作的能力。玩法:前奏起,一部分幼儿扮小松鼠,另一部分幼儿每两人一组面刘面站立,手拉手扮树洞。松鼠数要多于“树洞”。第一段音乐,小松鼠边唱边小跑步自由自在地在“树洞”中钻来钻去捉迷藏,到最后两小节时,小松鼠要迅速找到一个“树洞”蹲下;找不到“树洞”的松鼠算输。交换角色后游戏继续进行。  相似文献   

4.
每次用木偶进行教学后,孩子们总是渴望能亲手操作木偶。为减轻幼儿的操作难度,我将木偶操作要领和手指活动方向规律编成了儿歌“玩木偶”(附后)。我们采用游戏口吻让幼儿明确手指在操作木偶时的分工,让幼儿掌握重点、难点。如训练中指时可以这样说:“大拇指看好小弟妹,中指再见去开会(大拇指压住无名指、小指,让中指活动)。”训练三指协调动作时,可做“小乌龟赛跑”(将无名指、小指握紧,食指伸直向前,中指、拇指以最大限度分开按在桌上,  相似文献   

5.
游戏说明: 游戏时请15名幼儿作小鸟,场地中间放上14张小椅子,椅子比幼儿人数少一。音乐起,扮小鸟的幼儿边唱边绕着一排小椅子飞,唱到“月亮婆婆陪你一起去睡觉”时,就一人坐一张小椅子,作双手合掌于脸旁侧向右边作睡觉状。有一个幼儿坐不到椅子,就带  相似文献   

6.
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在幼儿园里是由教师和小朋友共同完成的。在教学过程中怎样才能充分发挥幼儿的积极主动性,我认为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兴趣是学习的前提,只有当幼儿对学习的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有求知的欲望。例如,我在讲授故事《金鸡冠的公鸡》时,针对幼儿喜欢木偶表演这一特点,采取了用木偶表演和教师绘声绘色地讲述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当我讲到“狐狸又来了”时,小朋友看着那狡猾的狐狸,表情特别紧张。这样就把幼儿带进了做事情境中,使幼儿进入了角色。在重新做木偶表演的过程中,我又进行启发性提问,引导幼儿回忆故事内容,幼儿很快熟悉了故事情节,记住了小动物的对话以及黑幽幽、急腾腾等新词,并且学会了狐狸每次骗公鸡时唱的歌。课  相似文献   

7.
跳圈圈     
目的:练习站圆圈和跳跃动作。方法:男女儿童相间,拉手站成一个大圆圈,全体面向圆心,边唱边表演。可在地上画大、小双行圆圈,使儿童跳得准确、轻盈(见图一)。1-2小节:分成双行圆圈。唱到“大圈圈”时男孩走四小步(至大圈圈位),然后拉手围成一个外圈。唱到“小圈圈”时,女孩向圈内走四步(至  相似文献   

8.
变魔术     
一天,幼儿在玩桌面游戏时,我发现黄嘉栋小朋友把一块积木放进了自己的口袋,游戏结束后也没拿出来。晨间谈话时,我问全班幼儿:“想不想看谈老师变魔术?”大家都说想,我就学着魔术师的样子边比划边说:“我变块积  相似文献   

9.
●寻找切入点一天,我边给幼儿讲《三只蝴蝶》的故事,边舞动自然角里的蝴蝶标本,模拟故事场景。幼儿一边听一边跟着“飞”了起来,还说“我是红蝴蝶”“我是黄蝴蝶”,有的甚至想像自己就是小蜗牛、小螃蟹。幼儿的生动表现激发了我的灵感:我何不抓住这个契机,发动幼儿创设一个仿真的“丛林世界”,开展角色表演活动呢?这样不仅能把自然角的内容融入角色表演活动,帮助幼儿了解有关自然知识,还能让幼儿更好地理解友情。(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某些表现可能是无意识的,却往往包含了很有价值的教育契机。如果我们能敏锐地捕捉这些生动表现,就有可能成为…  相似文献   

10.
小房子     
玩法: 幼儿手拉手围成一圈,作为“小房子”,选5个幼儿分别扮演鸭子、青蛙、公鸡、兔子、狗熊。唱第一段时,“鸭子”站在圈外。音乐起,①~⑥全体幼儿边唱歌,边拍手,原地踏踮步。⑦~(13)“鸭子”在圈外跑,其余幼儿边唱边学鸭子摇摇摆摆走路,唱到“呷呷”叫时站住。(唱第二、三、四段时,“鸭子”改为“青蛙”、“公鸡”、“小兔”,根据这些动物特点,分别设计不同动作,如青蛙跳跃,公鸡头一伸一伸……)(14)~(19)“鸭  相似文献   

11.
教幼儿舞蹈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教幼儿跳舞时,教师常会因幼儿把握不准舞蹈动作而烦恼。我通过学习和实践,感到教师教幼儿舞蹈时应注意这样几个问题。一、帮助幼儿理解音乐要教好舞蹈,首先要丰富幼儿对音乐的感性认识。如教幼儿跳《小木偶舞》前,我操作着术偶表演各种动作,并放起音乐,让幼儿在观看木偶表演的同时,对音乐表现的内容有初步的印象。幼儿看完表演后,我再次放音乐,鼓励幼儿学木偶表演,此时有很多幼儿伴随着音乐手舞足蹈起  相似文献   

12.
游戏一得     
灵活运用游戏规则沈晓娟一次,我和幼儿一起做《小白兔找山洞》游戏。把塑料圈平放在地上做山洞,幼儿扮演小兔,边念儿歌边双脚向前纵跳。当念到儿歌最后一个字时,幼儿开始找山洞,规定一个“山洞”里只能蹲一个“小兔”。做完几遍游戏,我发现因“山洞”太少,每次总有一部分幼儿找不到“山洞”,  相似文献   

13.
老木匠做了个小木偶。小木偶有鼻子有眼儿,能走路会说话。老木匠左瞧右瞧,总觉得小木偶身上还少了点什么。少了点什么呢?老木匠怎么也想不起来。“你知道吗?”老木匠问小木偶。“不知道。”小木偶板着脸回答。老木匠一下子想起来了,小木偶身上少的东西是笑!“笑是很重要的!”老木匠对自己说,“谁要是不会笑,谁就没办法过快乐的日子!”老木匠拿起他的神奇雕刻刀,给小木偶添上了一个笑嘻嘻的表情。“现在好了。”老木匠为小木偶收拾了一个红背包,把它送出了家门。“走吧,外面的世界大着呢!”老木匠对小木偶说。小木偶的冒险开始了!热闹的大街…  相似文献   

14.
老木匠做了个小木偶(ǒu)。小木偶有鼻子有眼儿,能走路会说话。老木匠左瞧右瞧,总觉得小木偶身上还少了点什么。少了点什么呢?老木匠怎么也想不起来。“你知道吗?”老木匠问小木偶。“不知道。”小木偶板着脸回答。老木匠一下子想起来了,小木偶身上少的东西是笑!“笑是很重要的!”老木匠对自己说,“谁要是不会笑,谁就没办法过快乐的日子!”老木匠拿起他的神奇雕(diāo)刻刀,给小木偶添上了一个笑嘻嘻的表情。“现在好了。”老木匠为小木偶收拾了一个红背包,把它送出了家门。“走吧,外面的世界大着呢!”老木匠对小木偶说。小木偶的冒险开始了…  相似文献   

15.
我园从1983年开始开展幼儿木偶活动,致力于探索幼儿木偶艺术的特点、作用及其制作方法。近年来,全园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利用各种废旧物,研制提线木偶、杖头木偶、布袋木偶、手套式木偶等各种简易玩偶10余类,最小的手指偶只有2厘米高,最大的提线木偶雪狮子有50厘米高。表演的形式有“木偶戏”、“木偶小品”等。  相似文献   

16.
到森林里去     
目的:培养幼儿听信号变换动作的能力;发展走、跑基本动作。玩法:老师领头,幼儿排成一队。师:“我们到森林里去吧!”幼儿一个跟着一个走。师:“哎呀!熊来了!”幼儿装木头人站立不动。师:“熊走远了,我们快跑!”幼儿一个跟着一个小跑步前进。师:“天下雨了!”幼儿立正,双手手心朝下平放头上。  相似文献   

17.
记得以前我任教的班上有一个学生是“木偶迷”。这个“木偶迷”把他自制的木偶套在十个手指头上变戏法,吸引了许多同学。在上课时,他也趁老师板书的时候偷偷地放在课桌下面耍弄,引得同学们挤眉弄眼,抿着嘴笑,课堂纪律很不好,科任教师很有意见。我作为班主任当时没有责罚他,只是说:“你做的木偶很好,表演也非常有趣,我要你在课外活动时专门为同学们表演一场,你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8.
设计思路幼儿美术教育的目的不是把幼儿培养成小画家,而是在于萌发幼儿的美感、培养幼儿创造美和表现美的能力。因此我们在设计这个活动时,把重点放在了启发幼儿的创造性表现上。首先从激发幼儿作画的情感动机入手,使幼儿对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然后通过欣赏老师的四幅作品,拓宽幼儿的思路,丰富幼儿的想像,为作画打下基础,再启发幼儿围绕主题,充分发挥想像,设计出形态各异的房子。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房子。2.让幼儿了解房子的基本结构。活动准备布袋木偶“猫医生”,范例四幅,油画棒。活动过程一、激发兴趣出示木偶…  相似文献   

19.
小事不小     
北方天气寒冷,幼儿来园时都会穿着厚重的外套。每天早晨我都会边和家长打招呼,边帮幼儿脱掉外套,以便幼儿进行晨间活动。 刚开始时,有同事劝告我说:“这是家长做的事,我们不必代劳。”提醒我不要把家长“惯”坏了。可是,工作中我发现,做好这件小事,会有大的收效。  相似文献   

20.
听课琐思     
桃花只能贴在桃树上吗? 某幼儿园,常识课“四季的变化”,最后一个过程是幼儿动手装饰四季。幼儿分成四组,分别把四张一样的图片——一块空空的草地和小池塘边上一棵光秃秃的树装饰成春、夏、秋、冬四季。装饰春天的一组中,有一名幼儿把桃花贴在树上的同时,还将少数桃花贴在池塘里了。老师讲评幼儿作品时,边撕去池塘中的桃花边说:“××小朋友贴错了,桃花应全贴在桃树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