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陕西教育》2007,(7):73-73
安徽省砀山县对2005年高考期间发生的一起集体手机舞弊案11名涉案违纪人员作出开除党籍、行政撤职等严肃处理。耐人寻味的是,6月5日公布处理决定的第二天——6月6日,砀山县公安机关又截获6名大学生“枪手”,破获了一起高考团伙舞弊未遂案。[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2007年6月22日,安徽砀山县纪委通报了处理决定,备受关注的砀山2007年高考舞弊案中,共有包括当地教育局副局长在内的9名公职人员,被处以开除党籍、撤销行政职务的处分.另外,和此案相关的一个高考舞弊网络也浮出水面.(据2007年6月22日《扬子晚报》)  相似文献   

3.
《云南教育》2014,(13):19-21
手持伪造准考证和指模,如电影情节般冒充高考考生走人考场,或等待考场内传出的试卷题目,充当场外答题“枪手”——6月19日,媒体曝光了一起跨越湖北和河南两省的有组织高考替考案。公安部已指导有关地方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河南目前查实替考127人,相关部门正在调查中。此前的6月5日,18名准备赴河南以此方式进行高考舞弊的大学生及1名组织者在济南落网。5月29日,湖北省洪湖市公安局成功端掉一处倒卖非法无线电器材的窝点,犯罪嫌疑人贩卖的正是供此类“枪手”使用的各种“作弊神器”。  相似文献   

4.
罗华明 《师道》2007,(6):14-15
2007年高考如期而至,这不由得使笔者回想起去年6月6日韩国《首尔新闻》的一篇报道:中国许多城市里的药店近期避孕药畅销。这不是因为成年女性对避孕药的需求增多,而是临近高考的高三女生,为了在高考期间推迟经期而选择了服用避孕药!高考与避孕药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将两者放在一起是那么的别扭和意外,但却催人深思。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从安徽省宿州市警方获悉,在今年安徽省高考期间,该市所辖砀山县发生了一起性质严重的集体替考事件。30多名来自省城合肥三所名牌大学的"高手"卷入枪手行列,而当地的中学老师和社会闲杂人员充当"中介",分别在枪手的证件办理和"考务"方面提供一条龙"组织服务",直到让枪手们顺利地进入考场。  相似文献   

6.
高考病毒     
2010年6月9日 2010年6月7日,是三天高考的第一天,下午我接待了一名求助者,名叫:样子(化名)。但没有咨询,是因为我发现这名高三男生的精神问题很严重,有明显的精神分裂症症状。建议他到精神科做详细检查。  相似文献   

7.
《教育》2008,(19)
小石潭6月11日在《检察日报》上撰文:每年高考,高考移民都是躲不开的话题。陕西省咸阳市教育局局长张存日前介绍,高考前,咸阳市招生办通过严格审查,取消了十几名"高考移民"的资格。(据《华商报》6月8日消息)  相似文献   

8.
高考细节     
6月7日,上海101385名高考考生走进了148个考点、4279个考场,参加秋季高考。这是高考时间提前后的第二年高考,与往年相比,今年的高考规定更严格,环境更温馨,关怀更细致。记者在长宁区最大的考点市三女中看到,考场入口处张贴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校长徐永初介绍说,学校严格执行国家规定,高三教师不能监考本  相似文献   

9.
6月12日,大连市金州区一位参加了3次高考的男生在家中坠楼身亡。6月13日下午,贵州遵义市一名参加完高考的男生,在老师家中抢劫,并将老师的家人砍伤。被抓后该男生称,考得不理想,压力太大,准备离家出走,担心3万元压岁钱不够用,就动手抢劫了。  相似文献   

10.
2011年6月23日中午12点,是北京市2011年高考成绩公布的时刻。还没到中午,我校门口就围满了媒体的朋友。12点半,我把记者们请到会议室,通报了我校学生梁思齐获得北京高考理科第一名、伊思昭获得北京市文科并列第一名、施沁汝获得北京市理科第二名(我不喜欢用状元、榜眼来称呼他们,而更愿意用学习成功者来称呼他们)的好成  相似文献   

11.
《辅导员》2010,(12):50-50
据中国教育部网站消息,6月6日下午,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前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十四中学考点检查高考准备工作。袁贵仁对辛勤工作在高考一线的考务工作人员表示慰问和感谢,强调要全力确保考试安全,坚决维护良好风纪,认真做好应急预案,切实加强考试服务,确保高考平安举行。  相似文献   

12.
教育部办公厅于6月21日下文,对湖北省教育考试院"果断处理2004年高考违规行为,切实维护国家考试严肃性"予以通报表扬。今年高考期间,我省南漳、潜江、石首分别发现一起考生用手机作弊事件,武汉市发现一起"枪手"代考事件。事发后,当地公安和教育部门及时将舞弊的案情全部查清,掌握了涉案人员和舞弊的全部  相似文献   

13.
《湖南教育》2010,(6):18-19
6月7日、8日,我省41万余名考生走进高考考场参加了人生大考。每年此时,考场内外进发的全社会动员的爱心事件,说明着这个民族对于教育的期望,对于下一代的爱护和希冀。  相似文献   

14.
高考完成时     
6月1日是儿童节,6月7日是高考,就隔了短短7天。但从第一次过节,到第一次高考,我们都用了好多年。好多年,儿童变少年,小超人变机器人。  相似文献   

15.
今年是河南省新课改后所面临的第二次高考,2011年3月6日公布的高考大纲指出:“河南省将和宁夏、吉林、黑龙江、陕西、海南一起采用高考试卷课标卷,且文综更看重考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在恢复高考30年后的今天,高考改革成了争论最多的教育话题之一。焦点一":一考定终身"2006年6月7日下午,陕西渭南一名女生比高考规定入场时间迟到了两分钟,被挡在考场门外。女生跪地痛哭哀求却无济于事……对于无数孩子来说,高考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人生轨迹的走向。"一考定终身"是人们对高考最大  相似文献   

17.
高考,是每个高中生都要经历的一道“关口”。通过高考,他们可以迈进心仪的大学深造;也可以由此走向社会,实现自己丰富多彩的人生。6月7日、8日,我省50.3万名考生迎来了一年一度的高考。记者在考点采访时看到,考生心态轻松,从容应考;  相似文献   

18.
6月7日、8日两天,我省各地普降的及时雨并未给“高考热”降温,几乎所有人都在议论着高考,所有媒体都给高考让出了版面,整个社会都高度关注着高考。高考虽是年复一年,但每一次高考都充满了“新鲜感”,今年高考,依然出现一些新的变化,比如学生更加坦然、家长更加开明、试题更加侧重能力考察……  相似文献   

19.
[高考前]每当高考临近,高三学生的压力早已在心里堆积如山。如何释放和消解呢?心理专家的苦口婆心可能见效甚微,过来人的现身说法也不见得能虏获人心。于是,学生学会了自己找办法。前几年似乎全国各地都流行考前撕书,场面颇为壮观,不过如今都审美疲劳了,也显得很小儿科。6月2日晚上,在广东省揭阳一中,就上演了十分另类的为高考解压的疯狂一幕。一宿舍楼部分高三女生,在熄灯时高声齐喊"师弟一起睡"。一时  相似文献   

20.
高考的公平即意味着进入高等教育阶段的机会公平。然而,高考加分政策滋生的教育腐败,却使人们对高考的公平性产生了怀疑。一、高考加分作弊现象据《中国青年报》6月27日报道,6月12日、13日,湖南省应届高中毕业生"体育竞赛优胜者"统一测试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