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中国的散打项目从1978年开始试验,到现在已经28年了。这28年中,中国散打的水平逐渐提高,散打项目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散打,接受散打,喜欢散打。中国散打也逐渐走出国门,扬威世界。  相似文献   

2.
《中华武术》2002,(8):33-38
中国散打对美国拳击,中国散打对欧洲自由搏击,中国散打对泰拳,中国散打对空手道,对胎拳道,我们越来越多地听到中国散打“南征北战”的消息。从2000年,中国武术协会和国武公司主办的散打王争霸赛周周上演精彩战例,散打高手们在擂台上展示了中国武术的技击妙招,令国人大饱眼福。中国武术的发展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代。  相似文献   

3.
中国武术散打王争霸赛后,中国散打似乎沉寂了一段时间。缺少激烈的散打赛事,久违英猛的散打队员,生活里少了关于散打的劲爆话题,散打迷们真有些度日如年的感觉。2005年12月2~4日,在北京城入冬以来最冷的三天里,中国散打俱乐部联赛资格赛终于在全国散打迷们的翘首期盼中打响。随着北京八一剧场传来的那清脆的哨音,散打舞台重又燃起战火,人们心中已经快要熄灭的散打之火重又熊熊燃烧起来。  相似文献   

4.
范海彪 《精武》2003,(5):32-32
中国散打国家队与泰国泰拳国家队共交手三次,首次广州之战以散打5比2战胜泰拳而告终;第二次曼谷决战,泰拳以4比1大胜散打,还以颜色;第三次,双方又在广州交手,散打以6比1再胜泰拳,从而在三届中国散打VS泰国职业泰拳争霸赛中以2比1获胜,打破了泰拳“五百年无敌手”的神话,散打在国际武坛亦名声大振,许多国家都纷纷开展散打运动,学者趋之若鹜。  相似文献   

5.
泰拳与中国散打技术特点比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王维 《体育学刊》2002,9(3):52-54
通过对泰拳的有关资料的研究,对泰拳的技术体系进行了初步分析,并与中国散打进行比较,以推动中国现代散打运动的纵深发展,逐步使其国际化。  相似文献   

6.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对武术散打各个时期的发展状况进行了阐述,并对中国散打和其它搏击术进行了比较。以使散打运动更具有中国的民族特色,使中国散打走进奥运会,全面推行商业化机制的运作,使散打被世界所接受。  相似文献   

7.
董冉 《武当》2006,(9):51-51
散打,过去叫散手,在国际交流中称为中国功夫。现在的散打运动技术包括进攻技术、防守技术和防守反击技术三大类。对于大众,尤其是青少年,长期练习散打能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8.
范海彪 《精武》2005,(6):44-45
中国散打由试点到大力推广,由饱受非议到逐渐被认可,二十几年中经历了许多风风雨雨。在这二十几年里,高手不断出新,比赛规则不断变化,散打技术也在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9.
为了使中国散打运动尽快地融入世界体坛,采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散打运动近30年来的发展进行了回顾和总结。研究表明:散打运动具有壮体励志、防身自卫、竞技欢娱及商业价值等作用。在体现时代性的同时,也有鲜明的传统性与民族性。散打运动是中国武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一种独特的搏击术。要努力做到促进群众性散打运动的普及开展,完善竞技散打,实现散打进奥运的目标,推动散打市场化运作,创造商业价值,才能推动中国散打运动又好又快发展,早日实现冲出中国、走向世界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如今、中国的男子散打运动赛事频繁、火爆异常,正在大步地走向世界,走向职业化、产业化的道路,而女子散打运动则刚刚起步。前不久,在大连举行的全国武术散打锦标赛上,女子散打终于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这标志着中国的武术散打运动又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1.
朱保荣 《精武》2005,(6):46-46
截拳道与散打同是享誉世界的搏击术,在我国国内都拥有众多练习者和爱好者。可是,由于截拳道在中国内地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在一部分人眼中,截拳道与散打没有太大的区别,常把它们混为一谈,甚至有人比划几招散打动作就称之为“截拳道”。作为一个截拳道爱好者,我想有必要明确指出二者之间的不同,以免混淆了它们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中国散打的发展概况以及现状进行研究,分析了中国散打未进入奥运之因,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和建议,为使散打能早日融入奥运大家庭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武术与现代散打谋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散打是中国传统武术派生出来的,但是由于社会的发展以及西方文化和竞技体育的冲击,由于人们生活需要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它又与传统武术有很多不同,无论在竞技形式、目的、方法以及技击战略、训练手段、方向上等都产生了技术体系上的裂变。但是就像《孙子兵法》可以借鉴于现代战争一样,传统武术的训练方法和技击思想同样可以借鉴于散打,并指导散打朝着有中国特色的中国武术竞技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4.
散打是具有中国民族魅力与特色的对抗性很强的徒手格斗项目。其易受伤的特点会妨碍参与的积极性,直接阻碍了其作为一门健康体育运动项目的开展。要在高校散打教学训练中既保持刺激又安全,达到健康的教学效果,其关键是把握适度的运动负荷。本就散打教学的负荷评价与调控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5.
吴志勇  李俊 《武当》2022,(9):58-60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对苌乃周武学《中气论》《行气论》《养气论》等理论进行分析与研究,认为:中国散打运动应将苌乃周武学理论运用到散打比赛与训练之中,“中气”理论可提高中国散打比赛抗击打能力;《行气论》有助于散打比赛技术攻防组合与转换;先发制人等理论为散打比赛提供了灵活多变的战术运用。启示:1、中国散打要认真吸取中国武术古籍理论的精华,才能突破与超越自己,避免与世界其他流行技击项目的雷同。2、武术工作者应潜心研究中国武术古籍中的技击精华,为中国散打运动的创新和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与借鉴。  相似文献   

16.
2002年7月25日,第一届世界杯武术散打比赛在中国上海举行,这次比赛由国际武术联合会和中国武术协会主办,来自世界各国的四十多名优秀选手将汇聚一起,共同谱写散打运动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7.
木子 《中华武术》2005,(8):40-40
截拳道与散打同是享誉世界的搏击术,在国内都拥有众多的研修者和爱好者。可是,由于截拳道在中国内地发展得不规范,在一部分人眼中截拳道与散打没有太大的区别,常把它们混为一谈。作为一个截拳道研修者,我想有必要明确指出它们的不同,以免抹杀了它们的特点。两者都源于中华武术,肯定有许多相通之处,但是它们又有自己的特点,否则就不必用“截拳道”“散打”这两个名称区分了。各种搏击术通理颇多,在此不再赘述,仅通过我的所学所感,谈一谈截拳道与散打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8.
后奥运时期中国散打运动的发展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奥运会之后中国散打运动的发展进行研究与思考。认为中国散打在一味追求西方奥林匹克精神的同时,强化了散打的体育属性,而忽略了自身应具有的民族传统文化;在遵循西方体育竞赛模式下,发展将举步维艰。武术散打运动走大众化之路,才是其发展的平稳之道。  相似文献   

19.
《孙子兵法》制胜思想与武术散打佯攻战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武术散打佯攻战术训练是当今散打训练中一个尚需开拓的重要部分为依据,结合《孙子兵法》的制胜思想,分析了散打运动中运用佯功战术的重要性,论述了散打佯攻战术假动作的内容和分类。按照一切从实战出发,循序渐进的原则,对散打佯攻战术的运用要领和训练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罗雪琳 《体育世界》2009,(12):43-44
本文从中国散打和泰国拳术的发展渊源出发,通过观看中泰拳术对抗赛,运用数据统计比较分析的方法,对中国散打和泰国拳术的结构体系和技术特点进行分析和比较,使中国散打和泰国拳术能够相互渗透、相互借鉴、相互融合.从而在各自的技术体系中取得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旨在使中国散打能从泰国拳术中得到启示,进行不断的改革和发展,为中国散打运动的发展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