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人对事物的一种向往、迷恋、积极探索追求的心理倾向。而学习兴趣能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产生心理上的爱好与追求,从而成为学生积极、主动获取知识,形成技能的动力。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想方没法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积极丰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提高课堂学习效果。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从以下几个方而淡谈自己的看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兴趣是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是学生学习的一个内在推动力。 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会使学生更加主动、更加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那么,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相似文献   

3.
杨小雨 《小学生》2010,(2):35-36
学习兴趣是指对学生活动所具有的爱好和追求的心理倾向,它带有鲜明的感情色彩。浓厚的学习兴趣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其大脑处于高度兴奋,造成获取知识、探究未知的最佳心态。可见,学习兴趣是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前提。如何使课堂教学兴趣化,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呢?  相似文献   

4.
成艳 《考试周刊》2013,(94):190-190
<正>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它是学生个体在主观上对学习产生的一种愿望。而要使这种愿望成为经常起作用的学习动机,教师必须深入认真地研究如何让学生学会抓住教师讲授的思路,培养学生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研究如何适应新的形势和要求,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唯有如此,方能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打造有效课堂。  相似文献   

5.
颜雪丽 《考试周刊》2012,(94):173-174
心理激励是增强学生学习意识的重要途径。本文对技校学生如何通过心理激励方式增强学习意识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设计和实践思路,包括:合理运用竞争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创新课堂环境。培养学习意识和学习兴趣;运用目标激励,调动护生实现自我的工作热情:践行人本理念。分层分类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  相似文献   

6.
课堂心理气氛,是学生课堂学习赖以发生的心理背景。本文在学生课堂学习心理分析的基础上,对良好课堂心理气氛的形成要素进行分析与总结。  相似文献   

7.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的心理处于压抑、不满,失去信心时将直接阻碍、削弱甚至中断智力活动,破坏学习的向心力,当然也谈不上学习效率.学生对数学的内在兴趣,是学习数学的强大动力.”在课堂中发现,学生学习兴趣越高,接受的能力也越强.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兴趣得以持久,进而转化成学习的动力?我觉得应从下面几个方面去尝试.  相似文献   

8.
将心理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是时代的要求,素质教育的呼唤。英语教学是小学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这就有必要对学生学习英语存在的许多心理阴影进行剖析,对症下药,帮助学生走出心理阴影,从而更好地学习英语。一、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潜在的心理阴影探究阴影之一:胆怯心理。由于英语是一门外国语,不同于汉语,缺少一种语言环境,而这种语言环境对于一个学外语的人来说是十分必要的,这样就使刚接触英语的小学生来说有了心理负担,产生了胆怯心理。阴影之二:自卑心理…  相似文献   

9.
如何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氛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优化课堂结构,给学生提供充足的自主支配时间和发挥的空间,对每个学生个体自主意识和合作意识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那么,如何创造良好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1.掌握学生心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小学生都有争强好胜心理,表现意识更强,喜欢找机会表现自己,以便得到老师的赞赏和同学们的注意。教师要顺应儿童心理.  相似文献   

10.
熊森林 《考试周刊》2013,(96):116-116
<正>兴趣是学生积极认识事物、主动学习的一种心理倾向,是学习政治的内在动力。尤其是对中职学生采用生动的、多种多样的,适合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教学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政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进行新颖导入课堂导入的目的是消除学生课前紧张的学习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做好准备。精彩贴切  相似文献   

11.
杨玉琴 《宁夏教育》2012,(11):47-48
课堂心理气氛是学生课堂学习赖以发生的心理背景,它作为学习心理活动与学习个体特征之间的中介因素,是通过影响课堂活动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行为、学习情感体验以及评价效应,进而制约学生课堂学习效益的。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能使学生的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  相似文献   

12.
健康良好的心理环境,是人们高效工作和学习的重保证,对处于求知阶段的初中学生更是如此。把握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使他们始终保持乐观向上、渴望求知的良好心理环境,是我们搞好初中物理教学不可忽视的问题之一。所以,营造和谐的物理课堂心理环境,是上好每节物理课的必条件。心理学研究表明,课堂心理环境不仅对课堂教学活动产生影响,也对学生认知、情感、行为产生影响,更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产生影响。下面就如何营造和谐的物理课堂心理环境,谈一下自己在教学中的实践体会。  相似文献   

13.
陈明  庄洁 《中国教师》2008,(2):39-39
<正>课堂心理气氛是指在课堂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围绕教学工作而形成的精神环境或课堂气氛。积极的课堂心理气氛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促进师生之间积极而愉快地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反之则会影响学习效率,可见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是摆在每一个教师面前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4.
钱丽萍 《考试周刊》2009,(32):230-230
影响学生课堂学习心理的因素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外在因素,即课堂心理环境对学生学习的影响;二是内在因素,即学生学习心态对学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正叶圣陶先生有一句经典教育名言:教是为了不教。由此可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是学校教育的本质要求。它不仅会影响学生当前的学习质量,也会影响到学生将来甚至终身发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应当成为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而学校教育重在课堂,因此,只有进一步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作为我们教育教学的立足点,才能切实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一、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是教与学双边互动的主阵地,课堂气氛对教学活动的影响至关重要。为了激发学生的自  相似文献   

16.
群体心理是如何影响学生的学习活动的呢?这里我从课堂教学与课堂延伸学习两方面探讨群体心理对学生学习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陈铭 《广东教育》2006,(2):31-31
目前,语文教学仍存在一种普遍现象: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从属的地位,成了教师灌输知识的容器,从而学习心理疲软,课堂上倦息应付,与创造的喜悦无缘。面对这一现状,语文教师应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数学教学应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自己去学习数学、探究数学,使每个学生从数学教学中获得教益,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为了追求数学教益的最优化,培养学生的成就动机,使全体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我在课堂内外六个方面全方位地实施分层教学。  相似文献   

19.
李雪宁 《西部素质教育》2019,(16):214-214,216
为了贯彻现代教育“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文章主要对如何激发高职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做出了阐述,主要包括情感感化,心理疏导;因材施教,创新教学方法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杨家权 《云南教育》2007,(8Z):17-17
一、以情入境 情是外界事物引起心理变化的态度,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学习作文的情境,使学生的心理发生变化,对外界事物产生兴趣。情能活跃课堂氛围、营造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环境,激发学生自主参与、培养创造性思维。和谐融洽,充满浓郁感情色彩的师生隋,能使学生的心情处于轻松愉快,在这样的写作状态下,学生的视觉、味觉、嗅觉、听觉、触觉都更灵敏,学生的写作潜能会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