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是五四运动78周年,而钟先生正在度过他的95岁华诞。95减去78,提醒我们注意,钟先生当年正好以青春姿态参与了五四运动刚刚开创的伟大事业。现在,“五四”已经成为一个永久性的历史名词,由它冠名的时代也已成了一个新纪元的起点。细想起来,我们今天拥有的一切新东西,几乎都和“五四”  相似文献   

2.
“五四”与爱国主义──纪念“五四”75周年笔谈编者按:在“五四”运动75周年前夕,一批青年学子,以不同的方式,表达了对“五四”精神的缅怀之情。他们的言谈文章,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弘扬“五四”的爱国主义精神。他们把爱国主义同近代中国的救亡图存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3.
“五四”运动发生于一九一九年五月四日,它标志着中国革命已由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进入了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时期。“五四”运动不仅是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运动,同时也是伟大的文化革命和文学革命运动。其历史功绩和深远意义,已为六十年来中国革命的实践所反复证明。“五四”文化革命运动,是“五四”运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以“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为两大旗帜,对几千年的封建制度和孔孟之道进行了猛烈的攻击,从思想战线上有力地配合了“五四”革命运动。  相似文献   

4.
今年是“五四”爱国运动七十周年。“五四”运动是中国现代革命历史的开端。“五四”运动前夕的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大旗,鼓舞了一代中国人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准备。今天,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的革命精神,就必须接过“民主”与“科学”的大旗,走“科技立国”的道路,迅速发展生产力,推进四个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5.
孙中山对新化运动的态度可以分为3个阶段。“五四”运动之前,他主要是对其进行观察,极少表态。“五四”运动期间,他对青年学生的爱国热情和行动表示支持,对新化运动表现出同情的态度。“五四”运动之后,他在肯定中国传统化的同时,对新化运动持怀疑的态度。这种变化,是他对新化运动的缺点的认识逐渐清晰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试图从评述自由主义者对“五四”运动的阐释入手,探讨何谓“五四”精神,文中辩析了文化启蒙和个人自由在“五四”再造文明的观念中各自所处的历史地位,并据此提出了不同于自由主义者对“五四”精神的阐释,即“五四”精神是一种对反抗权威的勇气和永不妥协的精神的高扬。  相似文献   

7.
80年代,中共领导人的“五四”观自始即采用了激进的革命话语系统,强调五四运动的政治意义和和爱国精神,用政治运动摄思想化运动,把五四运动看作是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分界线,这种“五四”观对学术界中国现代史研究产生了导向性影响。总结其经验教训,对全面、深入地研究“五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晚清至五四的白话文运动都肇始于批判“言文分离”,倡导“言文合一”。然而,文学语言本身内在的“陌生化”要求使其具有天然的偏离日常语言的趋势,同时“陌生化”使得“言文合一”运动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遭遇了危机,“言文合一”只能是一个政治谎言。  相似文献   

9.
一九一九年发生在天安门前的“五四”运动,犹如惊雷,犹如闪电,打破了中国隆冬般的寂寞,撕裂了浓重的黑暗,震撼了东方,震撼了世界。“五四”运动的爆发,标志着我国民主主义革命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迎来了中国人民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伟大革命的新时代。伴随着“五四”运动而进行的新文化运动,高举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的两大旗帜,成为“五四”运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它紧密地配合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为我国的革命新文化,造成了一个伟大的开端和战斗的传统。在这个新文化运  相似文献   

10.
“五四”既是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政治运动,也是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以“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为特征的文学革命,是它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划时代的运动,影响到整个社会的意识形态。东北,也不例外。“五四”运动播下了新文化的种子,在东北荒芜的文坛上开始萌发起来。“五四”新文化运动,是如何对东北沦陷区文学发生影响的呢?  相似文献   

11.
“五四”运动前后是中国社会剧烈变革的时期,妇女解放是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中国社会主义者先是在新文化运动初期提出妇女解放的一般主张.对于婚姻家庭改革、妇女经济地位平等等方面发表了意见.继而在“五四”运动后,提出妇女解放必须与社会革命相结合、劳动妇女是妇女运动主力军的思想。社会主义者关于妇女解放的思想对于推动妇女解放运动的深入.推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今年是“五四”运动80周年。“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运动,也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它标志着中国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这次运动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弘扬民主、科学精神,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思想上和组织上准备了条件。  相似文献   

13.
在“五四”运动以后群众性的学习和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运动中,扬子江畔的都会南京也是一个重要基点。最初在这里的报刊上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是一个年轻的播火者,当年才十九岁的河海工程专门学校二年级学生——张闻天。早在“五四”运动之前,这位工科学生就是  相似文献   

14.
80年代前发端于北京的“五四”学生爱国运动迅速发展成为全国全民族的爱国革命运动。这场爱国革命运动与新思潮的勃兴和新文化魂的澎湃,共同发起了向旧政治、旧文化、旧思想的冲击。因此,“五四”又成了一场新的思想启蒙运动、文化革新运动的标志。“五四”运动的内涵丰富深刻,它是近百年中国历史上划时代的一页,给中国社会和国家命运以极重大的影响。一、“五四”全民爱国运动北京学生5月4日的游行示威活动,表现出青年学生在社会各界爱国运动中所起的先锋队作用。以北京爱国学生游行示威为标志,中国出现了一场全民的爱国运动。早…  相似文献   

15.
关于五四运动的性质问题,朱务善先生在《五四革命运动是否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一文(见《历史研究》1962年第四期),提出了许多自己的见解,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朱务善先生说:“五四革命运动既不同于包括辛亥革命运动在内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又不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形式”。“五四运动在中国民主主义运动中发展成为一个新的阶段,它揭开了新民主主义的序幕,为旧民主主义转变为新民主主义开辟了道路,在这个意义上说,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的开始,但还不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五四运动尚未发展成为新民主主义阶段。”总的来说,五四运动的性质不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在这里,朱务善先生的观点是自相矛盾的。他一方面  相似文献   

16.
五四新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本论述了“五四”先驱们在这场运动中是怎样以极大的热情与理性,探索中国的前途与全球化的关系、中国的民族性和中国化与世界的关系、中国的民族解放运动与世界革命的关系,并指出了在此方面所存在的不足,认为五四新化运动在这方面的探讨对于我们今天参与全球化的进程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沈尹默不是“五四”运动的发起人和组织者,但他积极地参与了“五四”运动前后保卫北大,保护学生,力授茶元培留校等一系列的重大事件,显示了沈尹默坚持正义,追求进步,反抗卖国政府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德。弄清这些事件对正确的评价沈尹默的历史功绩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五四”运动以后不久,李大钊同志说过:“我以为一切解放的基础都在精神解放。”这话说得何其重要!六十年后的今天,回顾“五四”的基本经验,更感到精神解放是科学发展、文化繁荣的一个关键。别的不说,只说“五四”时期的白话文运动,就足以证明精神解放对于文章变迁的影响之大。中国文章的变迁,在历史上不止一次,但象“五四”时期白话代替文言,却是空前的大举。因为,号称古文的文言文,唐宋以来已经成为文章的正宗,发展到明代,已经成为“明道”、“立教”“辅俗化民”的工具。再到清代,如桐城姚氏,已经被誉为“举天下之美”也“无以易”的宝贝。甚至到了“五四”时期也还有人说:“宇宙古今之至美,无以易吾文者。”面对如此“珍贵”的遗产,如果废而不用,而“行用土语为文字”,那还得了?那时候正是鲁迅所说的“改革一两,反动十斤”的年代,一些文人学者之爱护古文,并不亚于“未庄”人们之爱护辫子。一废古文,有人简直“若丧考妣”。  相似文献   

19.
今年五月四日是“五四”运动六十三周年纪念日。“五四”运动是划时代的、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它的意义,正如毛主席指出的,“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五四”运动发轫于知识界和青年学生之中。运动一开始,它就汹涌澎湃,滚滚向前,猛烈冲击批判着旧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教育。它对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一直起着重大影响。纪念“五四”运动,继承和发扬“五四”时期的爱国主义精神,对  相似文献   

20.
“五四”运动已经走过了90年的历程。一场运动,在90年之后,还被众人念兹在兹。这足以说明,“五四”对于“现代中国”的重要性。90年来,“五四”成为几代学人必须直面的“历史”,他们一次次重返“五四”,在那个“旧战场”去寻找言说的资源,去描摹建构他们思想中的“五四”。正如陈平原先生所言的那样,“每个研究‘现代中国’的学者,都可能参与到建构‘五四’传统的行列中。不管你是主张继承,还是希望反叛,直面‘五四’,是我们的共同命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