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北京市开展的‘翱翔计划',我觉得是一种非常有益的尝试。通过这三届的探索和尝试,我们认为,为高中阶段拔尖学生或者创新人才培养找到了一条有效途径……"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副司长申继亮在“第三届北京青少年翱翔科学论坛·化学学科分论坛”发言时说。  相似文献   

2.
"春笋计划"是陕西省为贯彻全教会精神,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在借鉴北京市"翱翔计划"和上海市"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陕西高中教育的实际,推出的大学与高中联合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大型试验。该计划执行一年多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相似文献   

3.
成果名称:翱翔计划——北京市高中课程改革背景下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模式探索申报单位: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团队成员:罗洁、张铁道、李奕、张毅、杨德军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最为重要的方面,对一些真正有需要的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提出更高的要求,营造一种成才的宽松氛围,让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施展,拔尖创新人才才可能脱颖而出。2008年3月,全国首个面向高中生,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后备力量为目的的机构——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学院正式成立,该学院推出的一项旨  相似文献   

4.
随着“拔尖计划2.0”的实施,数学拔尖人才培养已成为当前中国高校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在高等学校拔尖人才培养实践中,导师制被普遍采用且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许多高校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和人才培养需要,在形式、内涵等各方面都在与时俱进地推进导师制改革创新。文章对数学拔尖人才的特征与导师制在拔尖计划实施高校中的运用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了中南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实施的“三导师制”的理念、框架与实效,旨在促进导师制成效的提升与优化,从而为高校数学拔尖人才培养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基础教育课程》2011,(1):142-143
成果名称:"翱翔计划"——北京市高中课程改革背景下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模式探索 申报单位: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团队成员:罗洁、张铁道、李奕、张毅、杨德军 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最为重要的方面,对一些真正有需要的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提出更高的要求,营造一种成才的宽松氛围,让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施展,拔尖创新人才才可能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创新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改革入手,总结了3年来兰州大学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过程中的“导师制、小班化、国际化、个性化”等一系列教学改革措施、经验与教训。为今后更好地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西北工业大学“翱翔创新计划”所包括的五大工程: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与保障工程、研究生培养体系结构优化工程、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工程、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工程和研究生拔尖人才培育工程,以这五大工程建设为抓手,围绕学校高层次人才培养目标,多平台、全方位构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切实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我国正在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型国家,创新型国家的建设需要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拔尖创新人才应该从小抓起。作为拥有十二年学制的北京育才学校,一直致力于为拔尖创新人才成长搭建平台。同时,作为北京市高中自主课程实验学校和义务教育阶段"遨游计划"学校,我们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创设了更广阔的的空间。对基础教育阶段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认识1.拔尖创新人才的主要特征结合我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我们总结拔尖创新人才的主要特征包括:智力中上,有良好的观察力、  相似文献   

9.
根据国家对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的需要,黑龙江大学启动了“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该项目为俄语专业拔尖人才培养提供了专项路径,打造了全新的学习和发展平台。在这一培养计划框架下,黑龙江大学俄语专业根据自身办学特色,组织开展了俄语专业拔尖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文章跟踪研究该项目的实施情况,在肯定已取得的成绩的基础上,反思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本硕连读+跨学科+研究型教学”的培养模式,以优化拔尖人才培养方案,为我国外语专业拔尖人才培养提供参照与启示。  相似文献   

10.
提高创造力是“拔尖计划”学生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文章通过对2 039名“拔尖计划”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深入分析了“拔尖计划”学生心理弹性对创造力的影响及学习适应性在其中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拔尖计划”学生的心理弹性正向影响创造力;学习适应性正向影响创造力;学习适应性在心理弹性和创造力之间起到部分中介效应。根据这一研究结论,在“拔尖计划”2. 0的实施中,除了继续加强学习的外部环境条件建设,更要花费大力气重视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塑造和心理弹性的提高,引导学生积极适应“拔尖计划”人才培养的学习目标、内容和挑战,为创造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于素梅 《中国德育》2012,(21):38-38
2008年北京市教委成立了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学院,启动了“翱翔计划”,让中学生有了“在科学家身边成长”的机会。该计划现已培养了五批近800名“翱翔学员”,推动了高中的课程建设和特色建设。我们为“翱翔计划”叫好,好就好在它注重“三实”。  相似文献   

12.
《高等理科教育》2021,(1):F0002-F0002
2009年,教育部、中组部、财政部等部门联合启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以下简称“拔尖计划”),兰州大学成为实施该项计划的19所高校之一。学校在总结多年来举办“基地班”“隆基班”等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所积累经验的基础上,于2010年8月成立了兰州大学萃英学院,负责实施“拔尖计划”。  相似文献   

13.
“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改革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根据党和国家人才总体战略以及清华大学的发展定位,为努力满足国家和社会发展对拔尖创新人才的迫切需要,2009年清华大学推出了"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学堂计划"),2010年纳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以下简称"拔尖计划")。四年多来,在中组部和教育部的指导和支持下,学校认真研究总结人才培养的历史经验,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以"学堂计划"为  相似文献   

14.
教育部关于“强基计划”的提出,为高中阶段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个学科唯有顺应“强基计划”的要求,充分挖掘学科特长生,制定针对性的特长生培养计划,为国家培养出综合素质高、基础学科拔尖的优秀人才.在这一背景下,文章以高中化学学科作为切入点,对“强基计划”下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5.
华波 《成才之路》2011,(31):99-I0024
当大家都在热议“谁是下一个乔布斯”时,宁渡市新近出台了一份关于创新型领军、拔尖人才培养的《意见》。这是时隔13年,宁波市出台的又一项重大人才培养工程。对宁波来说,乔布斯天赋异禀,他的成功或许难以复制,但可以在环境和制度上创造条件,让更多的创新型领军、拔尖人才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16.
为了能够在北京市“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试点工作中贡献我们的力量,同时也为.了更好地发挥我校在北京市基础教育领域的示范、辐射作用,首师大附中成立“高中创新教育实验班”(以下简称“实验班”)。该班具有如下鲜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2009年以来我国实施的“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着眼于对社会具有长远利益的非应用性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学科及其人才培养,得到政府倾力扶植.让学生拥有仰望星空的闲暇和兴致,淡泊明志,体现于试验计划的人才培养理念、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之中.摒弃急功近利之风气,体现于拔尖学生选拔与考核评价的相关言论与实践之中.宁心静气培育拔尖学生,体现于激励教师教学的相关主张和政策之中.宁静致远思想境界影响所及,一些拔尖学生拥有了从宁静中寻找未来的信念.  相似文献   

18.
围绕“强基计划”人才培养目标,借鉴国内外高校拔尖人才培养方案成功的经验,制定“强基计划”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基本特点是: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融入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强化核心课程,夯实学科基础;开设学科概述和学科前沿课程,开阔学生视野;依托学科优势,加强数学学科的工程衔接;强化实践环节,着重培养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创新教学方法。平衡好学生的自我定位与项目的外部定位,是确保“强基计划”顺利实施并发挥最大效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上学年入选“翱翔计划”的北京百余名优秀高中学生,本学期将拥有为自己量身打造的选修课。他们将可以利用学校中的选修课时间以及周末或假期,在相关专业更深奥的领域中“翱翔”。  相似文献   

20.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科技、教育、人才“三位一体”,统筹管理。拔尖人才培养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抓手,而人才培养的本质是人的发展。研究基于有效人才发展理论,采用文本分析法,对“拔尖计划1.0”入选高校拔尖人才培养政策的内容特征和现实缺憾进行分析,发现当前高校拔尖人才培养的特征是:目标设置相对全面,但机制与任务侧重知识智能和工具实践等应激型发展主导维度。其缺憾是:发展维度失衡,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作用方式偏倚,应激型发展占主导地位;逻辑体系脱节,“目标-机制-任务”关联不强。同时,研究认为,高校在拔尖人才培养理念和对学生的基本假设中存在的理解偏差是上述特征的可能原因,并据此提出了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