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了分子自组装的类型、影响因素以及相关的分子梭、分子开关、分子刹车和分子发动机等分子机器.  相似文献   

2.
分子动理论是整个热学的基础,从微观的角度,分子动理论的观点认识热现象是研究热现象的重要方法,利用阿伏加德罗常数求分子的直径、分子的质量、估算分子个数以及布朗运动、分子间相互作用力随分子间距  相似文献   

3.
考点一:分子和分子的性质 例1 (2014年泰安中考)关于分子和原子两种粒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物质只能由分子、原子构成 B.分子质量一定大于原子质量 C.化学变化中分子数目一定发生变化D.同种原子可能构成不同的分子 解析:A.原子、分子、离子都能构成物质,故错误; B.分子、原子都有一定大小和质量,但分子质量不一定大于原子质量,如氢分子的质量不如氧原子的质量大,故错误; C.化学变化中分子数目不一定发生变化,故错误; D.同种原子可能构成不同的分子,正确.  相似文献   

4.
根据分子动理论的观点,物质是由大量分子构成的.分子是很小的.分子的质量m、分子的体积v、分子的直径d、分子数N等称为微观量.这些微观量一般不能直接测量,需要通过宏观量(例如物质的体积V、物质的质量M、摩尔体积V_A、  相似文献   

5.
一、非金属单质分子一定是非极性分子吗?答:非金属单质分子一般是非极性分子,但O3是极性分子.所以说非金属单质分子不一定是非极性分子.  相似文献   

6.
一、分子力与分子势能 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分子间只有由它们的相对位置决定的势能,这就是分子势能,分子在平衡位置时分子是最稳定的,分子势能最小,但不等于零(以无穷远处为分子势能的零点),因此对一般的物体,当它被压缩或拉伸时其分子势能都是要增大的,我们可用图1来显示分子势能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一、DNA分子中碱基的数量关系 核酸所含的碱基有A、T、C、G、U五种。DNA分子与 RNA分子的区别在于 DNA分子中含有碱基T.而不含碱基U,以此可以判别一个未知核酸片段是属于DNA还是RNA。双链DNA分子与单链DNA分子的区别在于双链DNA分子中碱基是互补配对的,存在A=T、G=C的数量关系。如果一个DNA分子中A≠T,G≠C,则说明该DNA分子单链。单链DNA分子较少,仅存在于某些噬菌体(M14)中。对双链DNA分子来说,存在以下关系。  相似文献   

8.
超分子体系中的分子识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超分子化学是一个蓬勃发展的化学新领域,分子识别作为一类与超分子化学密切相关的过程,它在合成化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及信息科学中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分子识别的基本概念及分子识别中的阳离子识别、阴离子识别和中性分子识别。  相似文献   

9.
多原子共价分子极性的判定渭源一中侯孝民对于多原子共价分子来说,分子的极性不仅决定于化学键的极性,还决定于分子的空间构型。当分子中所有的化学键都是非极性键时,该分子是非极性分子,如P4、O3等。若分子是由极性键构成的,整个分子是否具有极性,就要看分子的...  相似文献   

10.
作为新型的凝胶材料,超分子凝胶的制备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基于超分子自组装的方法,制备了响应性超分子凝胶、氢键组装超分子凝胶、有机无机杂化超分子凝胶、主客体超分子凝胶等凝胶材料.文章主要综述了这几种超分子凝胶的制备策略,并对其进一步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一、从数学角度判断分子有无极性主要看分子中正负电荷的分布是否对称,而电荷分布情况又跟分子的形状有密切关系.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分子的形状先分析分子的对称性.若分子高度对称,则为非极性分子,反之为极性分子.像X2型的单质分子高度对称,属于非极性分子;AB型的二元化合  相似文献   

12.
一、知识梳理1.走进分子世界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称为分子.分子很小,一般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m.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分子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中.分子间不仅存在吸引力,而且还同时存在排斥力。  相似文献   

13.
一、确定模型表示的物质例1(2011年乐山)分子模型可以直观的表示分子的微观结构(分子模型中,不同颜色、大小的小球代表不同的原子).右图所示的分子模型表示的分子是  相似文献   

14.
核酸所含的碱基有A、T、U、C、G五种,DNA分子与RNA分子的区别在于DNA分子含有碱基T而不含碱基U,以此判断一个未知核酸是DNA还是RNA。双链DNA分子与单链DNA分子的区别在于双链DNA分子碱基是互补配对的,依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存在A和T,C和G的数量相等的关系。如果一个DNA分子中,A和T、C和G的数量不等,则该DNA分子是单链,单链DNA分子较少,仅存在于某些噬菌体中。对双链DNA分子来说,有以下几个规律:  相似文献   

15.
内能纵横谈     
一、内能的定义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内能也常叫热能,单位为焦.值得注意的是分子动能是分子无规  相似文献   

16.
六年制重点中学高中课本第二册第19页上的实验1—1,目的是通过水流的方向在电场中发生偏移,而四氯化碳液流不偏移的不同现象,来说明水分子是极性分子,而四氯化碳分子是非极性分子。当学到这里的时候,我们并没有发生疑问,然而学完了分子间的作用力之后,知道分子间的作用力不但存在于极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之间,还存在于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非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之间。且知道分子间作用力的实质是一种电性吸引。由此可推知,当带电玻璃棒与非极性分子接近时,也应该能吸引非极性分子。带着这个问题,我们翻阅了一些书籍,了解了分子间作用力和极化问题的有关知识。当非极性  相似文献   

17.
1、比较分子法.对两个分母相同的分数,比较它们的分子,分子大的分数大.2、比较分母法,对两个分子相同的分数,比较它们的分母,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3、通分法.对于分子、分母  相似文献   

18.
一、气体分子运动的特点1.气体分子间的距离较大,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微弱,除分子间的相互碰撞外,可认为分子间无相互作用力.2.气体分子间的碰撞频繁,运动杂乱无章.在标准状况下,一个空气分子在1s内会与其他分子碰撞约65亿次.3.气体分子各个方向运动的机率均等.4.气体分子的速率  相似文献   

19.
一、考查对分子、原子有关知识的准确理解例1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叙述错误的是()。A.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分子和原子都可以构成物质C.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D.原子的种类和个数在化学变化的前后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20.
吴海洋 《中学理科》2002,(1):1-6,94
从微观构成上讲,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三种:分子、原子、离子.有的物质由分子构成,如某些非金属单质(氮气、氢气、硫磺等)、共价化合物(有机化合物、部分非金属氧化物及酸等)等,分子用分子式(化学式)表示,相对分子质量(式量)单位为一,符号为1,一般不写出.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保持它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就是分子’(但分子不一定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如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就是氧分子.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不变,但分子问的距离发生变化;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