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用教材教":内涵与实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教材教"是新课程改革提倡的重要理念。它的理论基础为建构主义教学观和范例教学理论。它意味着教材仅是"范例",是可供人们解读的"文本"。教师要帮助学生成为"知识的建构者",引导学生与教材展开"对话"。教师要注重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深加工",发挥各种课程资源对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用教材教"是一个动态生成的教学过程,它立足于学生的认知与发展,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2.
数学家乔治·波利亚在<怎样解题>中提出:中学数学教育的根本宗旨是"教会学生思考","教师对学生的帮助要不多不少",应当"不显眼地帮助学生","应该顺其自然".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由于思维受阻,一时难以下手,这时需要教师用简练、精辟的语言启迪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产生"顿悟",此即谓之"点拨".  相似文献   

3.
职业教育从办学思想上,要"符合"科学发展观,服务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办学模式上,要坚持"校企合作",实现职教资源优势互补;从人才培养上,要实行"工学结合",加快提升学生技能水平;从教学模式上,要不断进行"课程整合",充分促进学生就业.职业教育要从"合"做起.  相似文献   

4.
精致有效的语文课堂,会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升.为了使语文课堂教学实现精致有效,变得精彩,需要从五个途径入手,加以改进:问题设计要"精",突出重点;教学手段要"当",重视研读;方法指导要"活",坚持自主;阅读思考要"实",紧扣语言;活动主体要"凸",呵护生成.要贯彻"以生为本"、"以文为本"的理念,以有效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效率和质量,打造精致有效的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5.
用"心"去教育学生极其重要.本文从用"心"去融合学生的"心",用"心"去感化学生的"心"两方面加以论述,并结合实例证明了用"心"去教育学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在教育过程中,教育工作者不仅仅把知识教给学生,而且还有一项更重要的任务,就是"育",即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什么培养人.所以说,教育既包含知识层面的"教",还包含做人方面的"育".在育人过程中,教育工作者要做到用"心"育人,给学生以爱心、耐心、诚心.  相似文献   

7.
怎样才能做好班主任工作?我认为,要做好班主任工作,必须"三心二意"。"三心",即对学生要有爱心,工作要细心,千万别对学生偏心;"二意",即工作时要意图明确,但千万别意气用事。  相似文献   

8.
学生是体育学习的主体.<体育与健康标准>强调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在体育课堂中就是"皇帝",能够为所欲为.因此,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自主学习模式不要走入"放羊"式教学的误区,兴趣教学应与基本身体素质教学并重,传统达标也要与专项考试成绩并重.  相似文献   

9.
转变观念,给"学困生"以特殊关爱.以前,我校教师有一个普遍的想法,就是为了提高教学成绩,我怎么做都对.因此,教师视学习暂时跟不上的学生为"差生",批评的多,挖苦的多,"挤"跑的多.自开展"学评教"以来,大家都积极用这35条标准来衡量自己,改变了错误的认识和做法.在承认学生存在差异的同时,教师努力平等地爱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通过在长子营中学的三年学习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教师要尊重"学困生",要允许学生犯错误,要在平时或课堂上多给"学困生"回答简单问题的机会,让他们也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学,既要教学生知识,又要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不能"灌",而要"导",要在"导"字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1.
在做"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实验时,学生经常会问:课本中实验所用电路图其电流表采用"内接法",为何不用"外接法"呢?要回答这个问题,须先从电流表"内接法"实验误差分析谈起.  相似文献   

12.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所谓的"以学定教"、"顺学而导",也就是说教师的教要为学生的学服务,所以数学课堂必须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既要学会引导"到位",达到"滞者导之使达,蒙者开之使明"的效果,又要善于放手,适时"让位",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英语阅读不仅仅包括课内阅读,也包括课外阅读.嫁接"绘本"与"教材",实施融合式的英语教学,能丰富学生的英语学习内容,优化学生的英语学习方式,助力学生的英语学习延伸、拓展.作为教师,要主动融入绘本、应用绘本,用绘本驱动、补充、拓展学生的英语学习."融合式"英语教学,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4.
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的明确要求.以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教育理解和教学行为的迭代与更新:教学目标从"孤立"转向"统整",要有整体意识;教学内容从"宽泛"转向"聚焦",要有核心意识;教学方式从"给予"转向"触发",要有对话意识;学习评价从"游离"转向"嵌入",要有多元意识.  相似文献   

15.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则纲要(2010-2020)>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程和教学改革,创新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要着力提高学生的"三种能力",必须教会学生"体验学习",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创新.要教会学生"体验学习",就必须要深化课程和教学改革.创造性的整合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等课程资源,让"体验学习"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有内容、有创新地进入课堂.进入社会.  相似文献   

16.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学生怎样对待爱情,是教育工作最细腻的一面,他要求教师要有真知灼见,把教育技巧和教育艺术结合起来",用一颗真诚的心对待中学生异性间微妙的情爱--早恋.面对中学生的"早恋",我运用下列三条原则处理,收效较好.  相似文献   

17.
班主任常常要"遭遇"问题学生,你道理讲了一大箩,他们却是"油盐不进",让人很是头痛.其实,这类学生大多面子观念极强,有时候,善意地"将"他们一"军",没准反而是教育转化的一个突破口.   ……  相似文献   

18.
创设问题情境是促使学生开展有效学习的有力手段.基于目前教材的改革正在进行,需要我们教师建设性、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设出适合学生开展有效学习的问题情境.创设情境,我们要把社会中心的"用",学科中心的"序"和儿童中心的"趣"很好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9.
教师们要努力搭建学生提出问题的平台,鼓励学生"敢问",引导学生"会问",培养学生"善问".使他们常有思考、常有发现、常有创新,让每个学生的思维得以放射状的发展,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期特鲁效应与"和谐"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心理学家斯特鲁先生曾做过这样的实验:首先他将不同颜色的物品让学生识别,并说出颜色的顺序,学生很快就能说出颜色及其顺序;他再用红颜料写上"火"字,用绿颜料写上"树叶",用黄颜料写上"橘子",用蓝颜料写上"天空",学生也能很快说出是用什么颜色书写的及其顺序;第三次,他用红颜料写上"黑"字,用蓝颜料写上"红"字,用黄颜料写上"绿"字,用绿颜料写上"白"字,用紫颜料写上"黄"字,这一次学生却一头雾水,他们感到很别扭,记住颜色却忘记了字,记住了字又忘记了顺序,顾此失彼,急急巴巴说不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