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婚姻观是人们对婚姻生活的基本看法.在<白孔雀>中,劳伦斯否定了资本主义社会传统的、以经济条件和社会地位为基础的"门当户对"的婚姻观,也否定了为求得解脱而不惜违背情感需求草率行事不负责任的婚姻态度,提出了听从源于本能的"血的呼唤",回归自然和生命本体,建立新型的以性爱为基础的、精神与肉体和谐的两性关系的婚姻观.他的婚姻观虽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仍然是值得肯定的.  相似文献   

2.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给古老的故事赋予了崭新的内涵,借以表达作者对爱情、婚姻的看法。在这一幻想世界里,他明确的肯定了青年人对自由爱情的追求,反对封建家长制。强调以“知已之爱”为基础的爱情生活,反对以貌取人,金钱为重的爱情。宣扬男女平等,要求尊重妇女。总之,蒲松龄的爱情婚姻观在当时的社会是进步的  相似文献   

3.
基督教视野中,婚姻是上帝与其门徒之间爱的盟约的象征。以《圣经》对基督教婚姻观的阐述为前提,结合基督教学者对基督教婚姻观的解读与思考,从禁欲与婚姻的关系、婚姻的本质、一夫一妻制、夫妻关系、婚姻的缔结条件与禁忌、离婚与再婚六个方面对西欧传统基督教的婚姻观进行了探析,并提出了自己对西欧基督教婚姻观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美国经典女作家凯特·肖邦(1850—1904)的代表作《觉醒》一般被视为美国女性主义文学的开山之作。部分学者认为,女主人公爱德娜对婚姻的叛逆体现了女性的觉醒。从儒家婚姻观视角审视爱德娜,实情并非如此。她的行为与儒家婚姻观背道而驰,最终婚姻破裂,殒身大海;而拉蒂诺尔夫人与凯特·肖邦本人与儒家婚姻观相契合,因此婚姻幸福,值得效仿。本研究旨在对现代女性树立正确的婚姻观和成为贤妻良母、维护家庭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提供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5.
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坛上,林语堂堪称是有影响力的人物。他在不少文学作品中发表了他对婚姻的看法。从《京华烟云》中,我们可以充分认识林语堂的婚姻观。本文主要从爱情与婚姻的矛盾、影响林语堂婚姻观的思想来源以及如何处理婚姻危机等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小说<看得见风景的房间>中乔治和塞西尔与露西的相爱过程及婚姻生活中爱的理由、爱的方式、爱的结果,阐述福斯特这部小说的婚姻观,那为爱而婚,而非为婚而爱,因爱而婚是幸福美满的婚姻.  相似文献   

7.
在世界文化潮流追赶下,当代人的婚姻观受到西方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最突出表现为婚姻晚龄化,离婚率上升,婚前同居,单身主义等社会现象,并且在不断发展变化中,女性的婚姻观有了明显的改变。文章对当代婚姻观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8.
《傲慢与偏见》写出了四种不同的婚姻状况,反映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英国保守封闭社会环境下男女对待婚姻的态度.有不顾其他一切,只为婚姻的柯林斯和夏洛特模式的婚姻观,有追求情欲、轻视婚姻、一起私奔的威克姆跟丽迪亚模式的婚姻观,有真心诚意、有追求真爱为婚姻基础的宾利与简模式的婚姻观,还有勇于追求理想婚姻的男主角达西和女主角伊利莎白模式的婚姻观.正是男女们有着相似的婚姻观,才促使了她们之间的婚姻的建立.她们都是当时社会形态下男女婚姻观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16,(93):25-26
奥斯汀小说《傲慢与偏见》体现出各种不同的婚姻观,反映出当时英国社会的婚姻状况和人们的价值取向,揭示当时社会经济、地位对人们的婚姻、生活和命运的深刻影响,更重要的是美满的婚姻不但需要真正的爱情为基础,而且需要物质保障。奥斯汀倡导的婚姻观至今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田薇薇 《考试周刊》2013,(91):19-20
本文以《爱,是不能忘记的》的小说文本为研究对象,多层次多角度地解析婚姻的价值与取向,试图解析婚姻的价值与取向等现实问题,旨在通过与现今社会的对照阐述作品中爱的可贵,以此警醒世人树立正确的婚姻观。  相似文献   

11.
陈独秀反对封建包办婚姻、积极倡导以感情为基础的自由婚姻 ;他强烈谴责封建礼教强加给中国女子“从一而终”、夫死守节的道德观 ,认为女子也应同男子一样有离婚和另择嫁娶的权利  相似文献   

12.
池田大作多部著作和众多的演讲、座谈文献中都涉及他对恋爱、婚姻的独特看法和主张,值得我们来探讨和学习。他坚持恋爱与婚姻不可分割,主张在恋爱中塑造自己、培育自己,并且告诫青年人对于结婚不应操之过急。对于幸福的婚姻,他提出了几点必备要素让我们去推敲、实践。对离婚这一敏感问题他也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3.
吴梅作为清末民初新旧思想交替时代的文人,其婚姻观、女性观具有矛盾的两面性。他思想的进步性表现为同情当时为争取婚姻自由而斗争的女性,对必须恪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婚姻制度提出了深刻批评,且较早涉及女权问题的探索。但作为旧时代的文人,他仍然将女性的不幸归结为刚刚萌芽的自由恋爱,体现了其婚姻观、女性观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4.
爱情与婚姻在史铁生“心魂”的执着追问下焕发出奇异的神彩,他认为“残疾与爱情是上帝为人性写下的最本质的两条密码”,爱情既是人的孤独体现,也是对人类残疾拯救的途径。他常引用圣经原文,以之为比照、映衬、要求,试图印证爱情与婚姻在上帝的原初设计中是统一的,男女只有在心魂合一中方能体味到爱的真谛,以此纠正人的恶与疏失,暗示出理想的爱情婚姻应有神圣根基,引发人们对爱情与婚姻本原的沉思与反省。  相似文献   

15.
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以其现实主义作家的秉直天性和女性的敏锐直觉,深刻地表现了19世纪英国中产阶级婚姻爱情与经济的关系,揭露了金钱财富是资产阶级婚姻制度的本质。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以唯物史观的基本原则对爱情、婚姻、家庭领域的道德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在爱情的本质及道德基础、婚姻家庭道德的历史性、资产阶级婚姻家庭道德的虚伪性和堕落性、共产主义社会爱情婚姻家庭关系中的道德要求、婚姻的离异及其道德要求等问题上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观点,也为我们提供了正确认识爱情婚姻家庭道德的重要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17.
何佳 《德州学院学报》2006,22(5):16-18,32
冯梦龙是“情教”的倡导者,但同时又是一个传统的道德说教家,它们构成了冯梦龙的思想冲突。在“三言”中这种矛盾表现为:倡导婚姻自由与维护封建礼制;肯定情欲,又鼓吹妇女贞操观念;提倡男女平等,又不能忘怀男尊女卑的旧观念;主张互信、互知的市民之情,同时又推崇“忠臣”、“义仆”之类的封建人伦之情。这种矛盾与冯梦龙的世界观和当时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湘西苗族婚俗众多,包括婚恋教育、恋爱自由、婚姻自主、和气脸、合事歌、农事歌、排家饭、婚恋习惯法等重要内容。这些婚俗蕴含优秀的婚恋文化,对构建和谐婚姻家庭具有以下重要功能:培养为人处世技能,搭建幸福婚姻家庭平台;务实感情基础,奠定和谐婚姻家庭基石;倡导“和合”文化,树立和谐婚姻家庭观;崇尚勤劳互助美德,巩固婚姻家庭基础;约束族人言行,维系婚姻家庭稳定。  相似文献   

19.
《诗经》婚恋诗反映了西周初年至春秋时期广阔而复杂的礼仪制度、婚恋习俗及婚恋生活状况。由于婚俗在民间有一定的传承性,《诗经》婚恋诗中存在着一些对远古自由婚恋风俗和母系社会婚姻遗迹的描写,这从一个侧面表明了女性在母系社会曾居于崇高地位。同时,通过《诗经》婚恋诗对女性婚恋无自主权、成为政治斗争牺牲品、沦为生育工具等男尊女卑社会现实的深刻描写,我们也能看到周代的女性地位已由崇高逐渐走向衰落。  相似文献   

20.
情歌自古及今都是民歌的重要组成部分。情歌受宗教祭拜、生殖繁衍、婚姻风俗等的影响,已成为诉求婚姻、恋爱自由、表现情爱、抒发心灵情感的重要载体。本文阐述了情歌文化产生的同源性,并谈及了龙门山地域情歌文化的表现内容与地域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