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0 毫秒
1.
对行政行为公定力存在的正当性和“无限公定力说”进行了分析.认为行政行为公定力存在的理论根据并不是单一的,一概承认行政行为具有公定力或允许任何人否定其公定力,都是极端的做法.  相似文献   

2.
行政行为公定力基本理论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行为的公定力作为一个基本的行政法原理,是行政行为效力等级中的基础和前提,在行政行为效力理论的研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理论界对行政行为公定力的研究虽然存在争论,但对公定力的重要作用还是具有共识的。认真并深入地研究行政行为的公定力,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行政行为公定力的理论基础是建立行政行为公定力制度的理论支撑。既往的行政行为公定力理论基础学说没有把握住公定力的实质。要解释行政行为的公定力问题,必须从行政权的产生、运作以及对其的救济控制这一整个过程来分析。据此,行政权的正当性、社会对行政权的尊重和行政权的救济控制组成了行政行为公定力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附属证据性行政问题的实质是具体行政行为公定力与证据效力的关系问题。具体行政行为内容中认定的事实仅具有相对公定力,其直接确定的法律关系具有绝对公定力,据此,可简便、公正地解决该附属问题,但还应兼顾与我国当前行政救济制度相衔接。  相似文献   

5.
理论界对行政行为的效力内容认识不一,文章认为行政行为的效力内容应当包括先定力、公定力、确定力、拘束力和执行力,先定力是其他所有效力的前提,公定力、确定力、拘束力和执行力是行政行为效力内容的四个方面,五方面缺一不可,构成一个完整的有机体。  相似文献   

6.
行政行为的无效是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范畴,其存在的理论依据是行政行为公定力的有限性,并以公民权利抵制行政权力为其价值归依。本文在探讨行政行为无效的原因及其后果的基础之上,对建立我国的行政行为无效制度提出了若干构想。  相似文献   

7.
在行政行为公定力的缺陷中,我国现有的无效理论对严重且明显违法行政行为是否应当具有公定力给予了否定回答,但在解决公定力的其它缺陷时,尚无法从容应对,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8.
苗连营 《红领巾》2004,(1):95-99
行政行为的公定力不是绝对的,而是有一定限度的,无效的行政行为就没有公定力,相对人对之可以不予理睬甚至予以抵抗.但是在实践层面抵抗权的行使却处于尴尬的境地,由于实定法上行政行为无效制度的阙如,因而也就缺乏判断行政行为无效的可操作性标准.所以,立法上应确立行政行为无效制度.行政行为的有限性,除了行政行为的无效这种最主要的情形外,还包括在执行、举证责任的分配等方面的例外.  相似文献   

9.
一、无效行政行为防卫权的涵义与价值分析(一)无效行政行为防卫权的涵义近些年随着无效行政行为理论的盛行,无效行政行为防卫权日益受到行政法学界的广泛关注。所谓无效行政行为防卫权,是指行政相对人对无效行政行为所设置义务享有的抵抗和不服从的权利,也有学者称其为抵抗权、抵制权、拒绝权。该权是私权对抗公权的重要机制,也是行政救济的主要方式。在传统的行政法学理论上,公定力被认为行政行为效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即行政行为一经成立,不论是否合法都推定为合法有效且有拘束力。正如日本行政法学者田中二郎所言:“行政行为最重要的特色就…  相似文献   

10.
商事登记公信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外观主义保护交易安全的需求、行政行为公定力理论及行政信赖保护原则是商事登记公信力得以承认的基础;商事登记事项一经登记,即推定合法、准确、有效,善意第三人根据其所为的行为,应当有效,即使该登记存在瑕疵;登记公信力对信赖登记的善意第三人形成了有力保护;我国对公信力全然未予规定,相关立法亟待补白。  相似文献   

11.
营造有利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法制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等职业教育,由于发展起步迟,历史短,相应的法制建设还未跟上,还存在着法制建设尚不健全,司法执法不够严格,社会各界及人民群众关于职业教育的法制观念不强等问题。因此,必须积极营造有利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法制环境,建立健全高等职业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体系,使高等职业教育走上健康,快速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12.
行政伦理妥协是公共行政领域一种特殊的价值抉择,因其在实践中表现为择恶弃善或择小善弃大善,故其面临着合法性危机。合法性不仅意味着被公众认同,而且本身必须内含善的因子。行政伦理妥协之所以被接受在于公共行政领域难以实现最优选择,而常不得已而以满意选择代之,但总是努力趋向至善。作为一种非羁束性自由裁量行为,必须对行政伦理妥协进行严格的限定才能保证妥协总是在合法性范畴内。在实践中,要加强对妥协行为的监督,避免虚假的价值冲突,并积极提升行政人员的能力,努力超越行政伦理妥协,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3.
抽象行政行为未纳入司法审查范围是我国行政诉讼立法的法律缺陷,推行抽象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制度是抽象行政行为本质的要求,是保护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的要求,完善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的功能是实现抽象行政行为司法审查制度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行政指导行为已被广泛运用于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与行政管理过程中.从人权保障、权力监督和依法行政的角度出发,如果行政指导行为使行政相对人受到损害,相对人有权获得司法救济.由于目前行政指导缺乏法律法规规范,行政指导侵犯相对人权益的事实大量存在,很有必要加以规范.比较日本、我国台湾地区和我国内地对行政指导问题的界定及其现状,可见必须将行政指导纳入法制化轨道,接受司法审查,从而使中国行政指导在法律规范下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法制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国家的现代化建设离不开法制的保障。在弘扬依法治国的今天,也必然要求教育依法而治,本着重分析了我国教育立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从法制建设的维度,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司法对策,意欲促进我国教育立法的完善与教育司法的健全。  相似文献   

16.
中国政府的公共管理体制要尽快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万能政府”和人治思想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真正树立起责任政府,法制政府和信用政府的理念,使政府公共管理走上依法行政,以民为本,注重效率的轨道。  相似文献   

17.
王辉 《德州学院学报》2014,(3):39-45,68
发展行政合同制度在我国已经成为一种改革行政执法体制和改进社会治理方式的重要路径。行政法治实践中准确划定行政合同的功能定位意义重大。行政合同的功能定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行政合同是一种特殊的行政行为,是行政机关执行公务行使行政职权,维护公共利益的新的方式。其次,行政合同具有民事合同的功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当事人意思自治,促进公平正义,提高经济效益和促进市场运行。最后,行政合同具有行政行为与民事合同以外的派生功能,即能够在规范和控制行政权力运行的同时保障合同相对一方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8.
在程序瑕疵的处理上,充分考虑程序对实体结果的影响,是我国司法实践的普遍做法。但我国现行法却规定对违反程序的行政行为效力一律否定,这种法律与实践的冲突给理论研究带来了困难,也使得司法判决的公正性受到质疑。此外,实践中所遵循的"利益权衡下的实体审查"方式,在审查标准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偏重于实体利益而轻视了程序价值,究其根本在于忽视了程序瑕疵对相对人的"权益影响可能性"这一核心理念,而过分追求实然性的结果公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