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年3月4日,由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主办的纪念董纯才诞辰100周年座谈会暨《董纯才教育文选》首发式在北京举行。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在会上指出,董纯才同志毕生从事教育事业,他忠于共产主义理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遵循和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呕心沥血,无私奉献,为建设中国特色的  相似文献   

2.
第四次全国教育行政会议于3月24日在北京开幕。出席这次会议的,有各省(自治区),市教育厅、局的负责同志和部分中、小学、民办学校的代表共119人。董纯才副部长在开幕词中指出,这次会议是在全国王农业生产大跃进的有利形势下,在文教建设高潮开始出现的情况下召开的。他说,这是一次促进教育事业大跃进、促进我国文化革命早日实现的大会。董纯才同志说:这次会议的目的,就是要反掉保守思想,促进教育事业的大跃进,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大发  相似文献   

3.
为纪念董纯才同志诞辰100周年,本文记述了董纯才同志有关生平事迹,论述了他对开创新中国基础教育,创办第一所中央教育行政学院以及创导教育科学研究等方面所作出的卓越贡献,充分表现了一位人民的革命教育家“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崇高品质和高尚情怀。  相似文献   

4.
宋荐戈 《教育史研究》2009,(3):46-48,71
从民主革命时期到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十多年中,董纯才都是在教育战线上辛勤耕耘。他既从事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工作,也进行了大量的教育科学研究工作。无论是在革命根据地还是在新中国,他的教育实践活动和教育理论研究都对人民教育事业的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5.
1979年,我在北京参加比较教育讲习班,认识了董纯才。次年,他以"请来的客人",借调我到中央教科所协助他研究陶行知,直到1981年暑期。在这两年间,我们多次约谈关于陶行知研究的一些问题。有人认为,董纯才是陶行知学生,又与陶行知同事六、七年,以后又从事普通教育、科普活动,直至终生。在省部级以上干部中,董纯才对陶行知的研究是比较深的。遵照当时的规定,谈话的记录可以带走,整理的稿子一律存档。  相似文献   

6.
《教育史研究》2005,(2):2-5
今年三月五日是我国著名无产阶级教育家、原中央教育部党组书记、常务副部长、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董纯才同志的百年诞辰。为了纪念董纯才同志,我刊约请教育界的有关同志进行笔谈,现将谈话稿予以刊发,以表示我刊对董老的怀念之情。  相似文献   

7.
1979年日本陶行知研究专家斋藤秋男来华进修,当时主要导师是董纯才、毛礼锐。斋藤秋男来华进修的三个问题中,有一个是陶行知与解放区教育。几个月之后,他就这一问题与董纯才交换了意见。但是,仍然没有结论,也就是说董纯才没有明确地告诉  相似文献   

8.
辛安亭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语文教育家。本世纪30年代后期,他就在陕甘宁边区政府教育厅任职,协助董纯才同志负责教材的编写和审定工作。40年代中期,他主持对边区小学教材进行统一修订,克服了教条式、口号式的简单宣传,梳理了知识体系,突出了儿童特点。新中国成立以后,任甘肃省人民政府文教厅厅长。人民教育出版社成立以后,任该社副社长兼副总编辑,协助叶圣陶编写审定了一整套小学教材,对新中国中小学的教材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辛安亭先生对中小学语文教育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他的语文教育思想涉及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本文仅对辛…  相似文献   

9.
七日十五日下午,本刊编辑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人民教育》杂志创刊三十周年荼话会。蒋南翔、严济葱、武衡、于光远、张友渔、孙起孟、黄中、高沂、浦通修、董纯才、杨蕴玉、张孟旭、刘皑风、千家驹、韩天石、周鹏程、龚育之、戴伯韬、艾青等同志及首都新闻、出版、教育、科学、文艺各界知名人士共三百多人到会祝贺。会上,蒋南翔部长赞扬了《人民教育》杂志三十年来为发展我国教育事业作出的贡献。他指出,“八十年代中国的教育事业应该有一个大的发展”,“发展教育事业要按照教育的  相似文献   

10.
1979年日本陶行知研究专家斋藤秋男来华进修,当时主要导师是董纯才、毛礼锐。斋藤秋男来华进修的三个问题中,有一个是陶行知与解放区教育。几个月之后,他就这一问题与董纯才交换了意见。但是,仍然没有结论,也就是说董纯才没有明确地告诉斋藤秋男解放区是学陶行知还是陶行知学解放区。对于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1.
2005年3月5日,对于中央教科所的人来说,是一个特别值得记住的日子。这一天是“文革”后亲自提议重建中央教科所并兼任重建后第一任所长的老革命家、著名教育家董纯才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日。中央教科所在教育部的指示下,组织人员整理、编辑了《董纯才教育文选》,由教育科学出版社赶在纪念日前夕奉献给读者。  相似文献   

12.
家盛同志离开我们已经三年多了。他那种热爱教育事业.为教育呕心沥血和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精神,令人难以忘怀。他是我院的一位老院长,也是我非常尊敬的一位师友。我和家盛同志共事是1985年夏开始的.在此以前,因为我在五六十年代从事过青年工作,所以从朋友那里得知,家盛同志是老北大学生,并担任过北大四院地下党支部书记。49年初北京解放后,他随军南下,在我军进驻武汉、长沙等城市时,他为中南区青年代表,曾担任接管中华大学工作组长。以后调到中南局青委组织部,54年又上调团中央组织部,任组织科长。当时团中央书记是胡耀邦同…  相似文献   

13.
我会于去年十二月十五日在京召开了第三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出席会议的有二十七位常务理事和十位理事。会上,董纯才会长谈了开展教育科研的有关问题,张健副会长结合传达蔣南翔同志最近在教育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讲了今年学会工作的重点。与会者围绕他们的讲话热烈讨论,提出许多建设性意见。会议还研究了增补我会领导成员等事宜。董纯才同志谈了四个问题。第一,要大力宣传  相似文献   

14.
1980年7月26日至29日,来自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60多位语文教育专家学者、优秀教师和教研人员,欢聚在辽宁省大连市,参加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年会。这次会议得到了教育部和中国教育学会的关心与支持,中国教育学会会长董纯才同志为成立大会发了贺信,中国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华子扬同志到会协助主持并作重要讲话。教育界老前辈、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吕叔湘同志分别向大会提交了书面发言。 董纯才同志在贺信中说:“在小学的各科教育中,语文是最重要的学科,它是基础的基础。小学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15.
1981年3月6日晨,著名教育家戴伯韬同志因心肌梗塞急性发作,不幸逝世。伯韬同志曾领导过《人民教育》工作,又是教育战线上一位有影响的老教育家,他的去世,是我党教育事业的重大损失。伯韬同志逝世后,我受编辑部的委托,访问了一些熟悉伯韬同志的老同志,也访问了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领导和伯韬同志的爱人郑炜同志,大家共同感到伯韬同志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几十年如一日,埋头苦干,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的名位得失。他从一  相似文献   

16.
20年前,我走下讲台,转岗至《中学教育》杂志社,当上了一名记者兼编辑,笔耕不辍也有20年了。记得我接受第一次重要采访任务是访50年代全国赫赫有名的教育部常务副部长董纯才先生。我还记得这也是一个金风送爽,菊花盛开的日子,在华灯初放的时刻,初出茅庐的我怀着诚惶诚恐的心情,在董老下榻的延安饭店,去采访这位德高望重的教育界前辈。董老的起立、握手、让座的连贯动作,与谈笑风生的氛围,顿时消除了我拘谨的心理。董老就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问题,专题向我作了全面而详尽的阐述。我将他的讲话归纳为三个部分:一、“三个面向”…  相似文献   

17.
田家盛同志是我院的一位老院长,全国知名的人口学教授,他离开我们已经三年了。三年来.他的身影和音容笑貌经常浮现在我的眼前。他开拓的事业,他在学术上的成就和高尚的人格永远铭刻在我的心中。田家盛同志在我院工作的近20年中建树颇多,而他对我国人口教育的贡献是最为突出的。他为人口教育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开拓了崭新的事业,培养了大批人才,获得了良好的国内和国际影响。在人口教育建设上,也集中体现了他受人尊敬的品德。1980年,我国政府与联合国人口基金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签订了”中国中学人口教育及师资培训”项目协议书,…  相似文献   

18.
李振业 《下一代》2012,(8):14-16
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董纯才同志(教育部副部长、党组书记)永远离开了我们。噩耗传来,我们十分悲痛。回想董老85岁寿辰时,我们去看望他,见他精神很好。因去看他的多是他的学生,也有育才、育英的同志,所以话题一直离不开教育。他说:“党中央提出的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这是我们党对几十年教育工作的科学总结。当前中小学教育不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主要弊端是中小学教育搞得太死,青少年负担过重,应当把中小学教育改革抓好,创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小学教育。”这是董老对我们的一贯教诲,也是他对我们的最后一次教诲。  相似文献   

19.
小平同志虽然去逝了,但是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伟人风范、光辉思想将永存于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心中。我们永远缅怀他。小平同志一贯重视教育。他总是从国家兴衰和社会主义历史命运的高度关注我国的教育事业。早在50年代小平同志就提出'学校要保证提高教学质量。否则就不能说是成功的。"有的国家中小学质量差,吃了亏。我们无论如何要保证有一批学生基础课学得好,否则将来要吃大亏。"60年代初,小平同志又亲自主持制定了《高教六十条》,使新中国第一次有了自己的高等教育法规。粉碎"四人帮"以后,小平同志自告奋勇抓教育,推翻了压在教育…  相似文献   

20.
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无产阶级教育家徐特立同志 ,把毕生的精力贡献给了教育事业 ,他为我国的新民主主义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还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做了奠基的工作。他有丰富的教育实践活动 ,在教育理论方面也有重要的建树。他热爱教育工作 ,热爱学生 ,循循善诱 ,谆谆教导 ,诲人不倦 ,为党为国家培育了大批人才。他德高望重 ,为人师表 ,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敬仰的楷模。本文拟从徐老关于教师职业道德的思想和他本人的实践 ,作一初步探讨。一、教师是“崇高而愉快的事业”50年代 ,一些人常带着各种偏见看待教师 ,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