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要注重概念和知识的发展过程的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观《课例 3》 ,教师能很好地从实际出发 ,提出问题 ,引入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通过视频展示一组概念填空和一组表格填空 ,板演例 1、例 2 ,整个过程完整 ,双边活动活跃 .其中利用面积构造方程的内容尤为精彩 ,有特色 .这是一节很好的示范课 .细究这节课 ,从教材难点、重点等来看 ,发现以下两方面还须加强 .1.要注重概念定义的教学教师在给出一元二次方程定义后 ,为了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定义 ,应趁热打铁 ,突出和紧扣定义中的“一元、二次、方程”三要素 ,把它作为判断一元二次方程的依据之一 ,而不必一气完成二组填空 .此时可利用视频分别展…  相似文献   

2.
一、本章教材分析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1.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概念及其解法;2.一元二次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全章共包括三节:一元二次方程、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第1节以雕像问题、制作方盒问题和体育比赛中的组合问题这三个问题为背景,引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归纳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让学生感受一元二次方程这一概念的内涵,并通过云图提出问题,要求学生观察思考方程中未知数的个数和次数,引导学生联想并类比一元一次方程,以便更好地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有关概念.这样编排,既有利于学生理解并接受新知识,又充分地反映出一元二次方程及其有关概念来源于现实世界,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数学模型.第2节从一些较简单的实际问题出发,通过对所得方程的特点的剖析,探究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解法.这种呈现形式,既突出了重点,又分散了难点,使学生有较多的机会接触到列方程,体现了把对实际问题的讨论作为贯穿于全章的一条主线的思想.本节以“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为标题,突出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思想——“降次”——将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较熟悉的一元一次方程,这反映了“降次”这一转化思想在解方程中的重要作用.本节只讨论了...  相似文献   

3.
一、分层教学的实施1.根据教学大纲,制定分层教学目标,实施备课分层《一元二次方程》这一章的教学,要求A层面学生能判断一元二次方程,知道根的概念,会把方程化为一般形式,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的操作步骤.B层面学生,则要求他们从理解公式推导的过程中深刻理解公式,能领会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灵活运用各种方法解方程.应要求C层面学生会推导公式,可以在具体的复杂题型中灵活运用,并掌握在此过程中所用到  相似文献   

4.
<正>一、学习目标1.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和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意义;2.会把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一般形式;3.会用整体思想和降次方法求解或降次,进而求代数式的值.二、知识梳理1.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通过化简后,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二次)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相似文献   

5.
黄娟 《广东教育》2002,(4):29-29
在数学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比较法,不但能突出教学的重点,简化某些教学环节,而且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概念,提高解题能力和发展思维能力。下面谈谈比较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一)用比较法教学,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学生通过概念比较,可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从而能正确地运用概念。例如,教学一元二次方程定义时,要求学生与一元一次方程定义比较;讲授分式概念时,  相似文献   

6.
20 0 0年第 7期的《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上刊登了四位老师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课例 ,正如编者按所言 :“虽非尽善尽美 ,但各具特色” .这节课的任务是引入一元二次方程 ;让学生知道整式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含义 ;知道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会把一元二次方程化成一般形式 .可以看出来 ,这四位老师为了上好这一节课 ,做了细致的准备工作 ,设计了合理的教学程序 .在教学中 ,他们以学生为主体 ,不断启发、引导学生 ,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同时 ,学生思维活跃 ,发言积极 ,完全掌握了课本所要求的内容 ,教学效果良好 .从课例中可以看出 ,展示…  相似文献   

7.
讲授完九年级《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这一节课后,学生反映颇好,效果颇佳,回想整节课颇有启示.这节课重点就是让学生能够把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成完全平方形式来解答.以往教学结束后学生总觉得难以掌握,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这种方法,  相似文献   

8.
我们在使用课标教材人教 A版《数学必修 5》教学时,课程标准如下:考虑到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抽样性,以及学生对于不等式理解的有限性,通过将抽象的一元二次不等式以实际情境的方式呈现出来,运用图像的方式引导学生对一元二次不等式相关概念的了解,同时加强对相应函数与对应方程之间的联系;掌握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多种方法,并且在给出一个一元二次不等式之后,必须要能够设计出求解的流程图,通过流程图来进行求解。除此之外,课程标准在不等式数学建模能力的教学上是同样重视的,主要体现在学生对于函数概念的理解,数形结合的具体运用等。因此,对于一元二次方程等一系列二次方程来说,相互之间的转化关系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一、研究课题的提出(1)教学目标简析 1.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一般形式:2.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3.能应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进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问题的提出从上面对一元二次方程教学目标的简析中可以看出,形成分析和解决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问题,能应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进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读了山东省平邑县一中胡成奎老师的《课例 1》感受颇深 ,略加整理 ,一吐为快 .1.课堂结构科学 ,安排合理 ,符合学生认知结构课例在性质上属于定义教学 ,即教学目标为“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这历来是一个难点 ,教师难教 ,学生难学 .常规教法是干脆写出定义 ,举出一批例题  相似文献   

11.
<正>初一是小学到中学的过渡阶级,初一的数学知识是整个中学阶段数学的基础,起到“奠基石”的作用.这期间所蕴含的丰富内容深刻地反映了中学阶段许多重要基本数学思想方法.教师在授课时除了加强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传授外,还应该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这对今后的数学教学将产生深远影响.现就初一数学内容里的几个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谈点肤浅的认识.一、抽象概括的数学思想方法今天的数学教育,应让每个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教学过程中,课要讲得使学生有兴趣听讲,会动脑去想,而不是简单去记.以概念教学为例,任何一个数学概念的形成,都是有因有果有过程的.教学中切忌直载了当地讲述定义,而应更多地从概念的产生及发展过程让学生通过现察、比较,概括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向学生揭示概念的形成过程,从而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一个概念.比如我在初一131班(普通班)讲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移项”这部分内容时.首先按照教材的安排根据“等式性质1”在方程  相似文献   

12.
病例诊疗     
例1(2003年甘肃省)下列方程中,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是().(A)3(x+1)2=2(x+1)(B)1x2+1x-2=0(C)ax2+bx+c=0(D)x2+2x=x2-1错解由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可知答案为C.分析错误在于对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理解不清,忽略了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中a≠0的条件.由于B不是整式方程;C没有说明a≠0,不能确定一定是二次方程;D经过整理后是一元一次方程;只有A是一元二次方程,故选A.说明判定一个方程是否是一元二次方程不能只看方程形式,被表面形式所迷惑,而要抓住定义的实质,常常需要整理之后,看是否同时满足定义中的条件才能确定.例2(1999年吉林省)一…  相似文献   

13.
考测点导航 1.掌握等式的基本性质,理解方程解的定义; 2.会检验一个数是不是某一元方程的解; 3.能熟练地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  相似文献   

14.
“一元二次方程”这一节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 ,应掌握整式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含义 ,以及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会把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一般形式 .本节需突出两个重点 :第一 ,一元二次方程的含义 ;第二 ,化一元二次方程为一般形式 ,并分清二次项及其系数、一次项及其系数、常数项各是什么 .通过对四个课例的认真学习 ,结合大纲和教材谈谈个人的体会 .1.四堂课共有的特点注重课堂引入 ,激发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 ,等于成功了一半” .引入的重要性 ,在这四堂课中体现得非常明显 :四堂课都采用了问题引入法 ,恰当地为学生提供了一元二次方程…  相似文献   

15.
方程与方程组是初中数学的重点内容之一 .在历年各地中考中都占有一定的比例 ,许多试题直接来源于书本 ,为帮助同学们搞好后期复习 ,现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供参考 .1 复习目标1 了解等式和方程的有关概念 ,掌握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2 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 ,会根据根的判别式判断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 .3 掌握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会用它们由已知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根求出另一个根与未知系数 ,会求一元二次方程两个根的倒数和与平方和 .4 掌握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一…  相似文献   

16.
概念课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淄博市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探究——主体参与型”课题实验,对概念课教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我们为概念课的教学过程设计了“创设问题情境——分化各种属性——概括形成概念——巩固运用推广”四个环节,突出了概念的形成过程及概念的巩固深化。本文将通过对“一元二次方程”的课例分析,谈谈我们对概念课教学的认识。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整式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含义。 2.使学生知道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会把  相似文献   

17.
数学概念的教学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概念的同化,二是概念的形成.本节课通过《九章算术》卷九勾股中记载有趣的实例及一组数据规律问题,让学生动脑思考,在探索中发现问题,总结概括规律,建立数学模型,从而得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标准形式及相关概念.再通过例子,让学生在认知中产生冲突,进一步辨析概念,巩固知识,化解矛盾.  相似文献   

18.
一元二次方程是初三数学的重要内容,它的应用十分广泛.学习这部分知识时,必须注意如下问题.一、学习目标:1.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会用配方法解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能熟练地解特殊形式的一元二次方程.2.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的推导,并会熟练地应用公式解一般形式的一元二次方程.3.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会判别方程根的情况,会求字母的取值范围.二、知识要点:1.方程的解法知识要点列表如下:课本中实际上介绍了四种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直接开平方法、配方法、因式分解法和公式法.2.求根公式:方程ax2+bx+c=0(a≠0),则有x1,…  相似文献   

19.
一元一次不等式是最基本的不等关系式,是进一步学习不等式和其它一些数学知识(如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函数定义域的确定等)的基础:为使学生能较深刻地理解这部分内容。下面就教学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几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不等式的解和解的集合 要想正确地、熟练地求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首先必须使学生正确地理解不等式的解和解的集合的意义。这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教师可通过实例逐步引导学生掌握这两个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20.
<正>一、教学目标(1)明白一元二次方程与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关系;会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不等式.(2)培养学生从"从形到数"的转化能力;"由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概括能力.(3)让学生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激发学生观察、分析、探求的学习激情、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及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