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0 毫秒
1.
张凤琴 《高中生》2011,(8):10-11
“瓦瓦祖拉”南非世界杯“一吹成名” 南非世界杯期间.响彻全场的“瓦瓦祖拉”将灿烂的非洲文化展示在人们面前。这种南非特有的“喇叭”长一米左右。在南非的各种体育比赛和大型活动中,参加者都喜欢使用这种“喇叭”助兴。南非世界杯上,响彻开幕式、揭幕战和非洲广袤大地的南非特有的“喇叭”声,让南非最洪亮的声音传遍了全世界。  相似文献   

2.
南非“以结果为本的教育”课程模式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南非建立后,针对种族隔离时期所遗留下来的各种教育问题,对教育进行了积极的改革。在课程模式上,南非政府引入了“以结果为本的教育,”结合教育改革进行了适合本国国情的探索。文章试图对南非“以结果为本的教育”课程模式的产生、概念的理解和特征三个方面进行探析,以期为我国的课程模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南非共产党(简称南非共)是非洲第一个马列主义政党,也是非洲现存力量及影响最大的共产党。民族民主革命理论是现阶段南非共指导南非工人阶级和穷人大众向社会主义过渡最重要的理论。“过渡阶段”的社会主义是这一理论形成的指导思想,南非特殊类型殖民主义是这一理论形成的社会背景。南非共认为民族民主革命理论包含紧密联系的三个方面:阶级斗争、性别斗争及民族问题。民族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并不矛盾,而是互为补充。当前向社会主义过渡,应着重从经济方面构建社会主义因素。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南非的建立,种族隔离制度的废除,“基要教育学”难以适应南非现实的变化与发展.为了建设批判性的南非公民社会,为了摆脱西方的文化霸权,需要新的教育哲学.作为“非洲教育哲学”倡导者和主要代表人之一菲利普·希格斯认为,非洲哲学可以为南非教育发展提供一种新话语,并在传统非洲哲学文化的两个基本概念即“乌班图”和“社群主义”的基础上建构了独特的非洲教育哲学思想.这对非洲教育思想的内生性发展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5.
南非作家库切的长篇小说《耻》以种族隔离制度废除后的新南非开普敦为作品的地理背景,真实地再现出“白人至上”主义消退后黑人群体与白人后裔在这片土地上的相处状态。小说中一个个严酷的片段,不仅反映出后殖民时期的白人,尤其是白人女性在新南非的生活境遇,更表现出以露茜为代表的遗留在南非的白人后裔游走在“主体”与“他者”之间的身份认同困境。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白人种族主义者对南非(阿扎尼亚)人民实行残酷的种族压迫和暴虐统治。在教育上,实行歧视黑人的“班图教育”制度,白人统治者享有建立在黑人血汗上的一切特权,南非反动当局给予每个白人儿童的教育费用,平均为七十四点三兰特,而每个黑人儿童只有二点三九兰特。白人儿童可受到免费教育,免费供给课本、饮食、校服等,而非洲儿童在“班图教育”制度下,完全处于一切权利和自由被剥夺殆尽的奴隶地位。自一九七六年六月中旬以来,以反对在非洲人学校使用南非荷兰语教学为导火线,一场声势浩大的黑人抗暴斗争猛烈冲击着沃斯特种族主义政权及其教育制度。具有光荣斗争传统的约翰内斯堡市郊索韦托区黑人学生首先举行游行示威反对种族主义教育制度。南非反动当局调动全付武装的军警进行血腥镇压,但是镇压只能激起更激烈的反抗。目前,抗暴斗争很快从一个非洲人聚居区,扩展到南非四个省中的三个省,从青年学生扩大到工人和其他阶层的群众,从几千人发展数十万人。斗争目标不只限于要求废除种族主义的“班图教育”制度,而是明确提出要砸碎整个种族主义枷锁,由非洲人民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目前,南部非洲民族解放武装力量,在广大非洲人民的有力声援和热情支持下,向敌人展开更加猛烈的进攻,他们必将夺取民族解放的新胜利。《南非学生为夺取政权而斗争》一文,是现流亡英国的南非索韦托学生运动领袖切奇·马谢尼尼对突尼斯《青年非洲》记者帕特里克·雅罗的谈话记录,译载如下:  相似文献   

7.
南非"2005课程改革"中的生活课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4年南非民主政府成立以后,为消除种族隔离并把一个新的南非带入21世纪进行了国家课程改革——南非历史上历时十年的“2005课程改革”。“2005课程”能否顺利实施,关系到整个南非的民族生存与发展。其中生活课程是“2005课程”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在介绍南非生活课程目标、内容及主要特点的基础上,对南非新课程作了简单的评析。  相似文献   

8.
“你知道南非吗?”回答“Yes”的中国人大有人在。谁不知那储量丰富的黄金钻石,鬼斧神工的桌山,金碧辉煌的太阳城还有那不堪回首的种族隔离制度。而今,新南非全国上下正载歌载舞庆祝自由民主制度建立十周年。披着七彩彩虹的南非是如此神秘,她吸引了多少学子求学南非圆那美丽的梦。到2003年底,中国在南非的留学生人数已超过3200人,还有更多的年轻人源源不断地来到这片神奇的土地。去年央视“3.15”晚会揭开了一些南非语言学校和不法中介的黑面纱,接着媒体广泛揭露了南非戴姆林学院和南极星语言学校的骗局,教育部发布了第8号留学预警。“我们…  相似文献   

9.
2002年9月4日,“地球峰会”(“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在南非名城约翰内斯堡落下了帷幕。这次为期10天的大会给主办国南非带来高达13亿兰特(约1.2亿美元)的收益,并新增了1.4万个就业机会。从某种程度上,这也是世界给予南  相似文献   

10.
除黄金产量雄居全球第一外,南非更以盛产钻石被誉为“钻石之国”。“尤蕾卡”、“南非之星”等世界名钻,全部产自这里。有人开玩笑说,在南非的钻矿区,也许一不小心就能于乱石堆里找到一颗核桃大的钻石,眨眼间成为千万富翁!  相似文献   

11.
《海外英语》2010,(8):27-28
2010年南非世界杯足球赛吸引眼球无数,在观看“世界杯”的同时,不妨也来个“世界杯”举办地精华游。请看开普敦旅游全攻略……  相似文献   

12.
幽默     
老板一个人去宠物店里买鹦鹉,店主对他说:“我们有三只鹦鹉,蓝的会讲四种语言,卖两千元;红的能讲六种语言,卖三千元;那只黄的不会讲话,卖五千元。”“怎么会这样呢?”那个人叫道,“他可什么都不会说啊!”“是这样的,”店主解释道,“我们也不知道它是什么来头,但其他两只都叫它老板。”珍奇动物课堂上,老师问:“同学们,谁能说出一种南非的珍奇动物?”“北极熊!”聪聪不假思索地站起来回答。“孩子,”老师和蔼地对聪聪说,“在南非是找不到北极熊的。”“我知道!”聪聪说,“正因为这样,北极熊在南非才是珍奇动物嘛!”上帝的轿车口若悬河的推销…  相似文献   

13.
@面面观     
雁寒  穆兆 《教师博览》2005,(4):46-46
在外国,@有好几个读法。德国和南非人称之为“猴子的尾巴”.俄罗斯人称之为“小狗”.意大利人称为“蜗牛”。芬兰人则叫它“猫”或“咪咪”,土耳其人叫它“玫瑰”.都很形象。  相似文献   

14.
在对经济学相关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领导国家经济学”的理论框架,认为地区领导国家需要具备地理位置临近性等五个基本条件,并对南非的这五个方面加以了考察,发现南非已经具备了担当非洲地区领导国家的可能性,但要把可能性转化为现实,南非还需要在一些特定的方面加以努力.  相似文献   

15.
《今日中学生》2010,(6):F0002-F0002
大家好,我叫“扎库米”,是一只来自非洲的小猎豹,我就是今年南非世界杯的吉祥物。Zakumi由“Za”和“Kumi”两部分组成,“Za”代表南非,“kumi”在许多非洲语言中的意思都是“10”,意味着2010年,同时,这也是大部分顶尖足球运动员身披的球农号码。“扎库米”还有“欢迎前来”的意思。  相似文献   

16.
南非现有十四个教育局。一个主管白人的教育,一个主管混血人种的教育,再一个是主管印度人的教育,还有一个是主管黑人的教育,此外是一些较小的教育局、主管所谓“当地人”(实际上是班图人)的教育。南非全国教育联合会(简称NEUSA)正在努  相似文献   

17.
陈亦冰 《上海教育》2010,(15):57-57
在刚刚降下帷幕的南非世界杯上,中国人着实露了回脸。据报载:河北英利集团斥资2亿元成为世界杯二级赞助商,江西九江输出了1200万个“普天同庆”,宁波和汕头打包生产赛场上90%的呜呜祖拉,此外还有啤酒、空调、球衣、旗帜、假发等至少11个行业的中国经济体的产品亮相南非世界杯。  相似文献   

18.
《英语辅导》2016,(11):14-17
南非(South Africa),全称南非共和国(The Republic ofSouth Africa),地处南半球,有“彩虹之国”之美誉,位于非洲大陆的最南端。开普敦是南非第二大城市,是南非三大首都之一。开普敦是欧裔白人在南非建立的第一座城市,因为历史悠久,被南非人誉为“母亲之城”。这座城市曾历经荷、英、德、法等欧洲诸国的殖民统治,虽然地处非洲,但却集欧洲和非洲人文、自然景观特色于一身。漫游开普敦,这种徜徉欧洲与非洲之间的独特感受一定会让你终生难忘。  相似文献   

19.
南非,原是非洲黑人的居住地。1652年,荷兰殖民者侵入南非沿海地区,并不断向内地扩展,建立起布尔人(荷兰移民的后裔)的殖民统治。1806年,英国殖民势力也渗入南非大陆。从此,英、荷殖民主义者便开始了争夺南非殖民利益的争斗。1866年(一说为1867年)在南非发现了钻石矿藏,1884年又发现了黄金矿藏,随之在欧洲产生了“钻石狂”和“黄金  相似文献   

20.
南非处非洲最南部,国土,面积122.1万平方公里,人口4037.7万人。南非,是世界上矿产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尤其盛产黄金和金刚石(钻石),被誉为“黄金之国”、“金刚石的故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