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等师范教育具有培养未来教育家和助推教育家成长的基础性、学术性功能。高等师范院校要把培养未来教育家纳入教师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全面提升教师人才培养质量,为造就一批教育家奠定宽广厚实的基础;要注重发挥高师教育的"教学的学术"研究优势,通过加强对一大批优秀教师"教学的学术"研究能力和素养的培植,实施教育家成长助推工程。  相似文献   

2.
实施教育家办学的根本任务是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大力培养造就引领地方教育的本土教育家是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重要职能。黄冈市教育局通过优化教育家成长的舆论环境、政策环境和实践环境,在努力培养和造就引领地方教育的本土教育家方面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3.
温总理多次倡导"让教育家办学",我们认为,最有希望成为教育家的就是那些敬业爱岗、锐意进取的基层校长.他们在长期的专业化培训中,通过理论的积淀和实践的探索,可逐步形成独特的个人专长和办学风格,从而能成长为教育行家、教育专家、教育大家.超越自我、追求卓越,需要校长克服职业倦怠、焕发生命活力,这也是教育工作者的勇气、智慧和激情的不竭源泉.笔者在此从教育行政管理的角度,站在服务校长、成就校长的高度,站在增强校长的主体意识,促使校长自由成长、自然成长和自觉成长的角度,回答"校长的活力源自于哪里、依托于什么、怎样才能显现"三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温家宝总理关于"教育家办学"指示的内涵究竟是指什么?大家可以多角度做出理解与解释。但有两点是可以肯定的:教育要按照教育自身的规律来办;教育工作者应该有远大的理想。至于现在办教育的人是不是教育家,现在的校长以及优秀教师能不能成为教育家,教育家的标准是什么,用什么样的方式确认教育家的地位,以及教育家应该享有什么样的待遇等等,意义远没有前者那么重要。作为  相似文献   

5.
陆平 《教育文化论坛》2012,4(5):120-124
儿童教育家李吉林与南通教育文化密切关联:她在教学中注重撷取南通自然景物和风土人情,开发"野外情境课程",成为情境教育的重要因子之一;李吉林及其情境教育学派的创建离不开南通教育文化的滋养,同时也丰富了当代南通教育文化的内涵。厘析其间的关联性对于我国本土教育理论与实践体系的构建、促进本土教育家的成长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播种行为,就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就收获命运。"这一育人哲理道出了培养行为习惯的重要性。每一个教育者都深深地知道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促进一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是健全人格形成的基础。教育无处不在。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充分挖掘各自现有的教育资源,结合各种教学活动,把"做人、做事、学习"的正确习惯的培养融入平常的教学活动中。  相似文献   

7.
教育社会学提出的"社会资本"理论,可以让教育管理者跳出教育内部,从大社会回眸教育系统,通过社会学与教育学跨学科研究,在"把学习打开"中"盘活社会资本",实现教育工作者知识共享,帮助老师提炼教学主张,从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学校发展提供有效支撑。  相似文献   

8.
孔陶  姚亮 《江苏教育》2007,(17):F0003-F0003
大家一致认为,提倡教育家办学,坚持教育家办学,是时代的呼唤;教育家是一个行走和成长的过程,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有一种神圣的使命感,从自我做起,不断探索,积极实践,努力将自己塑造成具有鲜明时代特征、民族特色和国际人文视野的教育家。江苏省人大副主任王湛先生赴会讲话,勉励大家通过搭台、松绑、宽容、捧场、加冕,共同推动优秀教育工作者成长为教育家。  相似文献   

9.
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有良好的行为习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播种行为,就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就收获命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一定要渗透到各种教育之中,否则就不能完善孩子优秀的意志和品质,对孩子一生的发展有很大的阻碍,所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每一位教育者、每一位家长都应该熟知且掌握的教育艺术。  相似文献   

10.
"教育家办学"是一个热门话题,阜阳市教育局所倡导并探索的"本土教育家"工程无疑为这个热门话题添加了鲜活的内容,我们试水"本土教育家"工程是基于什么考虑?我们如何为"本土教育家"定位?我们围绕"本土教育家"工程进行了怎样的探索?这些问题引起部分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1.
面对社会不断高涨的优质教育需求,学校管理创新必须为实施素质教育服务。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全面发展,故创新应该紧密围绕"促进学生成长与全面发展"这一理念来开展。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根植于学校的实际工作,不断更新育人理念、拓展课程资源、创新学校管理方式,切实推进学校管理改革,培育"真性情",开发"新课程",打造"好校园"。一、用爱培育"真性情"学生能不能幸福地生活,能不能成长为自觉的  相似文献   

12.
王湛 《今日教育》2013,(4):22-25
"造就一批教育家,倡导教育家办学",已经成为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举措,成为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教育家办学"上升为国家意志,一些地方开始推出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一些部门和单位对有影响的教育家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就进行总结研究和宣传,有关教育家成长的研讨会、论坛也渐渐多了起来。但是,这些工作还只能说是  相似文献   

13.
闻哲 《辅导员》2013,(22):7-7
<正>人大附小、芳草地等10所学校成为首批联盟校9月18日,"优质小学教育家成长工程联盟启动仪式"在北京人大附小顺利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小学校长、骨干教师等近百人参加了此次活动。优质小学教育家成长工程联盟的启动,旨在"呼唤教育家成长、分享教育家智慧、推进教育家办学",共同探讨教育家及教育家成长的实践路径。上午,人大附小校长郑瑞芳在启动仪式上致辞,之后,朝阳区芳草地国际学校校长刘飞、大兴区第二小学校长兰祖军作为优质小学教育家成长工程联  相似文献   

14.
<正>非常高兴能参加这次第二期"成长中的教育家"高级研修班开班仪式,非常高兴能作为首期"成长中的教育家"培训班的代表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我的学习收获和体会。三生有幸,2011年8月能成为首期"成长中的教育家"小学校长培训班的学员。非常感谢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姚文俊理事长、孙章存副理事长和姚炜副秘书长等各位领导、前辈、专家,不但给我们提供了成长学习的机会,指明了要向着教育家成长的方向和目标,而且精心设计了成长中的课程和路径,一步一  相似文献   

15.
顾明远 《辅导员》2010,(22):1-1
关于教育家的提出,近年来我思考颇多。一方面中国教育快速发展,素质教育、新课程理念全面推行,需要教育家的引领;另一方面,中国教育的快速发展,教育改革与创新的深入实施,为教育家的成长创造了机遇;其三是广大教育工作者以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为己任,开拓进取,发奋工作,正在追求教育家的风格和品质。温家宝总理早在2003年就提出"要办一流的学校,就要有一流的教师队伍,有一批出色的教育家。"此后,在多种场合表达了他对教育家的期盼。  相似文献   

16.
试论教育家的“类本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家的"类本性"是教育家的整体规定性,既是人的"类本性"之特殊,又是教育家群体性与个体性之一般.教育家"类本性"为社会分工所决定,是历代教育家在教育实践和社会交往中自我创生成果的积淀与遗传,具体体现为教育家的整个身心与教育融为一体、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教人与做人合一等基本品性.探索教育家"类本性"有助于形成一种"超我"的同化力,促进教育工作者的"类化",延续与扩大教育家队伍.  相似文献   

17.
<正>我参加过无数次的培训,而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培训学院、北京圣陶教育发展与创新研究院、北京中育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和《基础教育论坛》(小学版)组织的这次第二期"成长中的教育家"高级研修班,是我参加的所有培训中规格、水平最高的,是一场精神盛宴,是一次成长为教育家的寻梦之旅。"取法其上,得乎其中;取法其中,得乎其下。"这次的高端培训带给我的影响和收获也是最多的,主要有以下两点:  相似文献   

18.
也谈教育家办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家办学"可以说是近年来倍受关注的话题.自2006年开始,温家宝总理先后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教育家办学".我个人认为,这一话题之所以如此受社会关注,党中央、国务院对此话题之所以如此重视,主要在于:一是希望通过倡导教育家办学,努力提高教育工作者的社会地位.中国教育工作者队伍庞大,仅专任教师就有1300多万人,但遗憾的是这支庞大的队伍里却没有几个能被称为教育家的,这于情于理都不应该.二是倡导内行办学.教育工作的专业性很强,因此需要由熟悉教育活动规律的内行来办学.内行办学是从整体上提升国家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9.
教育家是指通过亲力亲为的教育实践创造出重大教育业绩,对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的教育思想和实践产生重要影响的优秀教育工作者,是一个用于描述高层次杰出教育人才的概念.大爱与奉献是教育家的内涵特征,追求师德与专业发展是教育家成长的路径.  相似文献   

20.
<正>常州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立足本土实际,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倡导并发展适合的教育,将建设高品质示范高中作为工作目标,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努力探寻普通高中品质提升的"常州样本"。一、主动发展:高品质示范高中应有的不竭动力2003年起,常州市推行"学校主动发展"工程,所有高中校经历了四轮规划的"制定—论证—实施—评估",主要体现为两大转变: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