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新课标的颁布成为广大一线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新准则.是国家教育质量要求达到的具体指标。中学政治课是中学教育中一门重要的课程.但是.现行的中学政治课教学无论在教学观念上、内容上,还是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都与新课改存在一定的差距.这是政治教师在教学组织中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在教学中.我们一定要克服教学中的弊端才能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在此.我用自己的亲身体验谈谈个人的教学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2.
中学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基础中的重要一环,不仅担负着向各类高等院校提供合格生源的任务.而且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国家的未来。那么.中学教育现状与其所肩负的重任是否相符呢?这是一个值得人们思考与探索的问题。建国以来,中学教育尽管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其现状堪忧。特别是如果把它放在整个世界先进教育体系中来比较.不能不说在许多的方面是不成功的.或者说整个教育体系存在着重大的缺陷。  相似文献   

3.
《青年教师》2010,(2):6-7
他们的整个教育都是为了记住一切有可能在考试中出现的东西。 我是美国私立小学教育和公立中学教育的产物,因此我习惯于非常喧闹的教室。如果教师能在这样的课堂上不维持纪律而上完45分钟课,就被认为有本事。  相似文献   

4.
1 您中学阶段是怎么学物理的?中学物理教育对您成为知名物理学家有何帮助?我上中学是60多年前的事,情况和现在很不一样。我在高中没有上过物理课,因为那时高一念生物,高二念化学,高三才念物理。我高二念完的那个暑假就考上了北大物理系,所以没上过高中的物理课。不过我觉得中学教育对我后来一生的影响都非常大。我上中学是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沦陷区北京,当时国难深重,生活艰苦,时刻盼望着祖国的胜利。  相似文献   

5.
中学思想品德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道德教育的课程.也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和重要途径。这就决定了必须把德育工作贯穿于思想品德课的方方面面.贯穿于思想政治教学的全过程。就当前中学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和改进措施.我谈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6.
一、农村地区中学计算机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思想上不重视,管理力量薄弱 许多学生和家长对计算机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除了经济因素的制约。另外是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计算机在中学学科中的地位不重要.关键是学好了语数外.就可以考上一个好的高中或者中专学校。计算机学不学都不会影响升学的成绩。这种观念甚至导致一些中学领导、老师都觉得是对的。一些农村中学在计算机教育方面的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经费的投入不够,这就直接影响农村中学计算机教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学教育.归根结底是人的教育,是道德的教育,任何学科概莫能外,音乐教学也如此。在我多年的音乐教学中,我一直重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起到的作用很大.学生耳闻目染,都能够做到品学兼优.下面谈一下我在教学中用到的案例,期待共同商榷。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是俄国大名鼎鼎的钢琴作曲家,堪称旷世奇才.他是历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享誉世界乐坛。  相似文献   

8.
2003年2月在博山实验中学礼堂聆听了魏书生老师的报告.心情很是激动。我见到了这颗教育界璀璨的明星,南此也为我不平凡的2003年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我写下了《100个角度看教育、100个角度看魏书生》的章。  相似文献   

9.
中学的使命     
程介明 《上海教育》2003,(10B):48-49
7月底,世界银行开了一个会,主题是:该研究中学了!国际上的教育政策件,关于基础教育(一般指小学教育或九年义务教育)、高等教育的很多,关于技术教育、幼儿教育、特殊教育,甚至科技教育、艺术教育的也不少,而讨论中学教育的却是出奇地少。这里的中学教育,主要是指普通中学特别是高中教育。中学教育应该有自己的使命!这是会上大家首要的一个共识。过去讨论中学教育,或说中学教育受到忽视,就是因为我们纯粹从教育制度的角度来看中学教育。因此,说中学没有独立性,说中学教育纯粹为了升学作准备,恐怕一点也没有夸张。在教育制度这个框架里面看中学教育,是看不出它的角色的。这就是为什么在教育政策里面不容易看到中学教育影子的原因。不管孩子上不上得了大学。中学教育影响着他们一生,也深深影响着社会的未来。中学的教育改革、课程改革、考试改革、大学入学改革、学制改革,看来都应该重新看一看,这样,也许会出现许多全新的讨论。程介明先生在本刊9A上发表的《该研究中学了》在读中引起强烈反响。应广大读要求。程先生围绕这一话题作了进一步阐述。  相似文献   

10.
解语 《河南教育》2005,(3):50-51
我是农村中学的一名教师,平时喜欢写点东西,曾获过市里的优质课大赛一等奖。去年6月份.我参加市区某中学的公开招聘考试,各项成绩都不错,但最终公示的录用名单里却没有我,后来.我才听说.我是被有门路的人给挤掉的。现在我对所有的公开招考都失去了信心。心想连教育行业都没了诚信.哪儿还有什么公平的地方呢?有人说我走进了认识上的一个误区.请问解语真的是这样吗?我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11.
世界上最好的中学不在美英等国,而是在芬兰。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最新教育质量调查结果显示.芬兰拥有世界上最好的中学教育。  相似文献   

12.
30年前的7月16日.我走出大学校门.走上鲁西南一所农村中学的讲台。向学生作自我介绍时,我下意识地反问自己:“在数学课堂上。我能给学生带来什么?”“知识,当然是知识。”哲人培根不是说过嘛——知识就是力量。教育的使命不就是将前人已有的知识传给下一代吗?于是,在这种潜意识的支配下.我努力将每一个知识点讲深讲透,力求讲练结合.期望学生熟能生巧、勤能补拙。当时。我的努力目标就是“教会”。  相似文献   

13.
《今日教育》2008,(3):5-5
我是农村中学的一名普通教师.在校长办公室偶然发现了《今日教育》。虽然我从来没向《今日教育》投稿,但还是很喜欢阅读《今日教育》,新一期杂志一到.我都要向校长或主任借阅。《今日教育》在重庆的教育类杂志中是出类拔萃的.值得一读.也能够让读者在杂志中找到自己需要的教育“营养”。  相似文献   

14.
任定保 《今日教育》2007,(5S):57-58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并不是出类拔萃的。但是,我能从一名农村青年成长为江苏省深水县实验小学副校长.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学高级教师.被评为南京市首届优秀青年教师。溧水县首届和第二届中青年拔尖人才.江苏省和南京市教育科研先进个人——也是令人羡慕的!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回顾我的成长过程,我觉得主要是凭借了自学考试、教学研究和教育科研这“三级台阶”。[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国外中学地理教材在体现素质教育上有许多值得我国措鉴之处。教材不适求科学上的完整体系.不贪大求全,从科学内容中选出适夸中学教育的部分。不追求技术上的严谨表述,概念和原理的表述适合中学教育的水平。十分注重地理学科特色。注重综台性,尽量将各种地理要素、地理课题结夸起来、联系起券,同样的素材却能启迪发人深省的思路。注重空间性,将地理原理与典型个案地区紧密结合。注重现实性,理论联系实际:本刊特在(国外地理教育)栏日中新辟“国外中学地理教材文摘”专题.旨在让广大师生从精选摘译的国外中学地理课文中受到启发,开阔思路,激发兴趣,为改进我国地理教学提供参考。(目前,我国的学校地理,尤其是新编高中地理已经借鉴了国外教材中的某些教学法成果。)  相似文献   

16.
《师道》2009,(7):118-118
我曾经感慨应试教育之外的教育都进不了中学教育.现在我又看到了新的危机:要求大学生按照就业的需要来设计自己的大学生活.与就业无关的教育是不是也进入不了大学教育呢?钱理群在一次演讲中说,(见《学位》)暑期,我在一个全国高校通识教育培训班讲我在大学讲鲁迅的情况。  相似文献   

17.
任石会  邹静 《教师》2008,(23):3-5
我是个农村中学的教师.我的学生年龄多在12—15岁之间。他们在家庭、学校、社会的三维教育模式里。该如何学会感恩呢?这无疑是个大课题。从教育教学中。我感受到感恩教育的薄弱性与必要性。下面的四则随笔出自九年级学生的手:  相似文献   

18.
1988年我参加工作,被分配到一所乡村中学教书。当我背着行李步行数十里到达这所中学时发现,学校破旧不堪,教室全是危房。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破损的围墙上用石灰水刷着一行标语:人民教育人民办,办好教育为人民。  相似文献   

19.
史丽函 《考试周刊》2009,(28):178-178
从事了多年的中学地理教育教学工作.经历了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浪潮,我深刻地体会到在中学地理教育中课堂风格的转变,新时代中学地理课堂教学风格受课堂教学内容和时代要求的制约。素质教育替代应试教育,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新时代中学地理课堂教学风格.就是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地理教学内容与地理教学形式有机统一的课堂教学风格。课堂教学风格总是通过课堂教学形式的特点呈现出来的。人们对课堂教学风格的认识,首先是从课堂教学的形式、特点感受到的。  相似文献   

20.
中学思想品德课是对中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和基本环节.不论在学科德育工作中,还是在整个中学德育工作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在思品课程教学中.一些学校、教师和学生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认为思想品德课是为了考试和升学.从而忽视了它的德育功能.因而发挥不出思想品德课在德育方面的重要作用。我认为原因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