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校声乐教学的基本训练模式是通过歌唱的呼吸、共鸣、咬字等来进行的.声乐观摩课、声乐多媒体课、声乐素养课、声乐心理学及声乐生理学等课程的系统化实施,对全面提升声乐学生的演唱能力、演唱修养和综合素质可以起到积极地作用.  相似文献   

2.
声乐歌唱能力,是一个演唱者所应具备的声乐艺术的基本条件。运用声乐整体教学方法,对中学生进行声乐歌唱能力的培养,可以有效地处理好声乐歌唱中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提高中学生歌曲演唱能力、心理素质和文化素养;可以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声乐艺术水平,达到演唱时既能愉悦自身,又能让听众获得音乐美的欣赏和情的共鸣。  相似文献   

3.
声乐演唱专业的台词课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歌唱语言能力、拓宽专业层面、提高综合艺术素质有着积极意义。本文从依据演唱专业培养目标确立台词课教学重点和针对学生情况实施教学等问题入手,对声乐演唱专业台词课教学方法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声乐基础教学由于重"技"轻"艺"等急功近利思想往往只注重对学生歌唱技能的培养,导致声乐课成为单一的技术训练和技巧传授,声乐教学变得单调而片面,本人认为声乐教学应该从培养学生演唱技能、审美修养和文化素养三个层面全面着手,围绕培养学生的基本演唱技能为中心,并通过培养学生的审美修养和文化素养为补充和提高,这三个层面互为联系并成为统一的整体,做到循序渐进、因材施教,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歌唱基本技能基础,同时对学生艺术修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的更具有全面性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高师声乐教学的课程设置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师声乐教学是为中等学校培养音乐教育人才的,其课程体系与结构就要体现师范性。因此,高师声乐教学应当开设声乐理论、歌唱心理学、声乐教学法等课程,采取多种形式的声乐教学,既注意培养学生的演唱能力,又要注意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6.
声乐是人声的艺术,声乐演唱发于声而给予情,在演唱歌曲时,只有充分的分析和把握歌曲的情感,才能准确的表达歌曲的意境。在声乐教学中,只有加入情感元素,才能使学生声情并茂的演唱,提高声乐教学的效果。本文从分析歌词与旋律启迪学生的歌唱情感、运用感情的范唱与表演激发学生的歌唱情感、以个性化的情感处理方式培养学生的歌唱情感三个方面提出中职幼师情感式声乐教学策略,希望能够对提高幼师声乐教学效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每一位声乐教师都渴望自己的学生能够获得完美的声乐演唱能力。因此,高校声乐教师普遍认为将优美的声音,尤其是声乐演唱能力的训练与培养作为声乐教学工作的核心任务是极其重要的。在声乐教学中歌唱技能的训练无疑是首当其冲的。仔细揣摩,我们发现技能的学习过程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声乐演唱是一种高雅的歌唱艺术,对美妙而具有艺术气质的歌声是每一位声乐演唱者追求的共同目标.声乐演唱同时也是一种高难度的歌唱艺术,所以在实际演唱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本文对声乐演唱中最常碰见的气息问题进行了研究与分析,从气息与生活中呼吸的异同、呼吸与歌唱的关系、呼吸的训练方法三个方面入手,通过分析对声乐演唱气息理论进行了归纳总结,阐明了呼吸在声乐演唱中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9.
高等师范音乐教育的声乐教学,主要培养学生掌握歌唱的基本技能、基本理论和基本教学方法,能分析、理解和表现声乐作品,懂得青少年歌唱训练的基本知识与方法,具有从事中等学校音乐教学的歌唱能力和歌唱教学能力。近年来一些艺术院校声乐课采用了上中课的教学形式。师范艺术院校除了培养学生的演唱技能,更注重培养学生“教”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声乐艺术是一门以人声为主的音乐艺术,声乐是一种极为复杂的认知过程,它是指用人声演唱的音乐形式。声乐艺术的表现手段包括声音、感情和动作,其中我们常见的声乐指的是美声唱法。心理状态的调节对歌唱的效果好坏起着重要作用,实践证明只有心理调控能力好,歌唱技巧掌握得好,才能在歌唱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因此加强对声乐教学理论的探讨,充分发挥心理调控在声乐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对于提高声乐教学效果具有极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和理论意义。本文主要论述了声乐教学中学生心理素质的作用以及如何提高学生演唱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1.
《滁州学院学报》2021,(1):54-57
声乐艺术的"跨界"现象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就引起中国声乐界学者的关注,然而"跨界"现象的理论成果并不多。近年来兴起的音乐歌唱节目中"跨界"演唱现象增多,通过研究几档有代表性的声乐性歌唱节目,对"跨界"演唱现象的起因、本质、类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期对今后声乐艺术的发展、声乐唱法的贯通融合、高等师范院校中声乐教学理念和模式的改革提供了多元化思考。  相似文献   

12.
声乐教学是知识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一门学科,然而在目前的声乐学习中,学习者往往只重视声乐演唱技巧的能力训练,而忽视了心理素质在声乐演唱中起到的作用。歌唱心理素质是指歌唱者将自身所具有的稳定、成熟的心理品质充分发挥到声乐学习和声乐演唱中去,使演唱达到最佳效果的一种特有心理素质。本文基于歌唱心理素质的差异性成因,探讨如何运用心理素质来优化声乐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在高师声乐教学的思路上多注重学生发声技术的能力训练,而忽略歌唱艺术综合演唱形式的锻炼和实践。重唱与表演唱这两种演唱形式,正是培养学生整体演唱能力的一个途径。本文从高师声乐教学改革需要、从基础教育对“一专多能”实用性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分析了高师声乐课程中重唱与表演唱教学的重要性,同时提出了一些有关重唱与表演唱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4.
幼师承担着培养幼教工作者的任务,作为一名声乐教师,在声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首先从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入手,其次要注重对学生歌唱技能的培养,最后,要重视发挥范唱的作用,让学生在教师有计划、有目的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较系统的发声技巧,学会正确的分辨声音和演唱作品的能力,为以后从事幼教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杨婷 《华章》2010,(31)
声乐演唱是音乐艺术的一个重要形式,是以人声、歌词为材料,通过乐音在时间的流动中创造审美情境的表现艺术.在声乐演唱技巧、艺术表现修养共同组成的声乐艺术中,技与艺向来是歌唱中血肉相连的两个部分.技巧与艺术是声乐演唱中紧密相连的两部分.  相似文献   

16.
殷霏霏 《考试周刊》2009,(22):61-61
在高师学前专业声乐教学中。历来存在着一个很难调和的矛盾:学生数量多,课时少,却要求学生有一定的歌唱和表演能力,演唱的曲目风格要多样。在这种有别于音乐学院专业声乐教育的模式下.如何使学生在声乐基础薄弱的情况下达到预期教学目标,或者说如何进行高师学前专业声乐教学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吴蕾 《华章》2011,(23)
幼师声乐教学是培养和训练学生掌握歌唱的技巧,以科学的发声方法来演唱歌曲的能力.不少学生对于歌唱的语言存在着认识上的不足.本文就歌唱语言的生活性与规范性两者之间的特点,联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科学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封璇 《教师》2011,(14):120-121
在声乐演唱中,很多人比较重视歌唱发声技巧,而容易忽略心理技术对演唱的影响作用。本文从心理学角度,通过歌唱心理活动与作品二度创作,阐明了如何在演唱中充分发挥歌唱心理的调控作用,提高声乐演唱水平与作品再创作能力。  相似文献   

19.
在演唱和学习过程中,存在一些常见的错误,了解和分析这些错误的成因,以及解决的办法,对声乐演唱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好处。首先,气息是歌唱的基础、歌唱发声的动力,是歌唱技巧中最重要的因素。声乐艺术表现的语言,歌曲的情感表达,演唱技巧的运用都建立在行气的基础上。其次,经常出现的学术语言的正确理解和运用对声乐演唱和学习有很大的帮助。文章以声乐表演中常见的误区为切入点,对其进行探讨,结合歌唱实践,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20.
谈声乐教育中情感和心理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娟姬 《文教资料》2008,(33):135-137
歌唱情感和歌唱心理对声乐实践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是发挥最佳演唱水平的可靠保证.本文对歌唱情感和心理在声乐表演中的重要性进行了论述,对在声乐教学中如何把握歌唱情感进行了分析.结合教学经验,本文作者对不同心理特征的学生在歌唱心理的把握上提出了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