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吴磊  沈崧 《教育技术导刊》2014,13(8):126-129
针对异构网络切换中FMIPv6协议存在高延时高丢包,无法满足实时业务对服务质量要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能预先进行地址生成和绑定的FMIPv6协议——PAGB-FMIPv6(Proactive Address Generation and Binding for FMIPv6)。该协议在FMIPv6的基础上,采用预先生成可用转交地址、提前进行新转交地址的绑定更新方法,消除切换过程中重复地址的检测操作,减少新转交地址绑定更新延迟,增加预应式切换的可能性,从而减少切换延迟和丢包。仿真结果显示,新协议在切换延迟、丢包方面优于FMIPv6。  相似文献   

2.
移动IPv6快速切换是解决移动IPv6切换过程中包丢失问题的互联网标准.快速切换通过在接入路由器间建立临时隧道,当移动节点切换时,用隧道来转发发向旧转发地址的数据包,同时允许接入路由器缓存发向移动节点的数据.本文分析了移动IPv6切换时丢包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最后针对移动IPv6快速切换,分析其适合解决移动IPv6切换丢包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无线传感器网络(WSN)作为家庭智能化应用的重要技术,由于与其它无线技术共用相同频段,导致其结果产生交叉干扰,通信可靠性降低。通过对处于 WiFi 环境中 WSN 设备的通信可靠性进行研究,对自适应信道切换(ARCH)协议进行改进,与汇聚路由树协议(CTP)协调使用,重新设计了无控制信道的自适应信道切换(non-Ctrl CAH)协议。该协议基于实时检测的链路质量,以自适应方式切换到其它信道进行通信,以缓解WiFi 干扰。实验结果表明,在干扰环境中,与固定信道协议相比,non-Ctrl CAH 协议的包接收率达到 95%以 上,而且在干扰情况下 non-Ctrl CAH 协议的功耗仅为控制信道自适应信道切换(Ctrl CAH)协议和固定信道协议的 1/2。non-Ctrl CAH 协议能以最低功耗获得较高的包接收率,并且能够有效缓解家庭环境中的 WiFi 干扰。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原有的移动IPv6网络切换方案,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切换方案——基于MPLS技术的多转交地址切换.即在原有MIPv6协议中的绑定更新消息中增加2个bit,实现多个转交地址的灵活使用.理论分析证明此方案能够降低移动IPv6网络的切换时延和丢包率.  相似文献   

5.
移动自组织网络(Mobile Ad hoc Network,MANET)的一个典型特点就是网络拓扑结构的动态变化,这个特点造成了在通信过程中路由的频繁切换。而路由频繁切换的过程往往会给上层的服务应用带来不利影响。以在移动场景中综合性能最优的AODV(Ad hoc on-demand distance vector)协议为研究对象,通过NS2仿真分析了在一个连接运行过程中路由切换的特点,包括路由切换的触发原因、切换时延、切换丢包率等因素。该文对路由切换性能的详细分析结果为将来优化路由维护策略及提升路由切换效率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6.
基于站的IEEE 802.11b/g无线局域网快速切换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实时应用对传输时延和抖动相对敏感,为减小WLAN切换过程对实时应用的影响,研究了WLAN切换过程的3个方面:触发切换,AP选择和快速切换算法.充分考虑到方案的可部署性和可扩展性,提出了一个以终端站为中心的快速切换方案.设计实现了基于动态阈值的切换触发机制、基于探寻时延的AP选择机制和信道区分选择结合动态缓存的快速切换算法.该方案完全在站上实现,不需要AP的配合或者对协议进行修改,因而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和可部署性.通过在实际的hotspot WLAN环境下测试和分析,该快速切换方案有效地减小了切换时延,同时使用户获得的实时应用网络性能有所增强.  相似文献   

7.
移动IPv6研究领域中的一个研究重点是移动节点的快速切换。本文在对移动IPv67的快速切换技术进行理论上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善无线通信过程中移动IPv6切换性能的方案,并在理论上论证了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无线接入点是无线接入网络的关键设备,负责对移动主机进行管理以及协调无线网络与有线网络之间的通信。本文通过分析IEEE 802.11.IEEE 802.3等协议和Internet工程部的有关建议,从硬件和软件结构两方面设计并实现了无线接入点系统。同时为了使移动节点在无线局域网中进行快速有效的切换,提出了快速移动切换方案,减少了移动节点内的切换过程的注册时延和数据包的丢失。  相似文献   

9.
使用Windows XP的网络命令Nctsh及Ipconfig编制程序,进行自动修改网络连接参数,解决教学局域网在经常切换接入不同的网络进行实际全真培训教学时,快速修改大量主机TCP/IP协议(默认网关、DNS服务器地址)参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移动IP的基本概念和IP的切换问题,分析了影响切换时通信性能的3个因素:移动检测、重新注册以及与上层协议的相互作用,提出了新的切换方案:将链路标识嵌入到FA的代理广播消息中,使得MN可以据此进行快速的移动检测;MN为发送端时,切换后主动发送未应答的TCP包;MN为接收端时,切换后通过主动发送多个TCP SACK包来请求发送端发送已丢失的TCP包。  相似文献   

11.
政治接力对于执政党的建设至关紧要.第二代一建立,邓小平就在安排接班的问题.为了顺利实现第二代到第三代的政治接力,邓小平以身作则废除干部领导职务上的终身制,并倾注晚年毕生心血,着力培养第三代.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负众望;从第二代到第三代,堪称执政党政治接力的成功典范.  相似文献   

12.
通过介绍GSM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优化中切换相关的原理,以功率预算切换信令流程为例子说明相关参数和参数设置方案,结合实践经验和现场的参数取值给出建议的参数的合理取值,分析相关参数的含义和设置方法。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移动IPv6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其切换技术和路由技术,分析了作为3G的核心技术IPv6对支持3G业务起到的重要作用,同时指出了移动IPv6发展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流域生态补偿是河流综合治理的发展方向。湘江流域水权交接能够有效解决水资源“行政外部性”矛盾,生态补偿可以解决水资源“经济外部性”问题,两者有机结合的水权交接补偿机制是湘江流域综合治理的有效手段。湘江流域水权交接生态补偿的协同治理创新,必须针对湘江流域特点,强化《湖南省湘江保护条例》的法律责任,新建湘江流域管理局,水权交接生态补偿的垂直管理,加强科学研究以及地方政府协同创新,才能有效运作。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基于LTE和WiMAX的4G网络技术的特点,从技术和市场两个角度分析了LTE和WiMAX两种技术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香港回归十年,"一国两制"的"新香港"建设,尽管在政治发展和政治改革方面遭遇到"二十三条立法"被搁置和"双普选"的"时间表"、"路线图"意见分歧等问题的严重挑战,但在中央人民政府、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和香港同胞的共同努力下,"求一国之大同,存两制之大异"的"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仍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功.在"一国"与"两制"、"变"与"不变"的反复磨合中,不仅通过了能不能"继续保持长期稳定和繁荣"的初步考验,而且"香港明天更好"的愿景已经在现实化地呈现,"一国两制"的"香港模式"在探索中逐步成型、成熟.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一种新的网络层快速切换方法,该方法在链路层同步转发切换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增加两个网络层切换实体来实现网络层快速切换,实现了IP移动检测的零时延。仿真结果表明,该基于链路层切换技术的网络层快速切换能够减少结点在子网间切换带来的时延,从而满足了实时应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The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3GPP) has defined the protocols and codecs for implementing media streaming services over packet-switched 3G mobile networks. The specification is based on IETF RFCs on audio/video transport. It also adds new features to achieve better adaptation to the mobile network environment.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n algorithm for handover detection and fast buffer refill that is based on the existing feedback and signaling mechanisms. The proposed algorithm refills the receiver buffer at a faster pace during a limited time frame after a hard handover is detected in order to achieve higher video qual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