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统计法、数理统计法及对比分析法,对国内外优秀混双运动员的发球技术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表明:中外混双运动员在2号区域发球变化率上存在显著差异,中外男运动员在2、5号区域发球变化率上存在显著差异,中国混双运动员发球得分率高于外国。可见,中国混双运动员发球以"稳"为主,而外国混双运动员以"我"为主,突出稳中求"变"。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我国网球运动员与世界优秀运动员在发球技术环节上的差距,否定了有关发球可完全由发球者自由操控的片面发球观,首次提出应将发球视作为一个完整体系的发球系统观,指出优秀网球运动员的发球应追求合成与协调效应,具体包括:(1)从静态到动态合成和协同;(2)发球各个相关要素(学科)之间合成和协同;(3)由外在到内在合成协同. 本研究在提出了"发球系统说"的基础上,构建了网球发球合成协同训练体系:(1)优先发展协调性,统摄发球诸环节,达成发球训练合成和协同效应;(2)注重发球与下一拍技术间的衔接,实现合成协同效应;(3)纵向一体融通,发挥身体的整体能力;(4)增效节"能",升华合成协调效应;(5)形成个体最佳发球节奏.  相似文献   

3.
对男子排球比赛中发球的研究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每球得分制"的实行,发球同一攻体系、防反体系一道决定着排球比赛的胜负.发球还不仅仅是一项技术,它是即存在着得分,又存在着失分,同时又对一攻和防反起着决定性影响的环节.针对男排比赛中的发球特点,从发球技术、战术上着手研究,以确定男排比赛中发球的地位,从而试图将发球作为同一攻、防反体系相对应的一个体系去认识它,研究它.  相似文献   

4.
网球发球具备技术精湛、动作复杂和高损伤风险特征,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运动生物力学方向。文章通过梳理国内外网球发球力学研究进展,总结技术动作规律,分析损伤制因和创新器械结构,为网球发球力学特征提供系统的理论模型。研究表明:国内网球发球研究应当拓宽研究角度,加强实验设计严谨性,选取指标时注重全面性和针对性原则。平击发球击球力量来源于肩关节内旋(Internal Rotation, IR),末端关节调控击球点参数,形态学特征对发球质量影响较大,但更取决于训练因素和技术表现。击球点空间位置、拍面角度、速度分量和旋转速率是决定不同类型和不同落点发球的关键指标。提高网球发球隐蔽性能够增加接发球方提取预判信息的难度,进而提高发球质量。发球过程中易损伤部位发生于腰部(Low Back Pain, LBP)、脊柱(Lumbar)、肩关节(SLAP)和上肢关节,挠背和随挥阶段是各部位出现损伤风险最高的时段。球拍材质、质量分布(Mass Distribution)、惯性矩(Moment of Inertia)、"感觉"(Felling)和线床(String bed)与球员个人喜好、形态学特征、技战术素养等因素密切相关。研究显示,网球发球力学研究逐渐从总结技术规律、损伤致因向各关节力学特征、动力学指标、器械创新和研究动态化趋势过渡。  相似文献   

5.
自1984年新规则不允许拦发球以后,大有利于发球,因此,各国都重视发球的攻击性,立足于从破坏对方的一传以至达到破环一攻战术的目的.本文根据国内的几种常用的有威胁性的发球形式发球效果对比,认为发球要具有攻击性必须同时具备飞行时间短、球的性能好两个条件.要缩短飞行时间必须升高击球点,采用跳发球并降低球的飞行高度.通过理论分析证明跳发飘球是一种攻击性强,失误少的好发球形式,具有很大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6.
一、发球的训练方法 (一)非球台练习:无需球台,在床上、书桌上或其它场地进行发球练习。这在学习某一发球或提高某一发球质量时(仅限解决抛球与挥拍触球的配合,提高发球的旋转方面;不能解决发球的速度和落点问题)很实用。60年代初,吉林省的刘玉成就是运用此法发明的高抛抖动式发球,后拿到球台上试验果然奏效!  相似文献   

7.
从乒乓球发球的抛球、拍击球、球飞行、球与球台碰撞4个过程进行建模,编写高抛发球的动态仿真软件,研究各种因素(例如抛球高度、抛球角度、触球点、发球线路等)对发球飞行弧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发球时,球抛得越高,飞行弧线会越高、越长。  相似文献   

8.
目标设置在排球发球技术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标设置已成为体育运动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它对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实验证明:目标设置理论运用于排球发球技术教学中,能够使学生明确练习目的,促进学生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规范地掌握发球技术。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优秀羽毛球单打运动员不同发球球路的特点,了解当今选手更多使用反手发球的原因,以便为运动员实战中判断对手的发球球路及提高发球水平提供参考依据.使用两台高速摄像机和表面肌电仪对运动员的三种不同发球球路(短球、平快球、高远球)动作进行三维运动学和相关肌肉电活动水平的同步分析.结果表明:反手发球的各个分期的时间要显著短于正手发球(p<0.05);反手发球时肌群激活达峰值的时间表现为近端肌肉激活较早,远端肌肉的激活较晚;与正手相比反手发球时肌肉激活达到峰值的时间较晚.结论:从实验数据出发证明了选手在比赛中应更多地使用反手发球,对于羽毛球发球这种精准类动作在平时训练中应该建立精细的神经肌肉支配模式.  相似文献   

10.
发球动机冲突对发球绩效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验证发球趋避动机冲突对发球绩效的影响。实验通过发球指导语将高校高水平运动员(24人)分离成趋大于避组和避大于趋组。按照排球比赛的最新规则,两实验组共进行15局排球比赛。结果表明:(1)在比赛处于优势时,避大于趋的发球动机有利于提高发球攻击性;(2)在比赛处于劣势时,趋大于避的发球动机有利于提高发球攻击性。实验启示,教练员在临场指挥时,应根据比赛的性质,指导运动员的发球决策,发球攻击性的大小主要体现在破坏一攻率,而不是发球直接得失分率。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对高尔夫比赛中发球的不良心理进行分析,认为球杆选择焦虑、对发球结果担忧、首发球与第一洞发球紧张、对距离期望过高等严重影响了球员的发球行为,并从认知、情感和行为方面提出成功发球的心理策略与自我心理调控的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解析排球比赛拼发球理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建立接发球进攻系统成功率、拦防得失分指数、发球得失分指数三个评价公式,对1999年实行新规则以来国际、国内排球比赛大量得失分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试图阐明拼发球这一排球赛场新现象的内在原因,说明拼发球理念与夺取比赛胜利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3.
发球前三板技术是中国运动员克敌制胜的法宝,为中国的乒乓球运动取得好成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乒乓球大球和“无遮挡发球”的改革,我国运动员的发球及前三板技术优势不再明显。分析了各时期我国运动员的主要发球特点,研究新规则下乒乓球发球及前三板技术带来的一系列变化与影响,找出目前我国运动员发球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为乒乓球教学与训练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发球区扩大后女排发球战术变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排球竞赛规则》修改之后,发球区域扩大为9米。在此情况下,运动员的发球位置发生相应变化,这些变化对女运动员的发球效果有哪些影响?通过对女排比赛的统计研究,发现了在不同的发球区域发球与其效果的差异,以及不同的发球路线、落点与效果的关系等等。  相似文献   

15.
对网球发球体系的探究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从系统论的视角出发,认为网球发球并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动作,还应该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并阐明网球的发球体系由技术层、战术层、心理层和体能层四个方面组成.旨在更新网球发球思想观念,加深对网球发球内涵的认识,并建立网球发球理论体系,以期为指导网球发球的运动训练实践服务.  相似文献   

16.
最近一年来,我国排球运动技术水平有很大的提高.在技术方面,突出的进步就是发球(拦网的进步也很大).在全运会上,发球不仅攻击性加强了,而且发球方式也多样了,擅长勾手大力发球的广东队这次虽然显示了威力,但由于各队普遍掌握这种发球,因而不像57年和58年初那样突出了.全运会排球比赛中,第二种攻击性的发球——飘球出现了,而且运用比较普遍.效果较好.在1955次飘球中,直接得分400次,占整个发球得分的11.8%.根据对方不同的站位方法和不同的临场此赛情况而采用不同的发球战术的场面也比过去增多了.发球不仅是使比赛开始的方法,而且是攻击对方的有效武器之一.这一理论,又一次为我国运动员的实践所证明.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世界优秀羽毛球混合双打运动员在近两年的20场国际比赛的发球技术运用情况进行研究发现:运动员发球多选用前场1号区,男、女运动员在发球落点区域的选择上不存在显著性差;6号区和3号区的发球得分率较高,2号区发球失误率高,1号区失误率最少。男、女运动员发球得分没有显著性差异,男运动员发球得分的能力要强于女运动员,男运动员发球失误率高于女运动员。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录像观察统计等研究方法,对2008年—2010年三届网球大师杯赛中15名世界优秀职业男子网球单打选手的发球特征进行全面分析,研究显示:抛球动作娴熟,抛球高度准确、落差较小;后摆引拍方式仍是职业选手引拍方式的主流,抛球与引拍同时进行和中间无停顿的流畅型发球引拍节奏是优秀选手发球的主流。  相似文献   

19.
运用数量统计法、比较分析法、临场观察法揭示我国网球男子运动员与世界优秀男子运动员在发球技术运用能力方面存在的主要差距:我国网球男子运动员发球的力量、速度、发球与第三拍的进攻衔接以及发球落点的运用等方面同世界优秀运动员存在较大的差距.建议:努力提高发球力量速度,以适应当今网球男子比赛发展趋势;强化进攻理念,提高发球与第三拍进攻的衔接能力;加强战术意识培养,提高发球技术运用质量.  相似文献   

20.
对"无遮挡发球"规则引发背景及继发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乒乓球比赛中"无遮挡发球"规则的实行,使发球的突然性、隐蔽性和威胁性受到了影响,对此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对训练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