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爽 《记者摇篮》2004,(1):27-27,55
报纸的“有效发行”和“无效发行”大家知道,报纸的效益分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大块。从社会效益的角度来说,报纸的每一份发行量都是有效的。“有效发行”或“无效发行”的说法主要是报业经营者从经济效益角度考虑的问题。从纯经济的角度来看,报纸的发行工作是“有效”还是“无效”主要由广告商的媒体选择行为决定的。现代报业的收入主要是依靠广告。而广告收入与发行量有着直接的关联。从总体上来说,报纸  相似文献   

2.
王荣 《新闻三昧》2001,(6):40-41
从报纸发行的角度来看,广告商的目标消费群体与报纸的读者群,或广告商的目标消费市场区域与报纸的读者市场区域叠合的那一部分发行,对广告才有真正的吸附力,这一部分发行才是“有效发行”。两者的叠合度越高,报纸在某一区域内的影响力越大,对广告的吸附力就越强,发行的效果就越好。因此,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来讲,发行量的有效化程度和发行区域化的战略选择,是必须考虑的两大市场因素。  相似文献   

3.
一、发行在报刊媒体中的地位及我国自办发行的发展过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深化,我们新闻传媒开始走向市场,逐步向文化产业转变。现在,我国新闻媒体不仅要重视新闻信息的社会效益,也开始注重新闻信息的经济效益。而作为我国新闻战线主力军的报刊媒体更是首当其冲,早早开始了自负盈亏。在中国现有市场经济条件下,报刊媒体的经济来源主要是广告及发行收入,特别是广告收入。而要获得广告收入,发行量是关键。广告商要做广告,常常把目光对准发行量大的报纸上,以便把广告信息最大限度地传播给读者。报社能否生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发行量。发行…  相似文献   

4.
柯旭东 《新闻知识》2002,(11):32-34
在广告投放走向理性、需求增速趋缓,广告市场逐渐走向买方市场,报纸的趋同化现象日趋严重的情况下,报纸如何通过有效发行强化广告影响力,是目前报业普遍关注的一个比较重大的问题。发行量大的报纸,广告收入是否一定大?发行范围广的报纸,广告收入是否一定多?相近的发行量,为何在广告收入上差异迥然?等都在提醒着我们:报纸发行量大小与其广告影响力强弱;广告收益多少之间并非完全是一个正比关系。只有在发行中注重有效发行,才能更好地实现发行投入与广告收益之间少投入、多回报,低投入、高回报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叶新  姜思烁 《传媒》2004,(4):48-50
为什么杂志发行如此重要?对消费类杂志来说,发行收入是其主要的收入来源.虽然许多杂志通过广告赚取利润,而不是发行量.但杂志广告商需要有发行量的保证.一般说来,发行量越大,杂志控制广告商的可能性就越高.  相似文献   

6.
试论报纸的“有效发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报纸发行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报纸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各家报纸都在想方设法提高自己的发行量。报纸的发行量是不是越大越好呢?本文以此为切入点,分别从报纸的特点、广告商的需要以及报纸自身的经济利益等方面来阐述“有效发行”的重要性和搞好“有效发行”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李杰 《出版经济》2000,(5):12-13
报纸经营的成功有两大标志,一是发行量的不断扩大,二是广告客户及广告收入的不断增加。因此,任何一家报社,无论大小,一般都设有发行部与广告部。发行工作与广告工作都有各自的学问,这里面都有许多市场规律可以总结。报纸的发行工作和广告工作搞得好,都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发行量的扩大及广告收入的增加。然而,报纸经营的真正成功单靠发行、广告上的投入、努力还远远不够,这只是“治标”,报纸经营成功的基石在于报纸的内在质量。  相似文献   

8.
王荣 《新闻出版交流》2001,(5):10-12,17
大家知道,报纸的效益分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大块。从社会效益的角度来说,报纸的每一份发行量都是有效的,并无“有效发行”和“无效发行”之分,因此,对我们的报纸来说,多一份发行量,就意味着多一个读者,多一个宣传对象,多一份社会效益。因此,报纸的发行量越大,报纸的社会效益就越大。从这个意义上说,报纸的每一份发行都是有效的,理论上根本不存在有效与无效之说。那么,在实际经营活动中,为什么有人会经常提出“有效发行”或“无效发行”的说法呢这主要是报业经营者考虑与追逐经济效益的行为使然。从纯经济的角度来看,发…  相似文献   

9.
王荣 《新闻知识》2001,(3):21-23
大家知道,报纸的效益分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大块,从社会效益的角度来说,报纸的每一份发行量都是有效的,并无“有效发行”和“无效发行”之分。因此,对我们的报纸来说,多一份发行量,就意味着多一个读者,多一个宣传对象,多一份社会效益。因此,报纸的发行量越大,报纸的社会效益就越大。从这个意义上说,报纸的每一份发行都是有效的,理论上根本不存在有效或无效之说。那么,在实际经营活动中,为什么有人会经常提出“有效发行”或“无效发行”的说法呢 ?这主要是报业经营者考虑与追逐经济效益的行为使然。从纯经济的角度来看,发…  相似文献   

10.
传统报纸的收益主要依靠广告和发行。发行量越大,报纸吸附广告的能力也就越强.广告收入就随之增加。另外,发行量越大,读者因订阅和购买报纸所支付的钱款就越多,报纸所获得的收入也就提高。但是,免费报纸却和传统报纸的经营理念相悖,它背弃了传统报纸的发行模式.主要依靠目标人群广告和非常低成本的发行与运作来获取利润。  相似文献   

11.
“发行是报纸的生命 线”,一语道出了发行的重要 性。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 报纸发行量的高低、市场份 额的大小、结构是否合理,直 接影响到报纸的社会效益和 经济效益。报纸发行面对的 是读者市场,是支持广告市 场的基础,是报业产品销售 的终端。发行量大,意味着一 张报纸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 力,但从经济学角度来看更 关心的是报纸的另一个市场 ——广告市场,因为广告商 更看重的是一张报纸的广泛 的市场影响力。 当把传媒放在一个产业 环境中去参与竞争时,笔者 根据多年从事报业工作的实 践认为,发行不再以“发行数 量”作为主…  相似文献   

12.
早期的受传者分析,只是广告商所组织的报纸发行数字调查。由于报纸的读者是广告户的潜在消费者。报纸根据销数大小规定广告费价格,广告商为防止报纸虚报销数,1914年联合起来,组织“报纸发行数字稽核局”,通过各种途径,凋查报纸销数。在报社方面,无论是为了收到宣传的效果,还是为了招揽更多的广告,都需要扩大发行。因而报纸大众化之后,开始进行读者调查,以迎合读者需要,以增加销路。但是早期的读者调查只是简单的“人口分布”分析(性别、年龄、教育、收入等)。读者调查之所以如此简单,主要由于两个原因:一,一次大战到五十年代,占统治地位的传播理论是“枪弹论”  相似文献   

13.
报纸属于二次销售产品,即通过一次销售获得读者注意力,再把读者注意力卖给广告商,以此获得广告收入。越有权威性的报纸越能获得读者的信任和忠诚,发行量越大,获得的广告收入也越多。牺牲真实性制造假新闻,最终会被“信任危机”所包围,失去权威,失去读者  相似文献   

14.
王荣 《当代传播》2002,(2):85-86
我国报业经营的基本原则是,在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前提下,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从社会效益的角度来看,在导向正确的前提下,报纸的发行量越大,社会效益就越好。然而,从纯经济角度和报业的实践来看,报业利润是以增加发行量为成本代价、以广告收入增加获得补偿而取得的。因此,科学地制定发行目标市场定位,合理地确定发行数量,并不断改善发行结构,提高发行质量,才能以最佳的发行量赢得丰厚的广告回报。报纸作为一种特殊商品拥有与一般商品不同的特性。一般商品的消费对象是单一的,而报纸的消费对象是二元的,即读者和广告商。这…  相似文献   

15.
王亮 《新闻三昧》2005,(3):46-48
目前,我国报纸的经营模式有以下三种类型:第一类是报纸定价高于成本,报纸以发行盈利。这类报纸版面少,广告少,周期长,发行量大,编辑、经营成本低,主要以发行获利。在竞争战略上,它们走的是成本领先战略。第二类是定价高于成本,同时还有广告收入的行业类、地域性报纸,这类报纸在某一行业或地域内有较高的读认同度,目标读群的定位有较高的专业特征,这也使广告商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广告投放。第三类报纸走的是定价低于成本、一次销售亏损、以二次销售弥补一次销售的盈利模式。大多数都市类报纸属于这种类型。  相似文献   

16.
有些人以为,报纸的发行量越大越好,如果一份报纸能够做到无空隙覆盖,其影响力自然会很大,这样也能产生更好的广告效益。但事实上,发行量大小和报纸成本紧密相关,所谓“有效发行”,指的就是广告效益和报纸成本这对矛盾之间能够实现最佳平衡的发行数量。换句话说,“有效发行”就是能够有效地扩大报纸的市场占有率、阅读率和影响力,并能直接  相似文献   

17.
“农村城市化”的口号 ,现在喊得很响。琢磨这“城市化” ,大抵就是让越来越多的农民拥有市民的生活条件、生活质量。这是好事。可是 ,另一种潜在的“城市化”倾向 ,就很有些不妙了。某地一家晚报 ,日发行量突破了百万大关 ,令人称羡。几天前与该报一位负责发行的朋友闲聊时 ,才知道发行量还有“有效”与“无效”之分 ,我可是一直以为报纸的期发行量越高、发行范围越大越好哩 !什么是“无效发行量”呢 ?说白了 ,就是面向农村和辐射省外的那部分。因为报纸从印刷成本来考虑 ,多卖一张就多亏一张 ,所以报纸得靠广告“养”着 ,而报纸发往本地农…  相似文献   

18.
李婷婷  展江 《青年记者》2017,(25):72-76
在曾经红火的报业经济中,早有业内人士说过,报纸按经济收入来源的不同分为两类,一类是“卖广告的”,即广告丰盈的报纸(以都市报为代表).对于这类报纸而言,即便售价低于成本也可以实现可观的经济效益,并且可能是盈利能力最强的报纸;另一类是“卖纸的”,即定价稍高、主要依赖发行收入的报纸,如发行量曾经高居全国第一的《参考消息》和文摘类报纸.  相似文献   

19.
王建 《传媒》2002,(6):38-39
什么是"有效发行" 报纸的效益通常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社会效益,二是经济效益.从社会效益的角度来说,报纸的每一份发行都是有效的,并无"有效"和"无效"之分."有效发行"和"无效发行"的界定,基础前提是在考察纯经济效益的范畴平台上讨论.理想而言,当然是发行量越大越好,如果一份报纸能够做到无空隙覆盖,其影响力自然会很大,这样也能产生更好的广告效益.  相似文献   

20.
总结中外报业实践的经验教训的《报刊的有效发行与无效发行》提出:如何科学地确定报纸的发行量;如何以最低的发行量争取到最大的广告量,从而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