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5 毫秒
1.
分析区域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系统的自组织特性,将科技创新产出能力、公共科技金融资金规模、市场科技金融资金规模确定为系统协同演化的序参量集合,建立区域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系统协同演化模型。基于黑龙江省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发展数据,运用协同学绝热消除法,识别出科技创新产出能力是黑龙江省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系统协同演化的序参量,由此提出相关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
面向医疗资源优化配置的区域协同系统动力机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医疗资源配置是我国当前公共医疗卫生管理的重点和难点.依据赫尔曼·哈肯的协同学原理,给出了区域协同医疗系统概念及模型,确定了医疗资源是系统序参量,并对区域协同医疗系统的平衡与非平衡、组织与自组织、有序和无序的典型特征进行了深入探讨,进行了区域协同医疗系统受力分析,讨论了区域医疗资源配置运动和动力机制,为解决医疗资源优化配置和构建区域协同医疗系统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知识产权公共政策的协同运行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莹  刘华 《科学学研究》2010,28(3):351-356
知识产权公共政策协同运行模式是将协同学的基本原理运用于知识产权公共政策体系这个复杂系统的构建和运行管理中的一种更高效的政策运行模式。与传统模式相比较,知识产权公共政策协同运行模式更注重宏观政策所体现的序参量管理,以及决策部门之间的信息交互流动,强调借助政策协同机制使各政策子系统相互作用和影响形成政策协同效应,进而产生政策系统的自组织,使系统实现从无序到有序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解学梅 《科学学研究》2013,31(12):1907-1920
 基于对都市圈协同创新概念和特征的解析,阐述了都市圈协同创新效应的内涵与运行机制,构建了都市圈协同创新效应模型,剖析了都市圈协同创新效应的内在机理。研究指出,协同创新效应模型是由创新主体协同、资源要素协同、协同方式和空间协同四个维度通过维度间的协同互动和维度内的耦合关联构成,以“协同效应”最大化为目标,以创新主体间的“协同关系”为纽带,将不同的创新主体纳入到都市圈协同创新网络中。研究指出,都市圈协同创新效应的产生取决于圈内创新要素的耦合及不同创新主体之间协同链接所产生的“外溢效率”,依赖于圈内技术扩散、知识溢出和信任承诺机制的有效性和圈内良好的制度环境。因此,区域政府要进行制度创新和构建有效的协调机制,以提升整个区域以及企业的协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5.
从协同学与系统学观点出发,通过政府计划项目部署过程中的信息服务协同机理分析,以科技电子政务网站为序参量,建立以项目为纽带的自组织模型P-GROW,旨在信息服务过程中发现协同、建立协同关系及寻找新的协同,放大协同效应,实现科技资源的择优匹配、协同创新、增值服务。  相似文献   

6.
可持续发展的协同机制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李忱  王春和 《中国软科学》2004,13(3):152-156
从系统科学和系统自组织理论角度,揭示出可持续发展是社会经济系统发展演化的序参量,满足序参量的基本属性,并支配着社会经济系统的进一步演化;分析研究了区域复合系统可持续发展中的协同机制与协同效应,建构了协同管理的概念模型,揭示出协同管理在区域复合系统实现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基于协同学理论研究了科技型人才聚集下创新协同的内涵和发生机制,利用序参量原理确定了创新协同的主要影响因素。以C-D生产函数理论模型为基础,构造创新协同产出函数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人才聚集规模、人才聚集的知识创造与获取、科研经费投入和经济发展水平因素对创新协同产出有着不同程度的正向促进作用,而科研环境因素对创新协同产出的影响不显著。研究结论为区域开展创新活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传统装备制造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协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协同学理论,在对经济系统协同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传统装备制造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的竞争关系与协同效应,确定出支配系统发展的序参量,并通过对序参量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了促进系统整体协同有序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借助于协同学,以协同学研究方法研究了供应链系统协同的序参量,以及系统序参量的变化于系统协同状态变化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验证了有利于供应链整体协同的宏观方法。  相似文献   

10.
协同学主要研究系统中各子系统及其参量之间的相互合作和竞争问题.运用系统观、协同学理论考察企业信息化过程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讨论了"企业信息化系统"的概念及其构成,提出"企业IT能力"作为企业信息化系统的序参量,研究了该序参量的五种状态,建立了序参量方程,构造了企业信息化系统动态演化机制的基础模型.  相似文献   

11.
从复杂系统演化理论视角出发,基于企业创新系统的自组织特性,运用定性分析方法,思辨性地剖析企业组织创新与技术创新匹配效应的涌现过程,并进一步构建组织创新与技术创新匹配效应的涌现机理模型。其研究主要结论:组织创新与技术创新不同维度要素在自组织过程中发生选择、交互作用和变异三个阶段的自组织行为后,最终涌现出不同层次水平的匹配效应,逻辑性地揭示出两者匹配效应的涌现机理。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持续创新角度,探讨了科技产业集群区域创新系统理论。在阐述集群持续创新系统集成要素和运作过程的基础上,基于系统学和协同理论,设计出科技产业集群持续创新系统的运作模型,由此分析了集群持续创新系统的内在运作机理和耦合机制。最后,从协同论角度研究了持续创新系统协同演化的机制、两维模式和过程模型。  相似文献   

13.
朱斌  谢章澍 《中国软科学》2002,68(11):85-89
本文研究了台湾海峡两岸区域高科技产业协同发展的机制,分析了动力机制、耦合机制、外部环境控制机制、自组织运行机制等机制构成,并建立起机制系统网络。  相似文献   

14.
基于适合度景观的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适合度景观理论应用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管理,将技术创新类比为企业在创新景观上的重组和探索过程,研究探讨了影响技术创新绩效的主要管理要素。通过对广东省103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的实证调查,研究探讨了创新管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耦合关系对创新景观的影响,给出了如何运用适合度景观提升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途径和方法。关键词:适合度景观;NK模型;技术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15.
基于共生理论的中小型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彬 《软科学》2010,24(11)
从企业共生理论的三个基本概念出发,对中小型科技企业的共生单元、共生环境、共生界面进行了简单的论述;在此基础上初步构建和分析了以技术资源要素的移动和重新配置为主要内容而进行技术创新管理的共生机制及基本模式;列举了三种适合中小型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管理的具体实现方式,并简单描述了中小型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管理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技术创新理论体系中比较薄弱的工艺创新入手,按照分—整—合的思路,运用自组织理论深入分析了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机制.围绕机制阶段发展的动力、决策、运行和激励等环节详细阐释了工艺创新机制系统要素的内在机理和运作方式;对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机制系统结构进行了设计;通过采用横向整合、纵向整合、混合整合等方式,探讨了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机制的系统功能,并提出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机制构建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公众的科学素养水平不仅直接关乎能否更好地享受科学技术创新成果和新时期人们的生活质量问题,还对于促进科技进步和创新起着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本文将公众科学素养引入到科技服务业中,利用四螺旋理论构建面向科技服务业的“政府—大学—产业—公众”的协同创新发展模型。阐述了模型中政府、大学、产业、公众与科技服务业中各要素之间的契合、互动、演进过程,并从供需角度分析模型的动力机制,为提高科技服务业的服务效率和质量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8.
基于自组织和他组织理论分析航空经济区发展演变机理,认为航空经济区是在机场与航空产业集群、机场与周边地区其它产业和当地经济互动的自组织机制中形成发展,政府他组织通过制度创新和政策供给发挥他组织作用。在此基础上借助Logistic模型构建一个理论框架进一步分析后认为,自组织状态下航空经济区系统内各产业主体的合作协同和政府他组织的支持都会使系统处于高效的运行状态。据此提出要树立航空经济区自组织的发展观、重点支持具有地方特色的航空主导产业、引导航空经济区各产业主体之间的合作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云创新是当今“互联网 ”时代,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更加开放的创新模式,具有“低成本、高效率”的显著特征。文章在应用复杂适应系统(CAS)理论系统阐述云创新复杂性特征基础上,分析了该系统的微观学习机制、组织协调机制、利益导向机制、市场评估机制。同时,应用IBM公司、互联网金融、work 2.0云创新的案例进行分析,据此提出了云创新模式的理论模型,揭示了创新的主体、环境与要素之间的内在作用关系,最后提出了包括柔化组织结构、优化创新环境、强化学习交流等措施提高云创新的效果,以期为我国组织创新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