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对我国普通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以下简称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在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符合世界竞技体育的发展趋势,顺应在高校建立高水平运动队的历史发展潮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是我国竞技体育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总结了近二十年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在办队模式、运动员、教练员、场馆设施设备等方面的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健康持续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客观分析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办学困境,展望高水平运动队的发展态势,提出相应对策,为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4.
杨天潮 《科教文汇》2008,(26):47-48
客观分析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办学困境,展望高水平运动队的发展态势,提出相应对策,为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和比较分析的方法对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队伍现状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系统地分析,并针对高校教练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性建议,为推动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竞技体育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和比较分析的方法对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队伍现状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系统地分析,并针对高校教练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性建议,为推动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竞技体育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7.
刘继忠  冯永福 《内江科技》2013,34(5):126-127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比较法,对昆明市四所高校高水平运动队队员进行了调查分析,了解昆明市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学习与训练的相关情况,深入地了解高水平运动队的队伍学训问题现状,梳理并分析了运动员的学训矛盾和各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8.
廖彦罡 《科教文汇》2013,(30):120-121
高水平运动队的文化教育管理是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本研究通过对各财经类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文化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针对问题提出相关的发展对策,为促进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文化教育和教学管理等方面的提高,更好地培养人才提供相关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9.
胡文波  韩军波 《科教文汇》2008,(22):175-176
我国普通高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取得的成绩令人瞩目。自1987年我国普通高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工作以来,十几年中这些试点学校培养出了一批大学生运动员,他们在国内外体坛摘金夺银,为国争光。  相似文献   

10.
罗艳春 《内江科技》2009,30(7):152-152,125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访问调查法、文献资料分析法等方法,对高水平运动员的文化素养教育进行深入分析。准确把握当前湖南省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文化素养教育现状,把握高水平运动员文化素养教育的薄弱环节:提高高水平运动员的文化素养水平,促进了高水平运动队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仇睿 《科教文汇》2012,(30):185-186
加强高校行政管理队伍的建设.是办好高校并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的基础性工作。当前.高校行政管理队伍中存在着缺乏开拓进取的精神、管理水平低等问题.同时.管理人员还面临着收入偏低、职业发展空间不足等困境.一定程度地影响到学校各项工作的高效运转。文章对更好地加强高校行政管理队伍建设提出了新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林国和 《大众科技》2012,(8):235-236
通过分析体育科研项目的形成、普通高校体育科研团队建设环境、普通高校体育科研团队目标和范围,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科研团队引才机制构建事关高水平大学建设成败。团队建设和学术人才培养是提升大学学术实力、营造良好学术氛围的主要内容,是学科建设的根本保证。科研团队领军人物需从分析人才引进和团队建设入手,探讨人才引进与团队建设的规律。作为国内211工程重点建设的G高校科研团队坚守大学发展战略,崇尚以才引才,秉承以诚引才,探索引才规律,初步形成一整套相对成熟科研团队引才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14.
成为世界一流高校一定要拥有一支高素质水平的教师团队,教学科研型人才正是教师团队中最引以为重的师资力量。因此,构建教学科研人才多维度评价指标体系是建设世界一流高校的重要课题。本文从教学水平、科研水平两个维度简直评价指标体系,使用熵权法对各指标客观赋权,并基于云模型确定评价等级。将模型应用于华南理工大学教学科研人才评价中,结果显示该校教学科研人才评价综合云参数等级为优异,最后在为进一步提升该校教师教学科研能力提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高校科研团队合作程度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许治  陈丽玉  王思卉 《科研管理》2015,36(5):149-161
科研团队是大科学时代最基本的科研组织形式,但现实中科研团队缺乏有效合作却成为中国科技发展痼疾。论文从科研团队合作网络角度分析对科研团队合作紧密程度的影响因素,并以华南地区部分高校92个团队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小规模团队(10人以下)在合作网络密度与合作强度上均优于大规模团队(25人以上),且成立时间短的团队合作程度最高;(2)样本团队成员中不同学科背景对学术合作没有显著影响,也反映现实中团队成员跨学科合作并没有有效实现;(3)团队角色的完整性与均衡性对合作网络密度、合作强度有显著正向作用,表明团队角色完整性与均衡性对团队有效合作至关重要;(4)团队冲突对科研合作有负向作用。为此,在推动高校科研团队发展中应尽可能控制团队规模;尤其要注重团队中角色的完整性与均衡性,团队成员需要有明确的角色与功能分工;建立规则化解冲突机制,减少合作冲突。  相似文献   

16.
李军 《科教文汇》2012,(11):190-191
学生干部是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重要队伍。本文对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基本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加强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孙伟  陈瑶 《科教文汇》2012,(11):6-7
本文分析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意义、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对建立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长效机制的实践措施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8.
学科建设是高校工作的龙头,是学校发展的主旋律,从根本上体现了高校的办学水平、办学特色、业界声誉和影响力及社会贡献度。有鉴于此,学科建设要取得关键性进展,必须立足“学科立校”的战略高度,基于自我发展定位,选择符合自身特点的学科建设范式和路径。明确学科定位,适时调整学科结构、优化学科布局,建立知识和层次结构合理而稳定的学术团队,强化学科基地的特色与创新建设,建立健全规范有效的学科建设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9.
高校教学团队的建设是高校质量工程的重点建设项目,团队成员之间的知识转移效率直接影响教学团队水平的发挥,为此,通过研究教学团队建设中影响知识转移的主要因素,构建高校教学团队中的教学知识转移模式,为高校教师提供能够增强教学协作、交流的途径,最终实现提升高校教学团队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高校科研团队创新能力绩效考核管理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冯海燕 《科研管理》2015,36(1):54-62
在知识经济背景下,国家创新能力直接决定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转型。而高校是国家创新能力水平的直接体现,也是国家创新能力的主要研究主体之一,因此,高校的创新能力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国家创新水平。而目前我国高校的创新能力水平不一,并且对于团队创新绩效考核的方法没有形成统一的要求,往往是简单的根据学科带头人的水平,科研骨干人数,申请科研课题的数量和等级来作为考核的主要依据,对于高校创新能力的提升简单通过增加科研投资额度及高新招聘高端创新人才来提高。忽略了创新环境、创新气氛、创新沟通等方面的提升,没有根据创新团队的特点、创新团队环境进行有针对性的提升。本文将高等院校创新能力考核体系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高校创新团队的特点及国内外管理方法相关文献的查阅,并对分析方法进行了适用性分析,选用PDCA循环法作为论文理论分析方法,论文结合PDCA循环法分析高校创新绩效考核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而对高校创新绩效考核及PDCA循环理论研究予以完善。并将应用PDCA循环法找到影响团队创新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分析其产生的主要原因,进而针对主要原因提出创新能力提升的主要措施。论文选取北京某高校团队创新能力绩效考核管理进行实证研究,运用PDCA循环法对该高校科研创新绩效考核,PDCA循环找到该高校创新团队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运用因果图分析法进行进一步的剖析,找到创新团队创新绩效存在的主要原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改进措施。对于较为突出的问题进行第二次PDCA循环,对该文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其存在的内部主要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运用综合评价法对运用PDCA循环法前后进行创新能力水平评价,评价结果显示运用PDCA循环法后创新能力水平明显提升,通过检验可以看出运用PDCA循环方法进行创新绩效考核对于提升高校创新能力水平是有帮助的。最后,提出对于高校团队创新能力提升的建议与措施。根据文献及实践分析提出目前高校创新能力提升的四点措施,即:创新课题选择,人才培养,团队建设与环境建设。综上所述,本文提供了高校创新绩效考核管理的新方法,通过实证分析论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由于全国高校创新侧重点不同,存在该方法考核时考虑不到的问题,因此还需要进行大量的实证分析进行量化分析,找出该方法在同类问题应用中存在问题,这是本论文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